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中挣扎,矛盾中沉浮

2019-04-19 01:35张忆资李梅
祖国 2019年5期
关键词:方鸿渐围城知识分子

张忆资 李梅

摘要:《围城》以主人公方鸿渐在进出围城时心里的挣扎,在社会泥沼中的浮沉为主线,描绘了一批生活在“人生边上”的知识分子们的生活。方鸿渐的“矛盾人格”,是他被困在一个又一个围城中的原因。他的“不讨厌,却全无用处”,他性格的矛盾,恰好体现了“围城”的内涵,也恰是当时知识分子面貌的反映。

关键词:围城   方鸿渐   矛盾人格   知识分子

《围城》是一部极具现实讽刺意义的长篇小说,其主要通过描写方鸿渐这一人物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展现出来的一系列事件,将以方鸿渐为代表的当代知识分子拥有的灵魂清晰展示出来,在书中主要描述的是留洋归来的知识分子、文化人的形象,通过这些知识分子,构成了一座“围城”,他们在“进出围城”中挣扎,纠结,徘徊。作为他们之中的一员的方鸿渐,在这漩涡中该何去何从呢?

一、“矛盾性格”的呈现——知识分子的沉浮

(一)归国初期体现的对理想的坚持与放弃

知识分子们内心都怀揣着对理想的追求,即使是在国外花天酒地,不专心于学业,坐船,时,还是“天涯相遇,一见如故,谈起外患内乱的祖国,都恨不得立刻就回去为它服务”[1]。他们对理想有热枕,却在现实中总是和理想有一定差距,对于理想,是坚持,还是放弃?他们自己心中没有定论,只得在生活浪潮中沉浮。书中以方鸿渐的爱情为喻,描述了知识分子在理想上的迷茫。

在遇到鲍小姐时,方鸿渐首先被鲍小姐的肉体所惊艳,但“他只觉得自己要鲍小姐,并不爱她”。于他而言,鲍小姐轻浮、放荡,容易接近,他们之间的“游戏”,本身就是荒唐的,只是两个人互相玩弄,填补着彼此旅途的空虚罢了。鲍小姐比喻的,大概就是当时的知识分子某些无法摆上台面的,仅仅为了享乐而树立的“理想”,有些甚至不配被称为理想的“欲望”吧。

在輪船上邂逅苏小姐,面对苏小姐的示好,方鸿渐的心情无比复杂。一方面觉得苏文纨是“理想的女朋友”,要头脑有头脑,要身份有身份,但自己却也不爱她。他疏远苏小姐,自己又觉得寂寞,但亲近她,又实在无法擦出爱的火花。每一次和苏文纨的相处中,面对强势的苏文纨,方鸿渐选择逢场作戏。因为骨子里的懦弱,以及对苏文纨的恐惧,他一直躲避,不去面对。苏小姐比喻的,大概就是那些自己不喜欢,但为了“体面”而接受的所谓理想吧。

再遇到唐晓芙时,“唐小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得嘴馋,仿佛是好水果。”[1]方鸿渐立刻想给她留下一个好印象,在他看唐晓芙不笑时,还觉得她脸上依恋着的笑意就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可以看出他对唐小姐的一见钟情,与内心由衷的喜爱,唐小姐就是他内心的真正的理想,并不像对苏小姐,鲍小姐那样“差一点”的感情。

方鸿渐的“矛盾”体现在他对爱情的态度上,当时知识分子的“矛盾”,体现在他们对理想的态度上。

(二)为人处世中对正义的坚守与退让

当时的知识分子是受各种幻念和臆想蛊惑的一支信仰上永远飘无定所的游牧部落。他们不乏稍纵即逝的热情,却没有以一贯之的勇气,,偶尔想采取行动,但又怕承担责任,所以当人生境遇陡转之时,外部压力趋近他精神所能承受的极限,他们就会调整自己的步伐,以求得在现实中的解脱。“这种个人向着群体,群体向着群体的群体的无休止的精神逃亡过程,折射出中国知识分子人格上的先天缺陷。”[2]以方鸿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为人处世上,有的选择同流合污,有的选择袖手旁观,这都体现当时知识分子精神上的“群体性逃亡”也就有了方鸿渐在正义上的纠结。

