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需求能力为导向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调研体系探讨

2019-04-19 12:08李薇孔春玉王思卓李锋
科教导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李薇 孔春玉 王思卓 李锋

摘 要 根据交通运输行业智能化发展形势,分析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需求;面向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的交通运输专业,以社会需求能力为导向,对开设同专业的高校情况、专业的社会需求能力情况和学生自身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搭建三级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调研体系,也可为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社会需求能力 交通运输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3.017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ntellectualiz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mand for talents of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facing the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of Automobil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with the guidance of social demand ability, it investigates and analyses the situ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fering the same specialty, the social demand ability of specialty and the situation of students themselves, and establishes a three-level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personnel training and research system. It can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in other majors.

Keywords social demand ability; transportation major; talent training

1 研究背景

2016年7月初,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明确广东省将面向全省普通本科高校遴选一批转型试点高校,试点期为4年。同年9月,确定广东省14所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名单,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在列。作为应用型高校,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将有所调整。以往高校的发展往往以学科为主导,而应用型高校要以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为主导,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之一。

2016年,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新开设交通运输专业,并于同年9月招入了第一届学生。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旨在培养交通运输专业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1)实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交通运输业为重点发展领域。广东作为交通运输行业大省,广东省内开设交通运输类的本科院校仅有11所(不含本校),更没有一所广东高校进入中国交通运输高水平学科专业的行列,远远不能满足广东珠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需求,社会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为了满足珠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要,我校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于2016年开设交通运输专业,借学校转型的契机,旨在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培养交通运输应用型专门人才需要以社会需求能力为导向。目前,国内开设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院校已达130余所,无论是具备传统专业优势的高校还是一般高校,在其现有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普遍存在培养模式陈旧,市场意识淡薄等问题。交通运输业作为一个传统学科专业,面临的是当今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背景,尤其是对于我校新开设的交通运输专业而言,若盲目地因循守舊走老路,人才培养不注重社会需求的话,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不利于学生就业,不利于专业发展,更不利于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因此,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需要以社会需求能力为导向,充分做好就业市场方向和社会需求的调研工作。

(3)培养交通运输应用型专门人才需要充分掌握其它高校及学生自身情况。除掌握社会需求之外,还需要掌握省内已开设交通运输专业的高校情况,包括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招生就业情况等等,可为本专业的培养计划提供参考;同时,还要掌握本专业学生自身能力的现状。交通运输专业是新开设的专业,在开设之初,准确把握学生的培养方向和培养重点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性,从而也有利于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调研体系研究思路及实施方案

2.1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调研体系研究思路

(1)交通运输专业社会需求能力调研的思路、方法以及调研的实施。社会需求能力相对于专业而言,就是交通运输专业目标就业单位所需要的能力。在对其进行调研时,应该注意调研的思路和方法。在调研这些能力时,问题不可设计得太过抽象,要尽量具化到实际的工作中,然后由这项工作特点来反推所需的能力,这种调研思路和方法能够较为客观的反应社会需求能力。在调研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提前与目标就业单位取得联系和沟通,表明此次目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在行业内的老师、同学、朋友、校友这类关系,力保调研的顺利实施。

(2)交通运输专业对省内同专业高校及本专业在校生调研的思路、方法以及调研的实施。对同专业高校的调研,由于调研内容较为客观,为节省时间和经费,尽量采用网络联系的方式进行调研获取相关资料,重点是调研其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对在校生的调研,采取匿名制,充分获得学生最真实的状况和自我评价。

(3)搭建有效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调研体系。对高校、行业以及学生的调研环环相扣,相互影响,有机结合成一套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的调研体系。并且对于校内其它专业也同样适用,只要在调研内容、调研对象上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做出相应调整即可。

(4)对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培养方向、培养重点的研究。对比交通运输专业的社会需求能力和学生现有的能力,两者对比之后能够明确地提出学生目前在各方面能力上存在的不足,研究学生的培养方向和培养重点。

2.2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调研体系实施方案

2.2.1 实施方案布局

实施方案应按照“三横一纵”来布局(图1):

(1)“一横”:指的是对实力较强的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计划和毕业生就业方向进行的横向调查和分析。重点突出这些高校培养计划的特点及毕业生的主要和优势就业单位及岗位群。在制定本专业就业方向时,尽量合理地避开它们的优势就业方向,实现错位竞争,填补就业岗位的空缺。

(2)“二横”:指的是对目标就业单位和岗位群进行的横向调研和分析。重点突出这些单位在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个人技能、综合素质方面对毕业生能力的需求和要求。这项调研要贯穿大学四年之中,要定期对就业单位的要求进行再调研,以求得到实时的能力需求信息。

(3)“三横”:指的是学生对目前自身能力的评价。重点突出大多数学生对自身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个人技能、综合素质方面的自评。

(4)“一纵”:指的是分析对比高校调研、目标就业单位调研和学生调研的结果,重点突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重点。

2.2.2 實施方案内容

(1)对省内交通运输专业实力较强的高校进行调研。调研省内专业定位,培养方向,专业特色、课程设置、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等信息等;调研省内高校交通运输专业的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等;调研省内高校交通运输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毕业生就业去向、单位、就业岗位等。

(2)对目标就业单位和岗位群进行调研。调研单位的基本情况,如主要业务、生产规模等;调研单位的人员需求情况,分别在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个人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对交通运输专业应届毕业生有哪些要求;调研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发展情况,如工作的胜任情况,晋升情况,成长速度等。

(3)学生对目前自身能力的评价。调研学生高考报考志愿是否为第一志愿、对本专业的学习感受、对未来就业方向的意愿;根据目标企业对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个人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需求的调研结果,让学生评价自身相应的能力如何;调研学生希望加强的专业知识;调研除专业课外,学生还希望以何种形式学习到何种知识。

(4)探索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重点。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将对于这类能力具化到课程和实践实训中,可以多分配一些课时,安排资深的教师进行课程讲解;对于涉及到实践环节的能力,可以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设相关的实验实训室,要求实验中心的老师予以配合,还可以外聘目标就业单位的人员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动手操作。个人技能:在课内,教师可布置能够锻炼相关个人技能的拓展作业;在课外,定期组织相关讲座和培训鼓励学生加入;依托科技社举办各类专业竞赛,指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报考专业技能证书。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贯穿于大学四年的课内和课外。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各专业老师将相关综合素质罗列出来并明确地纳入课程目标中,并在考核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有所评价。

3 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交通运输专业所处背景,高校的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教学和培养情况、毕业生就业情况、相关行业企业所需人才能力的情况以及学生自评情况,构建了一个以社会需求能力为导向的三级调研体系,总结了调研实施方案及内容。本文的研究成果还可为以下方面的发展提供参考:

(1)以社会需求能力为导向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调研体系及其调研方法可推广到校内其它专业,尤其是新开设专业,可为其提供调研方法、途径及调研内容方面的参考,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性质;同时,定期的调研有助于学院和专业教师实时把控市场需求的变化及学生的情况,为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和修订提供依据。

(2)有效探索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与社会需求能力之间的深度融合,可加强学院以及相关教师对专业社会需求能力的掌握,敦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这类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学生活动方面,可着重组织提升这类能力的比赛和活动。

(3)以社会需求能力为导向对学生进行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专业的社会影响力,这对于一个新专业的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占梅,陈哲,周富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以重庆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5):126-130.

[2] 侯小梅,刘建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交通运输本科专业课程体系[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01):168-170.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