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卉的“0”作业和高质量

2019-04-25 13:02刘长兴
未来教育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维度教材数学

本刊特约通讯员 刘长兴

今年上半年,王晓卉老师的专著《小学数学高效教学100问》,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再版,这是一本专门介绍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的书,初版之际既无序言评介,也无名人“站台”,之所以得以再版,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读者为她点了赞。市场就是如此“势利”。这本书的价值大概正在于此。

王晓卉是天津市和平区中心小学的一位普通老师,她连续教了29年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数学,其中有20年的时间是教六年级。29年的教学工作中,她坚持不给学生留家庭作业,还能让学生一直保持好的成绩。为此,有人以“‘0’作业,高质量”高度概括她的经验。在此,着实应该感谢这一概括,作为标题确实生动了许多。由于她的经验,正好为教育改革的“减负”政策,提供了鲜活的范例,五年前的天津市小学“高质轻负”经验交流现场会上,她的经验得到了时任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朱丽萍同志的充分肯定,在天津教育界引起了“轰动”。“高效教学”作为《小学数学高效教学100问》的关键词,原本不过就是课题研究的一个概念,所以对它的认识见仁见智。到底是指“高效率的教学”,还是指“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没有定论。但是不管怎样它较为确切地表达了高效教学两个基本要素的辩证关系。“高质”与“轻负”彼此对立,似乎已经固化为历史定论。陈旧的教育观念和落后的教学方法,也愈发难以退出。即便心里“有跟”、手上“有准儿”的老师,也未必就信心满满。尤其在负担上不敢大“减”,更不敢总“轻”。生怕一时失手,毁了一世“英名”。然而,还是有不少人于心不甘。王晓卉老师就是其中之一。她把坚持“0”作业、保持高质量作为研究预期,既是挑战 “极限”,也是为自己的教学定位。老师面对的是,刚性的教学任务和刚性的学习时间。既然是“刚性”,那就意味着既不能“加”,也不能“减”。王晓卉的态度就是四个字:关死“后门”。她说,如果不让“教学时间”真的“刚性”起来,改革就是一句空话。她的高效教学,就是在锁定不留作业、聚焦课堂教学的研究前提下,围绕三个不同维度进行着探索。

王晓卉

第一个维度——吃透教材

在王晓卉眼里,吃透教材已经不再是对几本传统的教材解读,而是一个大资源库的建设。她认为,吃透教材就是为了揭示知识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知识规律。具体思路是:摒弃“碎片化”的一课一备;坚持“系统化”的整体思考,做好“精准化”的逐课设计。其中,系统化的整体思考环节至关重要。实践证明,打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无论面对怎样复杂的新知,学生都会自然而然生成一种主动的学习能力—— “联想”找线索,“猜想”出方法。由于学生的联想很积极,猜想也很理性,只要经她一“带”,便能全班顺利而“过”。这样,既彻底摆脱了困境,还逐渐培育了良好的教学生态。

教书为了育人,育人助力教书。如果把教书育人搞成“两张皮”,育人流于形式,书则很难教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她把看似与数学无关却影响孩子学习数学甚至健康成长的问题,全都进入她的视野。从习惯培养到行为规范,从实践体验到创新尝试,从自我认知到人格感悟,从思维方式到社会责任……这些往往在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闲事儿”,恰恰成为她和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基石,为营造的教学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

她经过多年不懈坚持,在探索的基础上持续新的探索,在建构的基础上完善已有建构,已经跳出了“数学教学”的小圈子,进入了“数学教育”的大格局。各个领域有机融合、课内课外彼此助力、家庭学校良性互动,贯穿于看似平常的小学数学之中。她以自己的实践告诉人们: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思想,在“理科”领域不能只是口号,应该成为现实高效教学的一种策略。

第二个维度——吃透学生

在王晓卉的眼里,吃透学生不应该是简单地按照分数进行分类,还美其名曰 “因材施教”。她对教学有一个根本性思考:教学的重心应该由老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与其说这种对传统的“颠覆”,是方法的“转向”,不如说是观念的“转变”。她认为:吃透学生就是为了揭示学习规律。人,生而好学,生而能学。学习包括好奇、模仿、探索、求新等心理需求。何况这个信息互联互通的时代,已经为学生的“学”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更好的环境、更快的途径。“学”不再完全依赖于“教”已是大势所趋。在她看来,高效教学不仅仅为了孩子学会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会学数学、爱学数学。“会学”和“爱学”,不但可以保证他们获取当下的知识,还能激发他们探索未来的知识,而且乐此不疲。为此,她悉心研究每个孩子,除了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以外,还洞察他们的个体心理,包括兴趣、动机、注意、感知、思维、想象以及个性特征和意志品质等等,以便能够在自己任教的短短一年里,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心理,改善学习状态。在她看来,根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原则,课堂教学按照 “自主学习,有效互动,精讲多练,当堂落实”的基本模式“推演”,应该能够同时达成高质而又轻负这两个近乎“悖论”的目标。所以,她的课堂教学,没有什么“花样”,更无刻意“表演”。最为难得的是,她课上的话很少。即使有话要说,大多也是组织和调动、启发和激励。为学生自主阅读材料、自主实践探究、自主组织研讨、自主设计活动,创设情境、营造环境。

