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类型电影及其研究的发展观察

2019-04-21 08:52鲁嘉茜
文教资料 2019年36期
关键词:品牌化

鲁嘉茜

摘    要: 国产电影发展困境的集中凸显使人们开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照国产影片的问题与现象,从国产类型片的发展为角度进行切入,观照以作品联结构成的艺术话语系统。通过探讨中国类型电影的类型新融合与类型品牌化新动态,对中国类型电影本体关注进行反拨,也旨在参照美国好莱坞经典类型电影成功原因,为发展中国本土更具有类型特质、类型品格的电影做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类型研究    类型审美    品牌化

一、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观察

(一)类型新融合:中国类型电影本土化发展的新阐释

2012年国产电影发展困境的集中凸显使人们开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照国产影片的问题与现象。其中,国产类型片发展成为了一个极佳的切入角度。对中国类型电影的主要症结进行检视,可以看出中国类型电影存在题材单一,类型结构、创作格局失衡的问题。近年来国产类型片虽取得了一定发展,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类型电影。但与好莱坞丰富多元的电影类型相比较,现阶段我国类型电影的题材范围依旧比较狭窄,有很多题材尚未发掘。同时也表现为一种发展上的不平衡,将关注重点放在少数类型,相对忽略一些具有发展可能性的类型;中国类型电影多重复模仿,原創力薄弱,缺乏创新意识。模仿主要来自两个方向,分别是对好莱坞类型电影的模仿和对票房成功电影的模仿。对好莱坞类型电影的模仿导致部分类型片缺乏自身的本土化特色。当一类影片大获成功后,跟风之作大量涌出,但质量低下,很难打破限制,容易产生单一重复的风格,缺乏原创性。

反观美国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发展,美国类型片的良性发展主要来源于各种类型的共存共生,而中国类型片发展困境主要来源于其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少数类型上,相对忽略具有更多发展可能性的中低端类型,不利于长期的健康发展。从而导致两个问题:第一,类型样式极其有限,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第二,对类型规范的追求与观众需求不平衡,导致票房的低下与发展前景的不被看好。

类型并非纯粹意味着一成不变的标准化运作套路,而是在类型的框架之下寻求电影叙事的突破与创新,打造一个包罗万象的兼具开放性、创新性、新鲜感的艺术话语系统[1](187-189)。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一些类型杂糅的成功案例启迪国产电影制作将类型杂糅与融合作为类型化发展的一项策略。如何真正将国族特色融入类型电影的发展之中、促进国产类型电影本土化是中国电影发展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明确两种态度对待中国类型电影:中国独有的类型片要继续深入发掘;移植自好莱坞的类型模式需要进行本土化转换。

类型电影的生产都以获取观众的心理认同和审美需要,使电影的内容跟观众达到良好的互动和情感共鸣为目的。为了能更好地符合中国观众的类型期待和审美情趣,移植自好莱坞的类型模式需要进行本土化转换。进行本土化转换的关键是将好莱坞的类型模式与中国具体的社会现实、文化传统相对照,将大众文化流行趋势与中国电影观众偏好兴趣相融合来深化相关研究与实践。歌舞片作为好莱坞的标志性类型,在我国并没有形成成熟的发展势态。2011年上映的电影《钢的琴》采用了歌舞类型的元素以及好莱坞电影的经典幕式结构,算作歌舞片类型在中国本土的一次比较新鲜的尝试。但电影中,歌舞只是装饰,电影讲述的完全是中国故事。既展现了工人阶层的变迁,也书写了个体生命体验,使电影兼具历史感和人文关怀,代表着一种大众与前卫的完美结合[2](110-112)。《钢的琴》在观众口碑方面的成功,说明了即使发展类型电影,也要顾及中国现实,发展本土化的类型电影。启示国产电影在类型化探索中,可以积极借鉴好莱坞类型电影的成功经验,但要拒绝简单模仿,在学习好莱坞类型片的叙事技巧和模式的基础上深入发掘中国本土元素,并将其运用到类型电影的制作过程中。

