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循证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9-04-19 02:53余月琴
医疗装备 2019年6期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循证

余月琴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九江 332000)

目前,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数量不断增加,既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又影响其生命安全[1]。因此,临床工作中对于该类疾病较为重视。当前以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康复训练较为常见,但效果一般。本研究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循证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电脑排序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46~72岁,平均(60.21±5.92)岁。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45~71岁,平均(60.29±5.82)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且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卒中[2];(2)治疗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且主诉为吞咽速度较慢,有呛咳等现象;(3)无精神疾病,意识正常,能够积极配合临床工作开展;(4)患者及其家属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与康复治疗,其康复治疗以口腔肌肉和咽喉部肌肉训练为主,可通过对患者呼吸节奏的调整,引导其进行肌力的恢复。同时,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讲解,提高其对吞咽功能障碍的认知,让患者具有正确的治疗意识等。

观察组采取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循证护理干预。肌电生物反馈治疗选取肌电生物反馈仪(上海益联科教设备有限公司,型号JD-5),对患者进行辅助吞咽训练,3次/d,分早中晚进行,每次持续15~30 min。在使用该设备治疗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参数调整,以最大限度保证设备对于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刺激,从而促进治疗效果的优化。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然后,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其主要步骤如下。(1)发现问题。根据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临床工作状况,对治疗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2)循证解决。针对已经发现的问题,进行文献和资料的查找,然后针对性提出解决策略。(3)护理确定。根据已经寻找到的文献,结合患者和我院的具体状况,制定护理内容。(4)护理落实。认知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尽可能取得患者信任,消除负性情绪,并且就患者的特点,针对性开展健康宣教。康复训练: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定期以洼田饮水试验的方式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针对性制定训练内容,以颌部运动、唇部运动、舌肌训练等为主,5次/周,1次/d。饮食指导:该类患者的吞咽功能异常,在饮食上需要以流食或者半流食为主,确保患者在吞咽的过程中,不会过于痛苦。

1.3 临床评价

(1)以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研表,对患者进行一一调查,发放88份,回收88份,回收率100%。其中,患者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层次,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以洼田饮水试验[3]对患者的吞咽能力进行评估,一饮而尽,且无呛咳现象,计5分;二次以上饮尽,无呛咳现象,计4分;一次饮尽,有呛咳现象,计3分;二次以上饮尽,有呛咳现象,计2分;多次发生呛咳,且未饮尽,计1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吞咽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吞咽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满意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吞咽能力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aP<0.05

3 讨论

在基础性疾病覆盖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相对提升。脑卒中作为临床相对典型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多是因患者脑血管阻塞或者狭窄,导致脑部供血供氧不足,进而诱发的一种脑组织局部功能缺失性疾病[4]。该种疾病具有发病突然、影响范围广等多种特点,且在治疗后,很多患者都会出现后遗症,以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神经功能障碍等为主。其中,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作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后遗症,会对患者的营养摄入造成严重的限制,从而降低其生命质量[5]。且部分患者因吞咽功能存在问题,在饮食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食物进入呼吸道的情况,从而影响其呼吸功能,诱发其他疾病,严重时可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吞咽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吞咽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取的措施过于呆板,且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较差,且在治疗的过程中,过于依靠患者自身。观察组采取的措施不仅能够调整患者的心理,还能够结合新型仪器辅助,疗效更为明显,且循证护理的运用,能够保证护理措施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其满意度。

猜你喜欢
肌电生物反馈循证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女生穿运动鞋与高跟鞋步行腰背肌电比较
60例阈下抑郁人群在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后的转归及P3b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