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背景下专本衔接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19-04-22 07:15杨锐刘小梅刘宏伟
科技视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诊改人才培养

杨锐 刘小梅 刘宏伟

【摘 要】专本衔接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缺乏经验、未形成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师资等配套未衔接,学生管理不到位是当前教育的突出现象,所以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要加强沟通和完善形成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专本衔接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专本衔接教育;人才培养;教学诊改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6-0213-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6.083

【Abstract】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for faulty-to-undergraduate teaching linkup is a major problem in the pres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Lack of experience, no corresponding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formation, no conne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inadequate student management are prominent phenomena in current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running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and improve the formation of a sound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eacher ability,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faulty-to-undergraduate.

【Key words】Faulty-to-undergraduate teaching linkup; Personnel training; Teaching reform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量逐渐提升,高职教育迎来了创新发展,办学质量的提升迫在眉睫,质量是一张门票,只有有了入场资格,才有机会同达到质量要求的对手互逐竞争,教学诊断与改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成为了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1-2]。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导致岗位对人才水平层次的提升,专本衔接教育的人才培养也成了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

为了满足不同企业层次对岗位人才的需求,高职专本衔接教育应时而生。目前实施的专本衔接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学习三年,无需考试进入相应的衔接本科院校学习两年[3-4]。目前,仅有少数几个专业开办,存在办学经验不足等问题,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并及时进行解决,以便专本衔接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有效的发展[5]。

1 专本衔接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据初步了解,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讲,专本衔接班的学生相对高职大专班的学生基础较好,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热情,甚至有的开学时就有继续深造的打算,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将专本衔接教育班的学生和高职院校普通大专本的学生未区别对待,用的是本科的教材,进行的是专科生的教育;还有的老师,适度压缩了教学内容,加大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有的老师定位理论知识深于普通大专生……而对于学生层面,有的学生认为教学知识难度难于达到他们的要求。

1.1 缺乏经验、未形成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专本衔接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未形成一套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办学过程中,缺乏实际经验,两合作院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部分学生对后期本科院校课程不了解,担心以后在本科院校的学习问题。

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是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科生和大专生是有区别的,在各项活动的设置中,本科生比专科生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求知欲更强、自我价值的实现需求更高、学习态度更好……部分学生在高职院校中未感到和大专生的区别,并产生了疑惑。

1.2 教学师资等配套未衔接

专本衔接班的教师为我校教师,对于专本衔接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未做系统的了解、对专业的课程体系未进行整体的把握,不清楚后置课程的内容以及难易程度,最终导致专本衔接班高职院校的学习和三年后本科院校的学习未进行有效衔接,还有的老师直接按照大专生进行培养,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和水平有待提升,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呈现。

1.3 学生管理等未做进一步的细化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按普通高职大专的学生管理进行,这样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大专学生学习时间较长,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课堂学习,教师教授是其学习知识、接受知识的主要的方式,而本科生需要自我需求发展,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自我安排进行相关兴趣类科目的学习或是进一步深造的学习打算,课堂学习时间安排太满,将不利于其自我诉求和发展。

2 专本衔接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沟通和完善形成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专门的沟通渠道,进行教学管理层面的专人沟通方式,及时了解高职高专的专本衔接学生的教育情况。对学生在学校区间的学生管理情况以及学生培养相关的文件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分析,以保证学生在所在的衔接本科院校后期的学习的连贯性和持续性的良好发展。

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總结和跟进出现的相关问题,及时总结完善,不断跟进,总结相关经验以备后续的专本衔接人才培养体系更加的完善;与所衔接的本科院校进行研讨,共同探讨和商定人才培养方案,在相应高职高专人才方案层面和所在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有所参考和借鉴,又有所区别。着重关注课程衔接模块的设计和修订,既保证专本衔接知识的连接性和完整性,又需要保证知识的不重复性。同时,在教材的选用方面、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方面、课程体系设计方面都需要进行整体地结合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统一规划和调整。

2.2 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进一步提升

教师在教授专本衔接班课程的时候,需要对教材和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进行分层次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重难点设置方面需进行一定的考量和研究。另外,教授专本衔接班的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适用于专本衔接班学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充分利用目前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微课、云课堂等,以确保其课堂教学高效。

2.3 学生管理需进一步细化

专本衔接班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基础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而其对于一般的高职大专生来讲,他们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完全按照高职大专学生的学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话,对于专本衔接的学生自我诉求和目标培养不是很有利。需要结合本科院校的管理模式对于专本衔接班学生管理进行进一步的细化。

3 总结

在教学诊改背景下,根据目前专本衔接班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并通过资料查阅、院校走访学习等方式,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思考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有目的地对专本衔接教育体系进行完善,使得专本衔接教育的学生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学校和学生均受益。

【参考文献】

[1]崔洪艳,田小海,郑海筝.新兴媒体视域下教学策略的转变[J].中国培训,2016(7):49.

[2]王宗江,王成端,李晓波.高职与本科软件工程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探析[J].科教导刊,2017(1z):36-38.

[3]邝卫华,周华,何静.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9):36-38.

[4]刘茂军,王根伟.广西高职“专本衔接”教学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2015(3):20-21。

[5]任佳伟,田小海.医学职业教育“3+2”专本衔接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文汇,2016(368):88-89.

猜你喜欢
教学诊改人才培养
“教学诊改”应力避“花拳绣腿”
关于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师教学诊改的浅析
基于“零缺陷”质量管理的实践思考
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探讨
关于西藏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工作的几点思考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