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梦』是不朽的
——张明旺诗集《愁予斋·序》

2019-04-20 06:30段崇轩太原
娘子关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学评论党组书记山西

段崇轩(太原)

1988年秋天,我调到省作协《山西文学》杂志社做编辑,迄今已整整三十年了。在这不算短的岁月中,我和大家经历了文学的潮起潮落、分流变迁,参与了作协的日常工作、探索改革,目睹了老一代作家的陆续辞世、新一代作家的不断成长。而我,从一位文学编辑到专业作家,至今仍在文学评论的土地上耕耘。在这三十年时间中,省作协的主席换了四任,依次是西戎、焦祖尧、张平、杜学文;党组书记换了八任,前后有胡正、焦祖尧、刘巩、周振义、李福明、翁小绵、张明旺、杜学文。焦祖尧与杜学文是主席、党组书记“一肩挑”。在这八任党组书记中,可以说,我和张明旺书记走得最近,他对我的影响也最深。在他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在退休前后做了一些自己满意的工作。因为我们是老乡、朋友、同龄人,他在公众场合,介绍我是他的朋友、学兄,称我“老段”。十几年前,我习惯直呼其名“明旺”,后来他到作协任职,我在公开场合称他“张书记”,私下里也称他的名字或是“明旺兄”。朋友之间,加上“书记”二字就感觉生分了。中国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微妙复杂,称呼是一门大学问,我须努力学习。

明旺兄的人生轨迹,竟与我有那么多相似和重合之处。我们都是忻州人,他出生在静乐农村,我生于原平农村,都是“50后”,我年长三岁。20世纪70年代,我们都是农村的文学青年,喜欢写作,都曾在当地的乡政府当过补贴制干部。1977年,他作为“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上的是山西大学中文系;而我作为留校的工农兵学员,以助教身份给他们助过课,他们中的许多位特别是喜欢文学创作的,如孙卫东、秦培昌、张明旺、任存弼等,都很熟悉,有些是朋友。1982年初,他分配回忻州地区工作,先在司法局、后调地委宣传部。也就在这一年,我“弃教从文”,从山西大学中文系调回忻州地区文联,一边当编辑、一边搞写作。我和明旺兄时有接触,但他埋头于行政,我们交往并不多。1986年,他通过考试选干的通道,上调省委宣传部,先在宣传处任职,后又调省交通厅太旧宣传指挥部任副总指挥,后任宣传中心主任。我则在1988年调回省作协,后主持刊物工作。我在刊物上给他发表过报告文学,还为他的宣教中心推荐过文学青年并调入。2000年他被提拔为省新闻出版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在任十几年。我担任过数届出版系统的编辑职称评审委员,每次总是跟他在一起,私下闲聊甚是投机。2011年,翁小绵书记退休,张明旺被任命为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上任之前,我俩有一次相聚。他说他本不想到作协来,知道这是一个穷地方,作家们又不好管理。但组织安排,无可奈何。我说:你骨子里是个文人,一定能干好。且清水衙门,不容易犯错误。从1978年到现在,明旺兄走的是一条行政、政治道路,而我走的是一条事业、文学之路,但我们如影随形,几度交集,这也是人生的一种缘分吧。

中国的作家协会体制和机制,将近七十年历史。作为一个团结作家、组织文学的机构,自然需要有建树卓著、德高望重的作家来当主席、来压阵;同时需要有懂文学、通政治的行政干部来做党组书记、来引导。这是一种中国特色式的行政事业体制,据说在世界上是唯一的。作为一把手的作协党组书记,既要处理好行政与事业的关系,又要协调好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这是一个有一定难度、比较尴尬的角色。客观地讲,省作协的几任党组书记,都是有水平、有能力、有人品的领导,省委在选人上是慎重的,因此才保证了山西文学的蓬勃、长久发展。明旺兄大学毕业就进入党政部门工作,有清醒的政治思想意识,有丰富的行政工作经验,自然是一位出色的行政干部。但他同时又是一位文化人、文学内行。他喜爱文学,特别是古典诗词,这本即将出版的《愁予斋吟稿》,就充分显示了他的文学才华,特别是古典诗歌修养。此外,他还擅长书法,我不懂书法,据说他的草书已达到一定境界。他读书很广很多,博闻强记,对文学有着精准、深入的理解。他本质上是一个有着浓厚文学情怀的文人。政治与文学的双重修炼,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使他在不太长的时间中,就赢得了大院里作家、编辑与机关干部的认同与好评。当年的“晋军”主将、如今已是老一代作家的周宗奇、韩石山等,对他的学养、才华和能力,都给予一致称赞。