王晓卉从吃透学生的维度,让人感受到了创新的课堂教学:同样看似“老套”的由“导、学、练”三个基本环节构成的课堂,却能够成为教学常态。而且,随时、随处你都能从教与学的民主氛围里,感悟师生的平等对话。无论是商讨和争论,思辨和质疑,还是梳理和归纳,一切都是师生共同的“学术”成果。即便是课外,她也经常介绍经自己“改造”的一些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乐趣和“伟大”。在她看来,“自主学习,有效互动,精讲多练,当堂落实” 这四个要素,并不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一旦形成学生学习的长效机制,便会自然引发课堂重构。王晓卉老师从吃透学生的维度,让人感受了新型的家校关系:不给家长布置任务,更不希望家长“上手”辅导。不让家长为孩子选购练习,更不赞同家长让孩子“外边”补课。敢于这样宣示,既需要本事,也需要胆量,更需要师德。毫无疑问,她要家长相信老师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是源于她对推进高效教学的职业自信。

第三个维度——吃透技术

在王晓卉的眼里,吃透技术不能总是围着形式“创新”。4G时代的学生,见得太多了,甚至有的他们已经腻了。王晓卉认为,吃透技术不光指向技术自身的规律,还要以其独有的优势,揭示知识规律和学习规律。王晓卉在这方面称不上高手,但是个熟手。根据教学需要,她制作课件早已不在话下,有的课件还有相当水平。比如,解析知识结构,展示空间变化,改变训练方式,等等。她明确表示,吃透技术是为了扬其所长,补我不足。包括,通过变抽象为具象,变静态为动态,变离散为联系等,让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节约时间,拓展空间。在她看来,不能为技术而技术。“花架子”对学生的教育只能适得其反。经常以字幕阅读代替课本阅读,起码会“促退”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果技术只是为了“秀”一把,根本骗不过他们,只是当面没戳破而已。这话如果说出来,肯定不甚中听,但也不失中肯。相信她的高效教学一定能够跟随信息技术共同进步。

王晓卉用“吃透”教材、学生、技术三个维度,表达了把握事物本质规律的重要意义。她认为,凡事总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数学教学同样如此,无论是谁都应当尊重和遵循。她的教学实践再一次表明,只要把握这些规律,使之建立内在联系,无论怎样令人“挠头”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有人说,前面两个“吃透”,属于“老”办法。的确如此。但是,王晓卉老师以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老”办法未必没有生命力。之所以经历这么多年的研究,又重回“原点”——教材和学生,非常耐人寻味:一则,教学的基本规律,其实不会有根本改变,但会有新的发展。二则,这两条成熟经验,其实并没有落地生根,反而遭遇淡化。“老”办法,“新”发展,在王晓卉老师的教学中居然“新”了一个升级版。毕竟教材已经改过几轮儿:编写思想,学习内容,呈现形式,都有了新的变化;毕竟学生已经融入现代: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学习途径,也都有了新的进步。她正是根据这些新的变化,以自己的改革实践,不断创新,运用了吃透教材和吃透学生的教学策略,促进“老”方法得到新发展。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全面提速的大背景下,又把吃透技术纳入研究之中,经过踏踏实实的实践、扎扎实实的思考,构建起三个维度互为交叉且合为一体的高效教学策略系统。

王晓卉改革和创新最为可贵之处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朴素的特征。《小学数学高效教学100问》充满了故事性、趣味性和哲理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通过观点的论证与扬弃,方法的积累与归纳,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怎么样的学术逻辑,对自己坚持“0”作业,保持高质量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直白解析,回答了高效教学的主题、动因、方法、结果等基本问题。当然,面对雨后春笋般的成果,她对自己的研究也不是没有担心。是国家提出的“小学要率先减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支持了她的前行。在她看来,这既是一项研究,更是一名数学教师的历史使命。二是,典型的意义。王晓卉所在的学校,并非天津“名校”。所以生源情况、家长背景、社会环境都很一般。应该说,她的研究过程就是在这样非常一般的条件下进行的。也许正是这些缘故,她的一整套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学策略,人们自会产生共鸣,不仅可以借鉴,也许可能复制。

有人说,《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让人联想到苏霍姆林斯基。一定意义上,这本书就是她奉献给小学数学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说真的,教育家的成长应该并不神秘。巴夫雷什中学可以,“中心小学们”为什么不行呢?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创新、创新、再创新……

猜你喜欢
维度教材数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