新型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探讨

2019-04-17 11:24张子涵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实施效果实施方法

张子涵

摘 要:本文主要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分析了新型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实施效果,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进一步提高护理教学管理质量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新型护理教学管理;实施方法;实施效果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临床,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更是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培养的关键时期,是对学生思想品质业务技术的综合锻炼和检验。近年来为了更好的迎合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就需要职业院校及时转变传统的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将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应用到护理人才培养当中。

一、新型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

(一)聘用高素质教师,提高培训效果

聘用临床医师。职业院校需要根据不同实习生的教学要求,开展教师职业资格认定,选择不同职称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开展临床教学。例如可以聘用本科、大专学历的主管护教师或者具有丰富医护经验的老师担任高职以上实习学生的带教老师。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护士以上的人员担任中职阶段实习生的带教老师。在教师聘用过程中,应该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资格,具有教学资格的相关护理人员可以由本人申请或科室推荐参加每两年一次的临床教师考核,考核合格之后,由高职院校发放聘用书,聘用期两年,期满之后,需要教师重新考核,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院校结合该名教师的实践教学评价,确定是否续聘或解聘。高职院校的护理部门,每年需要定期举办教师专业培训班,对任教的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教育,逐步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建立教师档案。为了科学调整护理专业的教师资源,合理安排实习生学习,护理部应该建立临床教师档案,在档案中应该详细记录教师的学历职称考核成绩,专业方向,聘用期限,临床工作能力,职业教育护理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教学质量等内容。

学生岗前培训。当前大多数职业院校仍然沿用毕业前综合实习的教学模式,学生由校园环境向医院过渡过程中,实际是由一个熟悉的环境向着一个陌生的环境过渡。因此学生在进入医院开展实习之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岗前培训,能够保证学生更好的完成由学校到医院的角色转换,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了解医护环境,熟悉医院的基本情况,实习规章制度。

建学生档案。学生开展实习过程中,为了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实习动态,护理部应该建立实习生档案,在档案中详细的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特长,在档案中张贴学生照片。在学生的档案中还应该记录学生的考勤、轮转科室、鉴定出科考核成绩、护理部抽考成绩、实习综合考试成绩。在学生的整个实习阶段分阶段填入。

(二)改进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评价

1.推广导师制教学模式。导师制教学模式是类似于研究生导师的一种实现模式,学生进入实习岗位之后,在每个教学病区要为每一个实习生配置一名全权负责的导师,通常情况下,实习生的导师主要由聘任的教师担任,一般每个导师负责1~3名的实习生,对这几名实习生开展临床教学。在进行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导师结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个体差异为其制定针对性的专项教学计划。为了确保实习生能够学习多样化的理论知识,在配置专职的导师同时还应该设置辅助导师,该名导师主要由实习病区的护士担任,他主要协助导师负责学生夜班或临床护理工作的部分教学任务。在日常实习过程中,老师应该与学生进行每天的沟通交流,加深对专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突发问题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2.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共性的课程,可以由护理部统一组织实习生进行大班授课学习。科室护理和教学查房则主要由临床导师和教学组长安排,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或案例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管理。学生由一个科室向另一科室轮转之前,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笔试考试,确保合格之后才能够轮转,对于部分区域还要求实习生做好详细的实习记录。在进行查房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提问。

3.保证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由于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发生变化,对初步入临床实习的学生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在实习初期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实习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和教育。学生步入實习岗位前三个月,除了临床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水平制定规范化的教学方案,逐步规范学生的操作技术之外,护理部还应该每周用一定的时间对实习生进行集中授课,由专业教师对各项基本护理技术进行有效操作科学示范,使学生在今后护理工作过程中规范操作流程,熟练操作程序。

(三)注重教学评价

对教学工作评价。教学工作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了入科介绍,导师制教学计划落实情况,课程安排情况以及以及科室实习生的班次安排是否合理,护理患者数量是否适中。对教学工作评价较好的科室要集中表扬,对管理工作存在明显问题的科室应该及时提出改正建议,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改正,对管理工作存在明显不足的科室,取消教学资格,限期整改,研究新的教学改革措施,重新评价之后才能够恢复临床教学资格。

对教师工作评价。在对教师的工作评价过程中,主要涵盖了教师的工作态度、为患者服务的意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教学能力等几个项目。通过对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分析,采用教学反馈的方式下发到临床教学的各个科室,并记录在教学档案当中作为教师晋升奖励的主要参考。每年对综合评分较低的教师取消教学资格。

对学生能力评价。由护理部自制护理实习生能力评价表,对实习生的仪表仪态、服务态度、知识的运用能力、操作技能、出勤率、出科考试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另外还应该对学生的实习手册填写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学生填写完实习手册之后,由指导教师填写相关内容,并将最终的评价内容填写到实习鉴定表当中。教学组长、护士长审定签字之后,统一交由护理部,并将最终的评价内容录入到学生实习档案当中。

二、新型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实施效果

(一)改变了教学管理模式

在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教学管理过程中,通过积极推广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了传统专人带教或跟班带教的教学方式。通过将聘任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在整个病区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大大提升,进一步明确了护理工作流程、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技能。

(二)提升了整体师资队伍

通过开展教师资格认定考核和聘任,护理人员能够将聘任为临床教师作为一种荣誉,在工作中更加积极努力,刻苦钻研,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态势。通过实行聘任制能够极大的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自主意识,在工作中能够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通过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也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完善的师资队伍。

(三)构建师生档案,规范教学管理

学生档案和实习手册是对实习生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为医院在学生实习阶段选择留用新护士提供了依据。另外还能够利用学生实习档案的反馈作用,对教学实习管理作出规范,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另外通过构建教师档案,能够为更好的调配教学力量,保证教师和实习生分配合理,为各个护理部培养优秀师资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玉玲.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医药,2014(4):975-976.

[2] 吴成琴.社区医院采用新型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2014(12):253.

[3] 贺尚荣.护理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应对模式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16):244-245.

[4] 江雅,李清,吴瑞珍.优质护理模式下临床教学管理的改革与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34):268-269.

[5] 王帆,童爱民.护理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模式的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136-137.

猜你喜欢
实施效果实施方法
高效气旋洗涤技术在转炉尾气SO2治理中的运用实践
生殖中心护理管理模式及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现代学徒制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实践应用与探索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实施效果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的意义与实施方法
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
小学校园足球课程实施路径和方法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