针对上述提到的种种问题,可对未来的国产类型片发展方向做出展望。不能让“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中国电影提升电影工业化水平、提升电影艺术和文化内涵的动力”的情况发生[3](25-26)。在发展类型多元化的层面上讲,在移植外来的类型电影模式的同时,要继续探索和实践中国独特的类型模式,如武侠片、贺岁喜剧等。与此同时,在继承优秀传统类型模式的同时,也要注意将更多的创新元素融入传统类型之中。在探索固有类型的健康发展之外,也应开拓发展缺失类型,使各类型平衡发展、和谐共生。2019年可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历史元年,在此之前我国的科幻片相对来说长期处于一种空白状态,2019年贺岁档的两部影片《流浪地球》和《疯狂外星人》都对科幻类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将科幻片这种尚未发展成熟的类型同灾难片、喜剧片相融合,二者相对接在观众心里产生一种“熟悉”,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融合,不失为类型电影本土化的一次成功尝试。但也跳脱了之前的单一发展模式,成功地发展了新兴类型。除科幻片之外,我们还要对我国电影市场其他长期缺失的类型予以关注,如恐怖片、侦探片、灾难片等。真正做到将类型观念融入国产电影制作中,根据时代的发展开拓着力开拓缺失类型,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二)“走出去”与类型品牌化

参考中国语境,发展类型电影时参考美国好莱坞的成功案例,可以以类型电影为入点刺激本土电影市场、从而壮大整个电影产业;从观众美学来讲,发展类型电影可以以更完备的类型策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可帮助中国电影走出国门,将类型电影发展为我国电影走出去的“招牌”,迎合世界电影市场对类型电影的需求。

美国好莱坞经典类型电影除了在本土范围受到欢迎也克服了文化隔膜输出他国,同时也打造了自己独有的电影分类品牌,成功实现了“走出去”。类型电影也成为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渠道。反观中国,“引进来”了许多好莱坞类型片,但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输出的“走出去”类型电影寥寥无几,严格意义上只有《卧虎藏龙》与《英雄》这两部实现了中国电影的文化输出。在中国收获47亿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前日在北美上映时观众大部分都是中国人,所以这部口碑电影依旧只是在服务华人。《哪吒之魔童降世》对中国观众来说称得上是一部制作精良、叙事流畅的神话改编电影,但对外国人来讲它仅仅是一个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故事内核和一些美国本土漫画没有什么区别。哪吒形象在中国范围的独特性与关联性无法传输至外国观众处,国人眼里充满神圣感、“回忆杀”的神话传说对他们来说毫无新奇可言。

外国观众对《卧虎藏龙》和《英雄》的喜爱建立在他们对异质文化的好奇与关注上,使他们将中国古代文化视为神秘文化,正是对神秘文化的猎奇心理促使他们走进电影院观看欣赏可以深入中国文化骨髓的类型片。虽然没能成功“走出去”赢得世界人民的广泛喜爱,但《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国内范围的成功也为魔幻动画这一中国电影类型的发展添砖加瓦,对特定类型进行了一个量上的积累,为今后的一系列影片提供了一定的质量保障和愿意为此买单的观众群。

中国类型电影品牌化程度低,缺乏后续延伸。参考好莱坞的发展,除了占有类型种类丰富的强大优势,还懂得在类型之下建立品牌。比如《哈利波特》系列与《加勒比海盗》系列以及“漫威宇宙”都建立了非常出色的类型电影品牌,突出表现在其对续集的制作与衍生品的开发上。而国产类型电影的发展没有意识到电影品牌价值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可以通过类型发展电影品牌价值。电影推出的续集大多都独立成篇,除了结构上相仿,故事情节和人物都与之前的电影产生断裂,缺少吸引观众的基本动力。

“哪吒闹海”背后所蕴藏的庞大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系统具备充足的建立品牌的潜力,可以通过一些剧情的串联和埋伏,以及相似类型元素的确认与使用建立起魔幻动画类型体系,利用观众对传统神话故事的亲切感和熟悉度发展类型品牌。出现在《哪吒之魔童降世》末尾彩蛋处的《姜子牙》預告也显示出电影制作者对建立类型品牌的初步探索,建构同时具备类型特色与民族色彩的“中国封神电影宇宙”。

