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追梦新能源

2019-04-25 03:18黄水林
红土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连城锂电池产业链

◎黄水林 文/图

新时代新梦想。近年来,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电池的兴起,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之一的福建省连城县追梦新能源,无中生有,将目光瞄向锂电池市场,着力打造锂电池产业集聚区。

连城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腾笼换鸟、筑巢引凤,先后引进锂电池正极材料、锂离子电解液、锂电池软包装等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集锂电池上、中、下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无中生有,转型升级谋发展

6月14日,在连城县庙前工业集中区,兴龙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电池级硫酸锰生产线生产红火。据公司负责人林先生介绍,该项目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电池级硫酸锰项目,去年4月投产以来,产能逐步释放,产品品质优秀,供不应求。

连城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庙前是福建省重要的锰生产基地。但过去,连城抱着金娃娃受穷,包括锰矿资源在内的矿冶产业,大多以采挖原矿、粗加工为主,资源利用率不高。2016年以来,该县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按照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思路,着力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进矿冶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们有技术,连城有丰富的锰资源,投资连城价值连城。”兴龙新能的林先生表示,锰酸锂是新能源锂电池重要的正极材料,高纯硫酸锰是锰酸锂重要原料,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多方考察投资选址的他,与正在寻求锰精深加工项目的连城县一拍即合,总投资1.5亿元在庙前建设年产3万吨电池级硫酸锰生产线项目。该项目采用自主研发、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环保、节能、循环工艺,对连城丰富的锰矿资源进行精深加工,生产锂电子电池材料专用的电池级硫酸锰、高纯锰氧化物、锰无机盐系列产品。

2017年4月,电池级硫酸锰项目的竣工落成,不但标志着连城锰资源精深加工的突破,更是连城无中生有,迈开了打造锂电池产业集聚区的第一步。

“我们正在加紧启动总投资4.5亿元、年产1.5万吨改性锰酸锂项目。”林先生表示。据了解,连城在庙前规划建设“锰+稀土产业园”,以连城锰矿和兴龙新能源材料年产3万吨电池级硫酸锰生产线项目为龙头,在政策、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引进实施锰资源精深加工项目、锰产业链项,推动重点企业、项目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全力在安全、环保新能源电池正极的锰应用上取得突破,在庙前打造锂电池正极材料基地。

“腾笼换鸟”,项目纷至沓来

14日,位于连城工业园区的福建国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冠新能源公司”)锂电池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加紧生产圆柱形锂电池。

该公司于去年12月落地园区,今年3月正式投产,目前日生产锂电池达6万只,单月产值7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珠三角等地,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充电宝等设备。

“连城县政府在服务地方企业方面做得很好,营商环境很温馨,这是我被吸引落地投资的主要原因。”公司CEO余先生告诉记者,公司项目一期投资1.5亿元,日产10万圆柱型锂离子电池项目;二期项目投资1.2亿元,投资生产动力电池和高端储能电池;三期项目投资1.1亿元,投资生产汽车动力电池。3期规划投资3.8亿元,分三年实施,全部投产后年产值3.2亿元。

据了解,国冠新能源公司是连城招商引资引进的产业链上游配套项目,也是其着力打造锂电池产业重要集聚区的重要成效。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3个月时间,创造了连城速度。成效背后得益于连城“亲、清”政商关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严格县领导挂钩“重中之重”项目制度,为重点项目配备“项目秘书”,各部门协调配合,重点加强用电、用工、资金、生活配套等要素调度,积极为项目提供“保姆式”优质服务,全力推动项目尽快落地生效。

今年春节期间,连城工业园区管委会派出所在巡查中,发现国冠新能源公司失窃,第一时间告知企业时,企业还蒙在鼓里。随后,当地警方第2天就破案,为企业挽回了损失,确保项目加快实施。

随着国冠新能源公司的落户和顺利推进,“领头羊”形成“羊群效应”,带动了锂电池产业链项目纷至沓来。

今年4月,国冠新能源公司在连城投资建设福建连城新能源锂电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5亿元,配套6个项目。其中包括4亿元的锰酸锂生产项目、3.8亿元的新能源锂电池生产项目、2.8亿元的新能源方型锂电池生产项目、2.6亿元的新能源软包锂电池生产项目、1.6亿元的年产1万吨锂离子电解液生产项目以及7000万元的新能源锂电池钢壳及盖帽生产项目。

如何让这些项目在连城尽快落地开花?连城的办法是“腾笼换鸟”,采取协议租赁、转让嫁接、以商引商的等方式,盘活、清理园区“僵尸企业”,有效解决了锂电池产业园项目及5个产业链配套项目用地、厂房建设等难题,助推企业提速发展。

“锂电池产业链配套形成产业集聚,这也给我们企业自身在市场上带来了竞争优势。”余先生说。

“以商招商”,构建全产业链

5月30日,总投资12亿元的福建菲尔姆科技有限公司铝塑膜项目在连城工业园区开工奠基。这是连城首个落地投资超10亿元、军工技术转民用的军民融合项目,也是连城布局锂电池产业链版图的关键一环。

据了解,福建菲尔姆科技有限公司是连城通过该县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以商招商”成功引进的一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从事锂电池软包铝塑复合膜及超高水、气阻隔膜研发和生产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

“项目分三期实施,达产后将形成年产5000万平方米铝塑膜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14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锂电池软包铝塑膜研发生产基地。”福建菲尔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锡友告诉记者,公司运用航天军工技术,经过数年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赶超美日韩等国际领先技术的112型、152型锂电池软包铝塑复合膜,目前已进入产业化量产制备阶段。这将进一步弥补国内锂电池软包铝塑复合膜严重依赖进口的短板。

近年来,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产业前景广阔。连城结合本地丰富的劳动力等优势,以连城工业园区为平台,瞄准锂电池产业,由县领导率领招商小分队赴深圳、上海、厦门等沿海发达地区实施精准招商,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引进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配套产业,逐步完善新材料产业链。

“我县积极布局锂电池全产业链布局,形成锂电池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重要的锂电池材料工业基地。”连城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黄养生介绍,目前,连城已先后引进落户、开工建设、竣工投产锂电池正极材料、锂离子电解液、锂电池软包装等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锂电池上、中、下游产业链。

猜你喜欢
连城锂电池产业链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连城拳 传习千年 远播海外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铲除论文造假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锂电池里装微型灭火器:再也不担心手机电池起火等
电动汽车中锂电池的应用前景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14.6.1—2014.7.31)
和猫狗一起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