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节令行乐之曲水流觞聊持一樽酒 共寻千里春

2019-04-25 08:08崔月姣
紫禁城 2019年4期
关键词:曲水流觞雍正皇帝兰亭集序

崔月姣

当时光走到今天,三月三不过是月份牌上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可是在久远的古代,上巳之日却是个极为重要的日子。古人以天干地支记日,上巳这个节日被安排在每年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举行,到了东汉、魏晋时期,则固定在了三月的第三天,所以又称为三月三。

这个时节万物欣欣向荣,人们春心荡漾,在《诗经》《论语》的记载中,每逢此时人们会走出家门,流连光景、游戏春色。还有着修禊这样的民间习俗— 人们集于水边涤除祓禊,举行具有浓厚巫术意味的祓除仪式,把一年的灾祸邪祟与尘浊污垢一起荡涤干净。《南齐书》中即有「三月三日,清明之节,将修事于水侧,祷祀以祈丰年」的记载,明确指出了「祓禊」活动在阳春三月三日。而到了文人那里,上巳游乐、修禊则演变为充满风情雅趣的「曲水流觞」。觞系古代盛酒器具,通常为木制,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器小而轻,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因其比木杯重,则需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祈祀活动在美酒的催化下,变得诗情画意起来,在诗词、名篇中留下了数不尽的风流佳话。

正所谓:「上巳兰亭修禊事,一年春色又杨花。」晋穆帝永和九年癸丑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其好友等四十余名士,为修禊之事会于会稽山阴。山中清流曲折,于玲珑处杯酒成席,举行曲水流觞之筵。这样的文人雅集要求每人即兴赋诗,不成者即被罚酒,席间所赋之诗因兰亭修禊之事而起,诗集遂名《兰亭诗集》。不过相较于诗集,饮宴之余,王羲之挥毫所作的《兰亭集序》更成为名满天下、万人追摹的「天下第一行书」。自此,曲水流觞便成为中国古代文人雅聚的经典范式。东坡先生亦有「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之语来形容古时曲水流觞活动的盛况。虽然至清代曲水流觞这样的雅事在民间日渐式微,却得到了追求文人意趣的帝王推崇,在皇家园林或宫殿中的休憩之所建有流杯亭、流杯渠,宁寿宫花园中禊赏亭内「流杯渠」的灵感就源于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文人雅士曲水流觞的情景。

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其中一轴描绘暮春三月雍正皇帝在园林中行乐的场景,画面中树木刚刚露出嫩绿色的新芽,远处孩童于树下嬉戏,雍正皇帝坐于画面左侧的屋内抚琴,近处溪水蜿蜒,水流潺潺,侍者将酒杯置于溪水之中,水边文人聚集,三五成群,或倚靠,或举杯,或沉吟,可能也是在追慕那份魏晋风流之姿吧。

猜你喜欢
曲水流觞雍正皇帝兰亭集序
曲水流觞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曲水流觞”园林景境营造的现代转译
鸟鸣
书画名人汇
论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刻画
浅析《红楼梦》对二月河创作的影响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恼人的人数问题
ТРИ ШЕДЕВР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