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2019-04-20 11:03雷红秀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因子分析创新能力

雷红秀

摘 要: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18》的相关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31个省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和江苏等省的创新能力较强,西藏和青海等的创新能力较弱,影响创新能力最主要的因子是创新条件,包括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等影响因素。

关键词: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 创新条件

一、前言

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新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刘卸林等,2012)。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越强,往往意味着该地区经济发展越强劲,分析地区的创新能力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扬长避短,制定符合地区的政策,激发创新,拉动经济发展。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创新能力差距较大,因而本文按省份对中国区域进行划分,从创新的投入、产出和环境三个方面对中国的31个省份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

二、指标的选取

选择合适的指标是评价和分析区域创新能力的前提,参考张爱华(2017)构建的区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选取了包括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三个方面的10个指标:

(1)创新投入指标。创新投入是指在创新上的投入,包括R&D经费占GDP比重x1(%)和R&D人员全时当量x2(人),反映人力和物力在创新中的投入。

(2)創新产出指标。创新产出是指由创新引致的产出,包括新产品销售收入x3(万元)和技术市场成交额x4(万元)。当前较多的文献在衡量地区创新产出时使用专利的申请数和授权数,但专利的申请和授权并不意味着专利能转化成产品,因而并不能反映创新的经济转换,本文衡量创新的产出时,使用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技术市场成交额作为产出变量。

(3)创新环境指标。创新环境指标反映一个地区各方面的环境是否有利于创新,包括人均生产总值x5(元/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x6(亿元)、外商投资总额x7(亿美元)和教育经费x8(万元)。这四个指标包括了一个区域的经济环境、社会公共资源条件、对外开放程度和创新的教育资源支持,作为创新环境的衡量指标较为合理。

三、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本文以省份作为划分,使用《中国统计年鉴》2017年的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选入3个公共因子,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9%。同时得到方差最大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1。

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公共因子F1在x1(R&D经费占GDP比重)、x2(R&D人员全时当量)、x3(新产品销售收入)、x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x7(外商投资总额)和x8(教育经费)上的载荷值都很大,x1和x2是反映区域的创新投入,x3为新产品销售收入,一定程度上反映创新的产出水平,x6、x7、x8反映区域的创新环境,所以F1为反映区域的创新条件因子,在这个因子上的得分越高,省份具备创新的条件越充分,越有可能实现创新。公共因子F2在x4(技术市场成交额)和x5(人均生产总值) 上载荷值较大,x4反映的是创新的产出,创新产出作为地区总产出的一部分,使得x5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新的产出水平,因而F2为创新的经济效益因子。

在对各公共因子作了合理解释后,结合各省在两个公共因子上的得分,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两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到各省的综合得分F,即:

[BF]F=((69.427×F1+16.258×F2)/85.885[BFQ]

计算得到各省的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可以进一步得到各省的综合排名。

[JP+1]在创新条件因子F1上得分最高的四个省份依次为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其中广东为3.41,江苏为2.32,远高于其他省份,说明就创新条件来说,广东和江苏的创新条件是所有省份中最优越的。创新条件较为落后的省份有海南、青海和西藏。在F2得分较高的省市有北京、上海、天津和江苏,其中北京为4.39,远高于其他省市,说明北京的创新经济效益在全国最好,而排名靠后的河南、云南和广西创新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小,有待改善。在综合得分上,前四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综合得分最低的四个省份依次为西藏、青

海、海南和宁夏。结合各因子得分,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在创新条件因子上得分位居前列,但在创新的经济效益得分上尚有提升空间,可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由于创新条件因子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一个省的创新能力,因此西藏等省份应着力改善创新条件。另外,就创新条件而言,沿海省份的创新条件普遍优于非沿海省份,而在创新的经济效益上,政治和金融中心更具有优势,例如北京和上海。

四、结语

使用因子分析对中国31个省份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发现,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的创新能力最强,主要影响在于创新条件因子,包括在创新上的人才和经费投入,创新环境的改善。因此其他的省份在提高创新能力上应该着力创造创新条件,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对教育的投入,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加有效的财政支出,创新能力较弱的省份应适当提供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大力引进外商投资,充分利用外资的同时学习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和管理,提高创新能力。此外,各省份之间应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得人才和资本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创新能力落后的省份可借鉴创新能力领先省份的经验,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卸林,高太山,周江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张爱华.区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7(24):51-54.

[3]王晓茜.我国各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分析——基于大学学科水平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8(11):27-34.

[4]邵汉华,周磊,刘耀彬.中国创新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驱动因素[J].科学学研究,2018,36(11):2055-2069.

[5]沙文兵,李莹.国内外区域创新能力研究评述[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8,32(05):9-18,33.

[6]张骞,吴晓飞.信息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马太效应存在吗[J].科学决策,2018(07):1-21.

[7]李佳.区域协同创新能力与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演进关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8.

[8]李国凤.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8,34(08):145-148.

[9]许青青,许广永.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19(05):24-29.[ZK)]

[10]赵瑞芬,王小娜.基于全局熵值法的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比较[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04):114-121.

[11]张长生.新世纪以来广东区域创新能力演变态势及提升对策[J].广东经济,2015(11):57-64.

猜你喜欢
因子分析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研协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二胎概念股投资价值分析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新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