“假文凭”见报,方鸿渐还被邀请去演讲,享受表面的风光,但他心中的羞愧不已也是体现了在正义上的坚持。

在去三闾大学的途中,方鸿渐看到了社会万象,他在奔波途中看到了旅店老板把不卫生的肉给客人,在车上看到的丧偶的寡妇被别人欺负……在看到这些不正义的现象时,他会内心唾弃。面对自己身边朋友所遇到的不公平的事,他也会忿忿不平,比如学校没给孙小姐寄邮费,他内心觉得不公平,对赵辛楣说:“这太岂有此理了,我们已经在赚钱,倒可以不贴旅费,孙小姐第一次出来做事,哪里可以叫她赔本?你到了学校,一定要为她到当局去争。”[1]他选择的却是自己躲起来,让赵辛楣去争。将自己的“精神逃亡”发挥到极致。

后来,到了三闾大学后,学校中各阶层都在不知不觉间卷入到一起人事纠纷之中,并通过这起人事纠纷,反映出当时社会上的一些现实情况,如:以权谋私、职业排挤、情场竞争等,并通过此展现出较多的阴谋诡计,使得三闾大学成为小说中许多知识分子表现的重要舞台。

一些知识分子粉墨登场,他们之中有李梅亭那样的半旧遗老,也有韩学愈那样的假洋博士;有高松年那样的伪君子,也有汪处厚那样的小人。方鸿渐对和他一样拿着“克莱登大学博士”的韩学愈感到不屑,想要揭穿,却又无奈反而被别人陷害。还有他对汪处厚失败的逢迎,以及滑稽的相亲,都体现了他有想过融入他们,却因身上仅存的良知与正义感而被排挤出局。他对文凭的态度,退一步,就成了韩学愈;他对待名利,退一步也就成了高松年,但他选择的是坚守自己人生的底线,所以他到头来还是没有活成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三)“婚姻围城”中的个性与妥协

在《中国知识分子论》中,作者提出了“个人观”,通俗来讲,便是“主见”,“主见”需要清晰自我认知的支持。[3]方鸿渐在婚姻中,没有了“自我”,所以他摇摆不定,纠结不已。

当他终于想安定下来,好好过日子时,他和孙柔嘉订婚了。但他们的婚姻却并不幸福。方鸿渐没落的乡绅家庭和孙柔嘉洋气且控制欲强的姑母产生矛盾。孙柔嘉也没有了当初的柔弱,开始变得强硬而有城府。“方鸿渐起初以为孙柔嘉只是个女孩子,事事都要请教自己;待到订婚,方才发现她不但很有主见,而且主见很牢固,值似仿佛有了个女主人,结婚之际一经赵辛楣提醒,方才警醒,却已身陷围城。”[7]方孙二人的婚后生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家庭的冲突、事业的风波、性格的差异……这种种都导致了最终二人婚姻走上末路。

方鸿渐因为对婚姻的过度渴望,过度憧憬,匆忙之中,便和孙小姐订了婚,走进了婚姻的围城。他想安定下来,因为他成熟了,却又没有真正地成熟,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在方孙的婚恋发展中,方鸿渐开始时对孙柔嘉的感觉比较模糊,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如何对待这份感情的,不过,在漫天的流言蜚语以及孙柔嘉的策划下,他便稀里糊涂的和孙柔嘉结了婚。他对婚姻选择妥协,却在冷静时发现,对方不是自己真正爱的人,他本不该走进这座围城。走进这座围城后,种种矛盾发生的原因,都和方鸿渐坚持自己的内心有关。他在结婚前选择妥协,在结婚后还是体现了自己的个性。

二、“矛盾性格”的成因

(一)“里子”和“面子”的对抗

在鲁迅眼中,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是中国国民性的关键地位,是中国国民性的复合关键,抓住了它就好比抓住了清朝男人头上的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3]。在林语堂眼中, 面子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第一位女神,中国人正是为它而活着。由此看来,面子可谓是中国文化分子的第二生命。[5]方鸿渐的性格中的矛盾,正是凸显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脸面观”,也就是要“里子”还是要“面子”的矛盾。

里子和面子的含义完全不同。“里子”,体现的是中国人内心的自尊与内心的良知,知耻心。而“面子”,内涵是自我掩饰,以求得到他人的正面评价,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虚荣心。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恪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现实却是如何呢?

方鸿渐在回国时,之所以要费尽心思地去找爱尔兰人卖假文凭,便是因为父母对这张纸的视若珍宝,因为国人对文凭的趋之若鹜。而方鸿渐其实对此并非十分重视,但却因为“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10]他做出了和本来意愿不同的事,为了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也为了当时社会的要求。后来,在每一次提起“博士文凭”之时,方鸿渐多数选择逃避(why)。在丈人为了面子而将其获得文凭之事登上报纸时,他感到“从此无面见人”;在记者口口声声叫他“方博士”时,觉得“刺耳的很”;在知道韩学愈也是假文凭,却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他打心底里还是对此不屑的。可以看出,他是为了面子才去买的假文凭,并非因为内心的虚荣。所以,方鸿渐在“假文凭”事件上纠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里子”和“面子”的对抗。

