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坚”与“剑竖”

2019-04-21 08:52王爽
文教资料 2019年36期
关键词:史记

王爽

摘    要: 《刺客列传》中记载荆轲刺秦王一事,秦王拔剑的细节,一直备受争议。秦王不可立拔出剑,是剑过长,荆轲又紧追其后的缘故。“坚”当依《广雅》释为“长短之长”。若此处为“剑竖”则与前文冲突,秦王已握住剑鞘,剑便不会再是竖立的状态了。

关键词: 剑坚    剑竖    史记

《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了荆轲刺秦王的事件,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就是秦王拔剑。原文曰: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1](3075)。

关于秦王在此处第一次拔剑未拔出的原因,一直备受争议。《史记》原文记载:“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有的学者认为“剑坚”当解释为“剑鞘又紧”或“剑插得紧”,还有的认为是剑与衣带的连接处过于坚固[2],也有认为此处当有异文,如高似孙《史略》记载江南本《史记》此处为“剑竖”[3](23)。

一、“剑坚”说

王叔岷《史记斠证》[4](2610)认为此处当为“剑坚”,和《战国策·燕策》文字相同,“剑竖”是二字形近而讹。

丁国祥《秦王拔剑考辨》[2]一文指出秦王第一次拔剑未拔出的原因是他用了璏式佩剑法。璏即剑鼻,嵌于剑鞘中上部,有孔,战国时用腰带穿过璏上的孔,从而将剑固于腰间。丁国祥认为正是璏与腰带连接处过于结实,才导致“剑坚”“不可立拔”。他认为秦王政腰带与剑的连接方式与当时普通人不同,当是有类似剑带的结构连接璏与腰带。秦王政在惊慌之下想扯断璏与腰带的连接物,把剑直接扯下,再拔出。但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文物,人物的佩剑方式是用腰带穿过璏上的孔,从而将剑固于腰间的,没有剑帶固定一说。用剑带固定剑见于汉代。随着佩剑越来越普遍,青铜、冶铁工艺的进步,剑也越来越长,剑柄位置也越来越高,“佩剑者于腰带之外另系剑带,后者可稍稍向下拖垂,为拔剑留一些活动的余地”[5],既不妨碍腰带固定衣物,又方便拔剑。丁国祥的说法未确。秦王的剑即使不常用来杀敌,也不可能没拔过,怎么拔出剑必然是熟悉的,怎么可能想要从腰带扯下再拔出。况“剑坚”,释为剑与衣带的连接处过于坚固也颇牵强。

党士学《秦陵铜车御者佩饰与“王负剑”新释》[6]中指出秦王政的佩剑方式是如图一秦陵一号铜马车上的御官俑那样,挂在后腰处,而不是腰侧,所以“剑坚”难以拔出。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文物,人物的佩剑方式多是在左腰侧的,不能只据此一例便断言秦王政的剑是佩于腰后的。且御者佩剑于腰后,是为了方便驾车,并不能代表所有秦人的佩剑方式。御者双手驾车,若剑置于左腰侧,车辆行进震动时,剑很容易晃动,从而碰撞手臂,影响驾车。《史记·秦本纪》:“简公六年,令吏初带剑。”[7](253)《史记·秦始皇本纪》:“己酉,王冠,带剑。[7](293)”可见秦始皇时,佩剑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用于战斗,二是用于表明身份,是一种礼节[8](34)。并且秦时带剑不仅限于贵族,“令吏初带剑”,可以看出士人也可以,佩剑的群体向下延伸了[9](19)。不论是用于战斗,还是表明身份,除了御者等个别职业人群,佩于左腰侧都更方便。因此文中观点难以令人信服。

樊丽慧《破解秦王“负剑”之谜》[10]中认为剑插得很紧,所以秦王政在惶急之下才没拔出,转而去负剑才拔出。秦王的佩剑,必然代表了秦国兵器制作的最高水准,怎么可能让剑鞘过紧不好拔出呢。况剑鞘过紧,用力也拔不出,把剑甩到背后难道就拔得出了吗?且前文有言“拔剑,剑长,操其室”,因剑长不好拔出,才握住剑鞘拔剑,而后又言剑插得很紧,文意前后不一,令人费解。

二、“剑竖”说

最早提出此处当为“剑竖”的是宋代高似孙《史略》:“最如《刺客传》云‘剑坚故不可拔,而江南本作‘剑竖,尤为有旨,剑坚安得不可拔耶?[3](23)”他认为此处当从江南本《史记》作“剑竖”,文意更为明了。

李泰棻《方志学》[11](310)也认为此处当依江南本作“剑竖”,言“剑坚”无不可拔之理。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12)(556)中也赞同高似孙的看法:

其自序言成书不及一月,故粗略殊甚,亦多复舛。惟举江南古本《史记》一条云:《刺客列传》“剑坚故不可拔”,江南古本作“剑竖”,剑坚安得不可拔?竖为有旨。案此说甚是。古人佩剑皆在夹下胁旁,故有上士、中士、下士之长短异制,上、中、下士以身之长短言也。秦王身长则剑长,竖于夹下,故不可卒拔。左右告王负剑,谓举剑负于背上,则易拔,作竖字则情状宛然,亦可考见古人佩剑之制矣。

三、结论

荆轲逐秦王这段描写中,首先点出一个不可立拔出剑的原因,便是剑长。秦俑坑中发现了非常多的青铜长剑,很多长度接近一米。战国时期的其他墓葬甚至还出土了铁长剑,有些超过了1米,最长的有1.4米。《盐铁论·论勇》中记载:“大夫曰:‘荆轲怀数年之谋而事不就者,(三)尺[八]匕首不足恃也。秦王惮于不意,列断贲育,介七尺之利也。”[13](226)汉代一尺为23.1cm左右,则七尺为161.7cm左右。这些都从侧面说明了,秦王所佩长剑的长度足够让他在突发情况下一时难以拔出剑。

秦王第一次拔剑,感受到剑太长,秦王握住了剑鞘,准备再拔,因“剑坚”或“剑竖”未拔出,欲赤手空拳与荆轲搏斗,后被荆轲逐,绕柱走。经臣下提醒,秦王将剑拉至后背,拔出了剑。将剑置于后背应是将剑滑向后腰处,腰带穿过璏上的孔将剑固定在腰间,剑在腰间是可以滑动的。秦王左手执剑鞘将剑滑至左后方,并压低,右手握住剑柄,向右斜上方用力,加大了左右手活动距离,将剑拔了出来。司马贞《索隐》引王劭注释此处为:“古者带剑上长,拔之不出室,欲王推之于背,令前短易拔,故云‘王负剑。”可为佐证。王劭认为璏位于剑中上一些的位置,剑柄到璏的距离过长,手可活动范围较窄,拔不出剑鞘,将剑推至后背处,右手有了充足的活动范围,便“前短易拔”了。

那么,此处到底当为“剑坚”还是“剑竖”,又该如何解释呢?若为“剑竖”,所据唯有江南本《史记》的异文,马开樑《中国史部目录学》[14](145-146)曾举此例来说明校勘原则,他认为作“剑竖”,义虽优,但其他版本皆作“剑坚”,《战国策·燕策》[15]此处亦为“剑坚”,孤证只好存疑。且从文义来讲,作“剑竖”也并不妥当。太史公在“剑竖”之前,已写“拔剑,剑长,操其室”了,秦王手已经握住剑鞘了,剑怎么还会是竖立的呢?“剑竖”虽能解释通“不可立拔”“王负剑”,但与上文矛盾,也使本段描写逻辑不通,文意断裂。此处当作“剑坚”,但不是“剑鞘过紧”之义,而是“剑长”之义。《逸周书·谥法》[16](52):“坚,长也。”《广雅疏证·释诂四》[17](131):“、镺、坚为长短之长。”《广韵·先韵》[18]:“坚,长也。”可见“坚”有“长”之义,从东汉便有记载。如此,本段描写便解释得通了。秦王起身拔剑,剑太长,便握住剑鞘拔剑,但太惊慌了,加之剑长,不能很快地拔出剑。看似前后两个剑长语义重复,但恰能使文意贯通,明白晓畅。且本段描写,语言重复之处颇多,如“拔剑”“立拔”“剑长”“剑坚”“时惶急”“卒惶急”“卒惶急”“荆轲逐秦王”“乃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秦王方环柱走”等,这也符合本段语言的特点。故此处当作“剑坚”,为“剑长”之义。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册八[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丁国祥.秦王拔剑考辨[J].黄山学院学报,2013(6).

[3][宋]高似孙.史略[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3.

[4]王叔岷.史记斠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孙机.玉具剑与璏式佩剑法[J].考古,1985(1).

[6]党士学.秦陵铜车御者佩饰与“王负剑”新释[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3).

[7]司马迁.史记册一[M].北京:中華书局,2014.

[8]梁少熊.秦始皇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

[9]杨彦鹏.战国秦汉剑的凡俗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10]樊丽慧.破解秦王“负剑”之谜[J].中学语文教学,2008(6).

[11]李泰棻.方志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12][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3[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13][汉]桓宽.盐铁论注译[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

[14]马开樑.中国史部目录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

[15][宋]鲍彪.战国策注卷九[M].宋绍熙二年刻本.

[16][晋]皇甫谧,撰.[清]宋翔凤,[清]钱宝塘,辑.刘晓东,校点.逸周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7][清]王念孙.广雅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8][宋]陈彭年.重修广韵卷二[M].四部丛刊景宋本.

猜你喜欢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