从2011年任职到2015年离任,他工作时间只有四年多,但却做了大量工作,给每个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和记忆。作为朋友,我不想主观评价他的工作,手边恰好有一份2013年的作协资料,其中有对他工作成绩的介绍,摘录如下:

他“团结带领省作协全体干部职工,围绕‘出精品、出人才’这个中心任务,制订出台了《山西省作家协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强了人才制度保障;选调了一批创作成绩突出的中青年作家到省作协工作,壮大了省作协的创作实力;认真实施并不断创新签约作家工作制度,有效促进了青年骨干作家的成长;集中组织了‘百位作家走太行’、‘山西作家走黄河’、‘踏着先辈的足迹’、‘山西作家看朔州’等许多大型采风活动,使广大作家积累掌握了大量宝贵的创作素材;充分发挥省作协专业委员会和山西文学院的职能,多次组织了培训班、研修班、座谈会和十多位老中青作家的作品研讨会;不遗余力扶持重点作家作品的创作和出版,主编了八卷本的《山西文学批评家书系》和《山西文学批评新实力》《山西作家自述》等丛书,推出了一大批较有影响的优秀文学作品。在他的主持下,资助出版了焦祖尧、韩文洲、田东照、李国涛、董大中、蔡润田、成一、周宗奇等八位老作家的文集,并拍摄了介绍其生平和创作的电视专题片。此外,还加强了《山西文学》《黄河》《山西作家》等文学刊物的阵地建设,为繁荣发展山西文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是一个“官样”概括,我觉得还是实事求是的。2013年之后两年,他还带领大家,做了几项重要工作,譬如2013年6月,主持并召开了山西省作协第六届代表大会,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譬如组织成立了山西网络文学院;譬如推动出版了《晋军新方阵》丛书第一、第二辑;譬如主持编辑了《山西文学年度报告》《山西年度优秀文学作品选》丛书;譬如组织实施了“双百工程”,即“三晋百部长篇小说创作出版工程”和“三晋百位优秀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出版工程”等等。这些工作中,很大一部分是开创性的,由他提出、组织,带领作家、编辑和职工完成的。这几年,是山西文学十分活跃的一个阶段,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影视文学、文学评论都得到了一定发展。有多位作家的作品获得了全国和国外奖项,如吕新的中篇小说《白杨木的春天》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刘慈欣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世界科幻协会“雨果奖”;赵瑜纪实文学《寻找巴金的黛莉》获得徐迟报告文学奖;蒋韵中篇小说《朗霞的西街》获得老舍文学奖等等。每当作家获奖之后,他像自己获了奖一样高兴。

明旺兄是一位真正具有文学情怀,把作家协会当家,富有鲜明个性的党组书记。记得他刚来作协的2011年和2012年,多次跟我探讨过文学的社会地位和审美价值的问题,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当下文学的思考,以及对自己工作的审视。他认为:文学只是世上百业中的一业,比较高级的一业;但在市场化社会确实边缘化。而真正的经典化文学,依然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我是认同他的这一基本观点的。他在《七绝·南华门》中曰:“微躯深幸托清流,底事庸人哂未休?不是洞天松鹤侣,焉能于此得勾留?”这首诗道出了常人对文学的轻慢,折射出自己对文学的尊崇,以及自己选择文学的自满自足。他是确实把作协当成家的一个人。每天按时上班下班,并严格要求机关干部必须遵守工作纪律。从他开始,机关过去的松垮作风有了很大改观。他格外重视机关的内部建设、办公环境的改善。作协驻地是一个文物保护单位:阎锡山故居,虽然古老雅致,但终是年久失修。他常常在办公楼、走廊、院里转悠、察看,琢磨怎样修缮、改造、美化。在他的组织实施下,院子里种植了柿子树、碧桃树、木槿树以及多种花卉;大小会议室挂上了名人国画,还有赵树理和“西李马胡孙”的大幅照片。所有的办公室,都经过了较大的整修、粉刷。作协的每座办公楼都挂起了名人编撰书写的木质对联、匾额。院中央的三座水泥拱门,则征求作家意见,给以命名,刻石其上。他还亲自撰写了多副楹联:“梅竹精神菊兰品格,春风词笔秋水文章”、“学富才高每有文章惊海内,春华秋实须知根脉在民间”。他安排购置了一块一人高的泰山石,耸立在大院的西南角。我问他为什么放置这块石头,他解释说:“这个院子东北角楼房相连,显得重,而西南角是一片空地,显得轻。从风水上讲显得不平衡、不和谐。放一块重石,就圆满平衡了。”在他的精心经营下,作协院子里,显得更加古色古香、整洁雅致、花木葱茏、别有洞天。

