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甜玉米新品种“晶甜13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19-04-22 03:03潘玖琴胡俏强戴惠学
蔬菜 2019年4期
关键词:穗肥甜玉米鲜食

潘玖琴,胡俏强,戴惠学

(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42)

“晶甜13号”系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于2015年冬季以自选系T17003为母本、403-11C为父本杂交而成的黄色超甜玉米新品种。母本T17003是2012年春季,利用甜玉米品种“金中玉”的F2与美国甜玉米杂交、秋季种植后自然开放授粉,从群体中选择优良单穗,再分穗行种植,选出排列整齐、穗行数14行、籽粒淡黄色、品质优良的果穗种植,于2013年至2014年冬,连续自交6代而育成。父本403-11C是于2010年以自选系403-11A与ST-08杂交后,再用403-11A回交,自交后选择穗粒14行、排列整齐、品质优良的纯黄色果穗再分穗行种植,连续自交6代而育成。2016—2017年进行“晶甜13号”品比试验,综合表现优良,现已申请参加2018年江苏省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特征特性

该品种株型半紧凑,茎基部粗2.5 cm,茎基绿色,气生根发达,茎秆韧性强,雄穗分枝较多,花粉量大,穗轴白色。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72~80 d,总叶数19~20片。株高218 cm左右,穗位73 cm左右,穗长19.5~20.0 cm,穗粗4.9 cm,基本无秃尖,平均穗行数14.8行,平均单穗净质量240 g,667 m2产量900 kg以上,平均行粒数39.9粒,籽粒深度1 cm,鲜千粒质量310 g;果穗筒型,结籽饱满,排列整齐,粒色淡黄色,果穗苞叶紧实、完整,苞叶深绿色、不易变黄,耐贮运,品质优良,甜度高,皮薄,脆甜,入口无渣,适宜鲜食和加工。新品种抗病性突出,耐热、耐低温性能好。2016—2017年春季在南京进行品比试验,间比法排列,小区面积24 m2,对照品种为“晶甜3号”,其产量和品质表现见表1。

由表1可知:2016和2017年“晶甜13号”品比试验中每667 m2产量分别为986 kg和904 kg,分别比对照(晶甜3号)增产9.5%和6.1%。两年平均667 m2产量945 kg,比对照(晶甜3号)增产7.8%。根据国家鲜食甜玉米品质鉴定规范进行品尝评分(对照值设为85分),2016年综合评分86分,2017年综合评分86.3分,平均得分86.2,比对照高出1.2分。分别于2016年春季与2017年春季品比试验中进行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表明:晶甜13号高抗大小斑病、纹枯病、锈病等多种病害;植株根系发达,抗倒、抗风能力强(由于果穗顶端苞叶紧实,耐雨性好);苗期及生长后期耐低温性表现突出,花粉量大,品种耐热性也较好。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适期播种

进入春季,当土表5 cm地温稳定在12 ℃时,即可播种。南京地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播种,育苗移栽可提前7 d左右在大棚内育苗,幼苗3叶1心时移入大田。秋季的播种时间是根据品种熟性倒推,花期避开32 ℃以上的高温,并且下霜之前灌浆完成即可。南京地区“晶甜13号”的秋播时间为7月15日—8月初,每667 m2用种量0.5~1.0 kg;播种方式为直播或育苗移栽,密度为每667 m2播3 000粒。如果是地膜覆盖栽培,出苗后要及时破膜封口。生产中可以按照实际需要调节播种期,错开采收期,尽可能长时间满足市场需求,达到高效栽培的目的。

2.2 适宜密度

该品种的适宜密度为每667 m2栽植3 000株左右,根据不同地形、种植要求及日照条件,可采取大小行或等行距栽培,大小行的行株距为大行90~110 cm、小行40 cm,株距30 cm,等行距栽培的行距为70 cm,株距为30 cm。

2.3 田间管理

鲜食甜玉米栽培要想提高产量与品质必须加强肥水管理。全生育期每667 m2需施纯氮15.0 kg、五氧化二磷4.0~5.0 kg、氧化钾7.5~10.0 kg,尤其要注意基肥、追肥的比例。有机肥和磷、钾肥宜全部用作基肥,或667 m2有机肥+45%的三元复合肥,作为基肥。而过多的氮素肥料作基肥容易引起烧种,且还要注意种肥隔离。一般春播玉米氮肥分配比例:基苗肥40%,穗肥60%;夏播玉米氮肥分配比例:基苗肥40%~50%,穗肥50%~60%。追肥的时间,应根据甜玉米的需肥规律分两期进行,第1次在5~6片叶时追施,用量为每667 m2施8~10 kg尿素作苗肥;第2次追肥在10~11片叶时(拔节后、大喇叭口以前)进行,用量为每667 m2施15~20 kg尿素作穗肥。结合施肥及时中耕培土以防倒伏,开好田间一套沟,做到三沟配套,注意防涝防旱(图1)。其他管理措施可参照普通玉米执行。

表1 “晶甜13号”的品比试验结果

图1 玉米畦三沟配套

2.4 病虫草害防治

由于甜玉米苗势较弱,应及时清除杂草,且结合中耕及时培土。苗期地老虎为害用敌百虫防治,玉米螟为害用阿维菌素1 500倍液防治;喇叭口期玉米螟用辛硫磷、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触杀型和丁硫克百威、氧乐果、杀虫双、杀螟丹等内吸型颗粒剂灌心,每667 m2施2~3 kg,吐丝后1周内对着花丝防治1次,以防玉米螟从花丝侵入果穗。

2.5 适时采收

超甜玉米的采收期比较严格,“晶甜13号”一般在授粉后20~24 d采收较适宜,且采后应尽快上市。

猜你喜欢
穗肥甜玉米鲜食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甜玉米丰产 种植有技巧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不同氮、钾穗肥使用量对中粳稻产量的影响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不同叶龄期穗肥施用尿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无公害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