方鸿渐对苏文纨的爱,就像对待面子,苏文纨学历高,大家闺秀,自然是人人追捧的对象,如同面子一样,苏文纨在遇到孩子时表露出的虚伪,以及在待人接物上所体现的虚假,与面子的内涵如出一辙,他爱苏文纨是爱来自他社会体面的一面,而唐晓芙,率真可爱,自然代表的便是人内心的追求,所以说方鸿渐对她的爱是来自自然感情,就像人对“里子”一样。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写道《涣》:“忍丑少羞,无面有頭。”按《泰》之《观》同;《剥》之《鼎》又曰:“泥面乱头,忍耻少羞。”今报以含羞,为“无面见人”,古语亦然……《易林》以“无面”承“少羞”,则意适相反,乃指无耻,不认羞,如《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之言“没脸妇人”,即近语“不要脸”也。“少羞”而亦曰“泥面”。则如《西游记》第七九回之“泥脸子”,亦尤“泥壁”之泥。涂垩增附,即今语“厚脸皮”也。[6]他写的两类人,一类是知耻,一类是不知耻。前者是要里子,后者是要面子。

方鸿渐在事业与爱情上所体现的矛盾性格,正是他在“里子”和“面子”上的挣扎,他在选择遵从内心还是顺应社会的纠结。

(二)文化上,“东方”与“西方”的碰撞

《动荡中的历史抉择——近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一书中写道“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知识结构来看,既有传统知识,也有西学知识,二者兼存。”[7]

方鸿渐是一位生活在旧中国都市里的知识分子,在接受西方现代新思潮的洗礼之后,他并没有像鲁迅们那样成为思想家、改良主义者,而是在中西文化碰撞中成了一个“畸形儿”,成为灰暗社会环境中的灰色人物,有人称之为知识分子中的“阿Q”。

受中西方新旧文化的冲突,有了追求自由生活的理想和愿望,但在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专制的束缚下,他向现实屈服,他的理想和愿望化为泡影。比如家族给的“光宗耀祖”的压力。这样的矛盾冲突积淀在他的内心深处,构筑起一座精神围城,从而形成了方鸿渐对立的人生态度和双重人格——认真而有玩世,正直而有脆弱。

方鸿渐挣扎在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之间——“一向和家庭习而相忘,不觉得它藏有多少仇嫉卑鄙。”方鸿渐“为了柔嘉,稍能从局外人的立场来观察,才恍然明白这几年来兄弟妯娌甚至父子之间的真情实相,自己有如蒙在鼓里”,旧式大家庭使他觉得格格不入。他结婚之后不知不觉又闯入这一围城。为了摆脱围困,方鸿渐从大家庭分离出来与妻子另组小家。但新式小家庭也并非避风港。婚后,他觉得自己娶的好像不是原来的那个人,妻子由婚前的腼腆、稚弱变得多疑善妨和极富主见,他整天处在和太太无休止的争吵与唠叨中。最后夫妻不离而散。小说最后,方鸿渐在夜色中如丧家之犬在街头漫无目的的游荡…… 以“大家”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给不了方鸿渐内心想要的温暖,而以“小家”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似乎也没有想象中好。东西文化的碰撞,使得方鸿渐难以抉择,陷入两难境地,也造成了他性格的矛盾。

(三)思想上“新”与“旧”的斗争

方鸿渐生活的年代,道家文化已经根植于中国人的国民意识中,道家的柔弱胜强﹑宁静﹑少私寡欲等观念,业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人的处世方式,它成为人们“全身选择”的法宝,也是形成人民懦弱﹑无能﹑无力抗挣等性格的重要遗传因素,使每一个接受传统教育的人,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这是文化对人的制约性,而对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了解的方鸿渐,这种制约性就愈加强烈。

正是因为骨子里的懦弱,他想抗争,却不敢抗争。即使深爱唐晓芙,但因为怕苏文纨,到最后仍没成功得到真爱。在和家人的相处中,因为出生在乡绅家族,父亲迂腐,守旧的观念等旧文化,可以说是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婚后矛盾激化的原因之一。所以,社会大环境所造就的方鸿渐的懦弱,也是他矛盾性格的原因。

方鸿渐生在“西学东渐”的时期,新思想和旧思想的相遇,使得人们在心理,行动上有着巨大的反差。方鸿渐出身于传统士族家庭,父亲是前清举人,“家学”深厚,传统教育对他有一定影响,他受到过旧思想的影响,但留学后,加上生活在“五四运动”后思想文化大变革的时代,性格中又注入了“新”的精神。

