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答地理分析题

2019-04-25 02:22湖北张义新齐传干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分析题阳坡事物

湖北 张义新 齐传干

随着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地理高考综合试题越来越突出地理学科素养以及思维考查,注重检测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等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强调地理综合素养的考查,在此大背景下,地理分析题正在成为高考文综地理试卷中一种常见的题型。据笔者统计,在近三年全国高考文综地理主观题中,共有65道小题(不包含选做题),其中地理分析题为17小题,约占综合题总数的26%。由于分析题在地理试卷中占的比重大,所以答好地理分析题,对获得较理想的成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地理分析题是将有关地理事物(现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并分别加以考查,其意义在于通过认识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区别与联系,细致地寻找主要特征或原因,达到回答相关问题的目的。地理分析类试题设问比较多,最常见的有原因分析题、条件分析题和作用分析题等。本文根据不同类型的分析题,浅谈几种正确的答题方法。

一、地理原因分析题

在所有地理分析题中,要求分析原因类的试题最多,不过,虽然都是分析原因,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一般(或常见)地理原因分析题

常见地理原因分析题,大多都会在题干中告诉考生某一地理事物(现象)的结果,要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做此类题要注意两点:其一是找出影响该地理事物(现象)的相关因素,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点综合分析;其二是确定原因类型,一般地理事物(现象)的原因有两类: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入手;社会经济原因一般从历史、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来思考。回答一般地理原因分析题时,要理解试题的要求,根据题目具体要求逐条逐项来陈述,条理要清楚,不要有遗漏。

【例1】(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36)(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图1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图1

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试题里“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是结果,考生在分析原因时要考虑与工业生产的污染相关的因素,包括原料、能源、技术等方面,再结合图文信息,可得知1998年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且分散,可推断污染点多、面大;技术水平低、能耗大,可推断污染物排放量大。最后整合信息,按逻辑关系写出答案。

【参考答案】(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2.递进式地理原因分析题

递进式地理原因分析题要求先归纳出地理事物(现象)的特点、特征或规律,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设问具有递进性,相对根据结果直接分析地理原因的试题难度要大一些。请参见例题2。

【例2】(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37)(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 000~2 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2)。

图2

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本小题要求比较在降水差别不大的条件下,阴、阳坡地表的温度和湿度的差异。阴、阳坡最大的差异是太阳辐射,同时由于苔原带海拔高,融雪期也是其重要差异。阳坡太阳辐射较强,地表温度较高,蒸发强度大且融雪期较长,故阳坡地表温度较高、湿度较低。此外由原试题第二小题的结论可知,未受干扰的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较阴坡低,这也可帮我们验证这一结论。

【参考答案】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

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二、地理条件分析题

地理条件可以分为有利和不利、优势和劣势、自然和社会经济等类型。条件分析题重在对地理事物(现象)的地理条件进行分析和阐述,强调有条有理,答题过程是先要找出影响该地理事物(现象)的主要因素,然后推测出该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条件和结果,组织答案时要注意表述完整,先因后果、有因有果,请参见例题3。

【例3】(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Ⅲ·37)(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图3)。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图3

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本题在材料中给出了四个重要的“果”,那我们就要根据所学知识,找出该河流与之相对应的“因”:哪些因素形成“冷水水域”?为什么“水质清澈”?什么样的水文条件会导致“水草丛生”?白斑狗鱼原产地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部”,如何游到额尔齐斯河上游的?这样一一对应,整合信息,捋顺思路,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三、地理作用分析题

地理作用就是某种地理事物(现象)在某个时间或者空间的某个过程中,作为手段、工具,最终产生的效果。回答这类地理试题,要抓住地理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当一个地理事物发生变化之后,会作用到其他地理事物,使其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一地理规律。作用分析题重在对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效果或影响进行分析和阐述,指出一事物(现象)发生变化时,与其相关的其他事物(现象)所发生的变化。请参见例4。

【例4】(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36)(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建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图4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图4

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本题材料中明确指出“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可据此推断传统航线一般选择苏伊士运河—大西洋航线。比较之下不难发现,选择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较苏伊士运河—大西洋航线缩短了产地到市场的距离,从而降低了运输成本,降低了产品销售价格,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答案】中国、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是其主要销售市场;开通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与苏伊士运河—大西洋航线相比),大大缩减产品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其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力。

四、地理变化分析题

地理变化是指一种地理事物被另外一种地理事物所取代,即前后地理事物发生改变,一般认为地理事物渐渐地发展的过程叫做变,地理事物从有到无的突然发生叫做化。回答地理变化分析题时,要从地理环境区域性和整体性特征方面入手,即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不一样,构成区域环境的各个要素是一个整体,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时,其他要素会发生响应,即整个区域的环境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然后形成一个新的整体,请参见例5。

【例5】(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37)(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5)。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图5

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乌裕尔河从外流河变化成内流河,原来的外流区域成为内流区域,地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也发生了变化:乌裕尔河最初是外流河时,降水量应大于蒸发量;变成内流河后,随着下游受阻河水泛滥,水面扩大,蒸发量变大,当蒸发量与降水量相平衡时,就会导致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下来,这时形成了新的区域环境。

【参考答案】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猜你喜欢
分析题阳坡事物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生物分析题解题能力的对策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生物分析题解题能力的对策
北方干旱阳坡山地造林技术研究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杉木厚朴不同坡向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谈做好语文阅读分析题的策略
有关林线高低问题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统计数据分析题的命题特点与能力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