有思想、有才华的人,往往有个性、有脾气。明旺兄大约是所有党组书记中最有个性的一位。他作风强势,敢于训人。不管是他的副手还是普通干部,只要工作没有做好,不符合他的要求,他就会拉下脸来,严厉批评;有些人能接受,有些人不能接受,但事后想来,他都是为了工作,并无个人恩怨。他爱憎分明,坚持原则,对人对事,总是好的说好、不好的说不好,从不遮掩自己的观点。他胸怀开阔,重人所长、容人所短。譬如在他手里调入的一些青年作家,我知道他对个别人有看法,有些跟他很生分,但他欣赏他们的才华,尊重他们的个性,都痛快地调入了。从他的家长作风、爱憎分明的性格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身上传统文化的积淀,看到一个知识分子的正直品格。也许正是这种修养和性格,使他在真正的官场上难以走得更高更远,最终落脚到作家协会,与“清流”为伍了。

明旺兄2011年到作协任职,我2012年即到退休年龄。他推心置腹地跟我说:“我对作协的情况不熟悉,不管你退休不退休,都要帮助我、提醒我。”我还能说什么呢?之前的2009年,省作协成立了文学专业委员会,我被委任为文学评论委员会主任。就在这样一个“岗位”上,我做了一些工作,发挥了一点“余热”。当时的山西文学评论,真有点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状况。文学评论委员会与创研部合作,在杜学文、傅书华等的协助下,召开各种会议、扶植评论新人、开展专业活动、出版评论书籍,经过数年的努力,山西文学评论队伍不断壮大、成果迭出,在全国有了一定影响,推动了山西乃至全国的文学发展。其中,张明旺书记起了决定性作用,先后两任主席张平、杜学文,给予了全力支持。成果最突出的是召开了三次富有成效的评论会议,如在杏花村汾酒集团召开的“晋军新锐作家创作暨山西文学发展研讨会”、在忻州奇村疗养院召开的“加强山西文学评论建设座谈会”、在太原召开的“山西文学评论新方阵座谈会”。出版了三本质量较高的文学评论书籍,如2013年出版的《山西文学批评家自述》、2014年出版的《山西文坛“风景线”》(图文版)、2015年出版的《从乡村到城市——“晋军”小说新方阵扫描》。我是三本书的主编,但从选题到内容、从作者到体例、从经费预算到经费争取,一系列环节都经过了明旺兄的推敲、指点、审定。没有他的鼎力扶助,这几本书的编辑出版,是难以实现的。我曾在多种场合说过:“我是在张书记的精神感召下做这些事情的。”这是心里话。

“文学梦”是不朽的。明旺兄从年轻时就萌生了文学梦,他本可以做一个作家、做一名教授。以他的天资和恒心,想来可以做得很优秀。但他却信奉“学而优则仕”做了一名党政干部,最终落脚到了作家协会,为推动山西文学作出了宝贵奉献。现在,他把自己四十余年的诗词作品,结集出版,实在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如果说,前者是一种文学建设的话,后者则是一种创作实践,他的文学梦也算圆满了。

是为序。

猜你喜欢
文学评论党组书记山西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山西首例给未成年人文身被判停止侵害公开道歉
“书”写山西 以艺战疫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Mother—Daughter Relation in the Joy Luck Club
七大央企完成换帅
《文学评论》编辑部2000年度学术论文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