此外,市场的快速扩容作为外部驱动力使得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创作成为可能,产业的升级换代则加快了这种创作格局的生产[4](6-7)。因此,电影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国内电影投融资问题、缺少相关政策扶持使得类型的发展受限,以及电影分级制度尚未建立和目前尚存的严苛审查制度严重束缚了制作者的手脚,影响类型品牌的建立。如何打破这种僵局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维护市场发展与创作的平衡迫在眉睫。

二、中国类型电影研究的发展观察

(一)类型电影概念界定

“类型”一词引入电影,国内外学者对“类型电影”的概念界定大多从本文入手,将类型分类同题材、风格、表现技巧以及价值观念相关联。最典型的便是《电影艺术词典》中将“类型电影”界定为“按不同类型(或者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同的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类型电影作为一种拍片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5](65)。从不同的对“类型电影”的概念界定中可以得出,电影范畴内关于类型的界定是相对的。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所郝建教授提出过这样的观点,“类型电影”即“按照外部形式和内在观念构成的模式进行摄制和观赏的影片”,此定义强调了“摄制”与“观赏”,即将观众和制作者的身份纳入类型电影概念体系之中。波德维尔也曾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他指出类型是基于电影工作者、影评人和观众之间的默契存在的。如果从制作者、观众、影片本文三方面来对“类型电影”进行理解,便能更好地对这一概念进行宏观阐释:制作者(即导演)被类型片吸引,类型本身形成了一种重要的互本文背景。导演不必从零做起,可以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各种同类型影片本文具有公式化情节、类型化人物、图解式人物图谱与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等相似性特征;对于观众来说,观众具有自己的固定取向并能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维持,但也可能由于各种动因引发他们的“倒戈”,这就表现为保守性与多变性的共存。

(二)中国类型电影研究中关于类型学的应用与讨论

建筑学科对类型学的运用出现在对城市建造的描述中,意大利新理性主义阵营曾提出将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类比于语言中的能指和所指所呈现出的某种“任意性”,功能无法超越时间维度,但形式可以超越时间维度。自始,“形式”一词从一种还原论式的定义转变为一种修辞手段,而类型便是存在于形式之下深层的集体规约的抽象符号系统,每个人的意识和记忆都可以与之相连[6](271)。将此观点移植到类型电影研究中,可以发现:在对类型电影进行批评研究时,仍未真正将类型学的观念纳入到研究系统之中。大量的研究仅仅围绕着单个类型或整体类型电影发展在中国语境中的冲突与融合,将以好莱坞经典类型电影生存法则为基石的类型策略嵌套在国产类型片的评测过程中,没有脱离好莱坞类型电影研究成果的单一探讨导致的类型电影研究不但远离了国内观众这一独特群体类型审美关注,也无助于类型电影创作的发展。

观众的类型审美是固定性与多变性的集合。观众一方面存在着固定的类型审美,和个人审美取向密切相关,受某一类型的强烈召唤而对其产生极大的好感;另一方面,观众的类型审美存在许多影响因子,比如社会文化、社会思潮的变迁以及舆论的无意识引导,都会对观众的类型审美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最直接的影响来自于他者的推荐行为。国内的观影活动总是以社交活动的面貌呈现,对类型的选择难免受同伴影响,从而类型审美容易发生转向,存在明显的多变性特征。

中国观众的类型审美还和现象级影片有着密切的联系,往往一部现象级影片的诞生可以预示出一次中国观众类型审美的转向。但研究时不能忽视现象级影片等泛类型影片在中国电影类型脉络中的强烈存在,要从观众角度去衡量某一现象级影片的出现。比如2018年上映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虽然以校园欺凌为噱头标榜自己的“现象级”特征,但也成功唤醒了观众对伤痛青春类型的审美需求。

国内观众不把主要关注点放在一板一眼的类型分类上,而是更关注类型背后代表的情感和特定影片对类型的发挥。国内观众的类型审美是电影认知预期的第一步,超越了电影的故事情节,演员阵容和视觉特效。美国行业调查观众消费电影时的选择依据有更多选项:明星、导演、宣传、故事、类型等,结果是选择明星和故事的最多。类型不是首选,在类型范畴内调查研究,结果必然是动态变化的,关键永远在于作品本身的质量吸引力。