旧思想强调的是社会的外在规范化为个体的内在欲求,从而使人时时处处以公众的道德尺度制约自己的行动,异化自我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新思想强调个人,重视个人的意志和追求,鼓励个人发展。这唤起了方鸿渐个人意識的觉醒,使他想追求个人自由。但旧思想却限制了他内心的自由。两种思想在他身上调和的结果,便是既丧失了旧思想带来的宁静,又没完全拥有新思想的张扬个性与物相争的精神。[8]

这两种思想是方鸿渐形成的对立的人生态度和双重人格的原因,使他找不到归宿,只能在“围城”中挣扎。

三、“矛盾人格”的效果——喜剧人格,悲剧人生,讽刺主题

方鸿渐的“矛盾人格”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有一些插科打诨的情节,造成旁枝逸出的喜剧效果。他在对理想的纠结时,在为人处世上挣扎时,在婚姻的围城中徘徊时,他的矛盾使他难以走出这围城。他被围城所困,却又一次又一次铸造着围城。他喜剧的形象特点和悲剧遭遇是所有矛盾的焦点。“这种人生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幻灭、欢乐与痛苦的矛盾和转移,就是‘某一类人物的人生‘围城模式。”[9]

方鸿渐的悲剧人生,揭示了新的精神——喜剧精神,也揭示了蕴含在这种精神中独特的批判意识。[10]

方鸿渐的喜剧人格造就了他的悲剧人生,也揭示了主题的多重意蕴。

《围城》被誉为新《儒林外史》,他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文本,是一个知识分子对自己生命的反思。钱钟书先生在《序》中写道:“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16]方鸿渐从一座围城走向另一座围城,他的矛盾性格是他悲剧命运的原因。钱钟书所塑造矛盾的方鸿渐,其实是当时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揭露了长期封建腐朽文化重压下人性的变态和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并在这个过程中展示了文学一贯宣扬的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之间生活和生命之间的永恒矛盾。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人们或顽固不化或崇洋媚外的种种行为。

除此之外,方鸿渐的矛盾性格也是对“围城”的诠释。“围城”并不是只指的婚姻的城堡,钱钟书先生写的也不只是婚姻,他还在写人生,写社会。“人”和“围城”互相对抗着,在这个对抗中,人永远徒劳无获,但只要人还在,抗争就在,循环往复,永无结局。对于围城的本质,杨绛女士说:“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对于婚姻也好,对于事业也好,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人就像是一个艰辛劳动的蚕,愈是辛劳,于是为自己建造一个牢笼,愈是用力,命运的绳索勒得愈紧。在生命的轮回中,每个人都追求着清醒,而清醒的结果却让人陷入新的更深的迷茫。这些哲理,在方鸿渐的矛盾性格中都有体现。

围城结尾写到,“那只祖传的老钟从容自在地打起来,仿佛积蓄了半天的时间,等夜深人静,摆出来一一细数:‘当、当、当、当、当、当响了六下。六点钟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对柔嘉好,劝她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孙柔嘉在家里等着鸿渐回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17]

鸿渐到底有没有和孙柔嘉和好呢?他未来的生活该何去何从呢?小说在此戛然而止,留下大片关于鸿渐未来生活的空白让读者想象。是什么导致开放性的结尾呢?也许就是方鸿渐的矛盾性格吧,可以说,方鸿渐的矛盾性格是作者写作的必然选择。若是没有了方鸿渐性格中的矛盾,结尾也就少了一点余味吧。该给矛盾的方鸿渐一个怎样的结局呢?钱锺书先生也不知道,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却也是本书吸引人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贺奕.群体性精神逃亡: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纪病[J].文艺争鸣,1995,(03).

[3]余时英.中国知识分子论[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4]鲁迅.“说面子”.《鲁迅全集》第三卷[M].1991.

[5]林语堂.中国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6]钱钟书.管锥编[M].中华书局,1979.

[7]黎仁凯.动荡中的历史抉择——近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8]郭桃芬.方鸿渐的“围城”与“围城”中的方鸿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01).

[9]刘旭.试析《围城》中方鸿渐的围城人生[J].殷都学刊,2010,(01).

[10]俞吾金.《围城》与喜剧精神的兴起[J].复旦大学学报,1991,(03).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六中学。作者简介:[1]张忆资,爱好文学与写作。[2]李梅(通讯作者),本科。)

猜你喜欢
方鸿渐围城知识分子
《围城》围住的从来都是心
年少莫学方鸿渐
“围城”内外
浅谈《围城》中方鸿渐的围城人生
“围城”之战
《谜城》:走出自我的围城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