好莱坞经典类型的划分只不过是一种参考标准,在研究时仅仅关注好莱坞经典类型电影的生存法则、分类样式和类型元素运用导致在中国语境下发展类型电影的话语缺少生存的空间。无论以好莱坞式经典类型电影的生存法则来评判当代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或是纯粹脱离经典类型的研究范畴而闭门造车,都是有失偏颇的。我们更应当在中国类型电影研究时探讨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类型电影?类型电影的中国语境应当是什么?发展类型电影对我国的电影产业究竟意味着什么?使我们从对好莱坞经典影片单一关注的桎梏中抽离出来,结合现代观众已经改变了的观影方式和习惯,向内探究动力机制,真正做到对中国类型电影的本文以及背后代表的类型电影发展语境进行讨论与探究。

对中国类型电影发展语境的观察贯穿类型电影研究的始终,在推崇电影多元化发展的当下,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中国类型电影以一种与商业电影、艺术电影截然不同的发展势态备受争议,如果说商业电影的根基是市场和资本,艺术电影的根基是创作人员的艺术追求,那么类型电影的根基便是受众的类型趣味。观众的心理兴趣是不断流动的,但类型趣味和对类型趣味得到满足的需求是固定的。受众的类型趣味和类型需求助力类型电影的发展,使类型电影可以用更坚定独立的姿态从夹缝中跳脱出来,不仅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还在不断地占领中国电影发展的高地。

在对中国类型电影的研究中,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类型电影发展的必然。类型理论是艺术过程中的必然发展,因为人类有把性质相近的事物归类的习惯[7](77)。类型是一门艺术创作与研究出现的必然,体现了人类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于电影这门艺术也同理,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在人们对视频网站的使用这一行为中获得答案。在视频网站的片库中,是按照地区、类型、时间这样的顺序来进行检索的。可以说,类型给观众提供了一种最直观的判断。通过类型选择,观众在对合适的片种进行观赏的过程中,审美期待才能得到相应满足。

国内谈及类型电影时,经常可见两大误区:一是将类型与题材混淆,二是将单一类型的边界扩大化。类型电影是一个细分市场和目标受众群定位的概念,它的本文是具有多个侧面的现象[8](49-151)。类型电影概念蕴藏期待系统,指观众对于不同类型影片产生的审美期待不同;类型也作为一种明显的电影分类范畴,标示更精准的商业定位,能更精细地发展其商业价值;同时,它也象征着一种独特的命名方式,一种在电影工业语境中的分辨标准,约束着创作者的制作;最后,类型电影内里还折射出惯例成规的色彩。通过题材、风格、形式上的类似趣味,形成一定的惯例成规,成为可吸引某一类观众的符码和标记。在研究中对经典类型研究范畴的延续,不仅是对中国类型电影本体关注的反拨,也旨在参照美国好莱坞经典类型电影成功原因,为发展中国本土具有类型特质、类型品格的电影做好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王秋硕.当代中国类型电影发展关键词举隅[J].文化学刊,2015(8).

[2]李钦彤.拼贴中的现实表达——论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歌舞类型[J].创作与评论,2012(7).

[3]尹鸿,冯飞雪.2014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2015(2).

[4]饶曙光,李国聪.论国产电影多元化格局的动因和意义[J].当代电影,2014(12).

[5]許南明,富澜.电影艺术[D].北京:中国电影艺术出版社,2005.

[6]文涵.论类型学及其发展[J].住宅与房地产,2019(3).

[7]陈林侠.类型电影的观念、文化功能与审美的可辨别性[J].理论与创作,2009(131).

[8]路春艳.类型电影概念及特征[J]北京社会科学,2005(02).

猜你喜欢
品牌化
探索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大兴路径”
岚县“土豆宴”迈上品牌化发展快车道
浅议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品牌化建设
中药材种业品牌化战略
山西省功能农产品走向品牌化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栏目品牌化之路
从与韩国综艺节目对比中探讨我国电视综艺栏目品牌化策略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探讨情感调解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品牌化经营策略
品牌化经营椒子换来大把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