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自信相关论述的逻辑理路

2019-04-26 03:12吕培杰
关键词:文化自信新时代习近平

吕培杰

摘 要:新时代呼唤新的理论。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洞悉国内外发展态势所作出的重要时代命题。这一重大命题有其自身的逻辑理路,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丰富与创新是其形成的理论逻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和发扬是其形成的内生逻辑,对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文化的总结和传承是其形成的历史逻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发展和推进是其形成的实践逻辑。

关键词:新时代;习近平;文化自信;逻辑理路

中图分类号: G120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9)02-0020-06

文化自信是一定的文化主体对其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及未来发展的充分认识和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一体的文化。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新时代的前沿,以前瞻性的眼光提出文化自信相关论述,符合国内外发展大势。一定时代文化的生成不仅有其理论根基、传统基因,同时也与其历史发展与时代实践有着紧密联系。基于此,本文试图从理论逻辑、内生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四个方面探析文化自信的致思理路,以深化对这一重要时代课题的把握和理解。

一、理论逻辑:发展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文化是一种世界观,表征着人们对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也浸润着科学的底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下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科学指南,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从科学的维度论证了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与先进性,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相关论述的形成提供扎实的理论根基和哲学底蕴。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科学回答了文化的本质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渗透于人类社会各方面。但对于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众说纷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立足点,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规定了文化的本质,认为文化起源于物质生产实践,文化是人类劳动实践的结果。人化自然表现为人的作品和现实,自然由此打上人的烙印,形成文化世界。这也是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重要特征,即人能够自由自觉地进行文化创造。文化的实质在于人对自然的人性化改造。正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163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自然界打上了属人的烙印。由此可见,马克思所理解的人是拥有文化创造意识的人,能够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确证自身的文化属性。习近平也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3]人通过自己区别于动物的独特实践,创造着一个与自然界相关的人类世界,即文化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劳动实践不断使人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对象化为文化产品,成为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劳动实践的多样化便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当前我们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在认清文化本质的基础上实现“以文化人”。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揭示了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倡导文化自觉,关注对文化规律和本质的认识和把握,重视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自觉力量。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看来,文化的发展规律在于:文化是社会实践的结果,其产生和发展受到社会实践的制约,即“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525。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论证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社会生产决定文化的生产;同时,精神文化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也具有反作用,文化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不可轻视。正如恩格斯所说,“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但是,它们又都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4]

其次,文化的发展规律决定了文化的特性。其一,文化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文化是人的对象化活动,是人们适应环境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形成于人类世代相传的累积和积淀中。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自己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每一代人只能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并创造新的文化。其二,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发展性。如前所述,文化是随着人类历史进程的推进不断发展的。由于创造文化的人分布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这就决定了文化的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地域中会有所不同,使文化打上独特的民族烙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实践的向前推进,文化也必然呈现出向前发展的趋势。因此,文化呈现出发展特性和时代性。人类文化的发展史表明,文明和文化之间需要互相交流、借鑒,实现“美美与共”。同时要在实践变化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文化的发展,发挥文化对社会各领域的促进作用,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国共产党向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规律指导文化建设。在新时代,习近平继续坚持这一规律,提出了要坚持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新概括,在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过程中彰显中国的文化自信。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明了文化的人民主体性

坚持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根本价值追求。现实的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坐标起点。首先,不断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趣。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其中居于重要位置的是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劳动是出于被迫和无奈,这种劳动不再是个人的本质力量的彰显,而成为限制个人才能的发挥、阻碍个性的丰富的对立面,劳动异化随之造成文化异化,文化不再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和本真状态。文化异化使人在对象化活动中进行文化创造、享受文化创造过程并占有文化产品的应然情形成为不可能。对此,马克思指出要对私有财产积极扬弃,重新确立人的主体性,使人能自由创造和享有文化,实现人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戴维·麦克莱伦也曾论述:“在过去,文化的发展依赖于私有财产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包含着的一切畸形;因而私有制的超越将引起人的文化潜在可能性的充分和谐发展。”[6]其次,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和文化权利的享有者。正如马克思所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7]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满足最基本的生活资料需求,同时也直接参与精神生产和文艺活动。当前中国共产党倡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创作导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人民提供丰裕的精神食粮等理念,真实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力量源于人民群众。

二、内生逻辑: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

文化是一种文明的积淀。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寓于文化之中,文明所体现的是文化中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的方面,是文化中的精华。作为一种向心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唯独中华文明从未中断,依靠的就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因子中的巨大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华夏各族文明共同汇聚、积淀而成,形成了具有凝聚力、包容力和经世致用品格的中华智慧。其中所包含的许多思想精华、处事原则和哲理睿智在当代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当前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基因的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发扬。守住文化之本,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在根基。

首先,中华文化具有绵延不绝的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8]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当代彰显都与传统文化有着切不断的联系。新时代要建立文化自信需要回归到传统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认真对待和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9]纵观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史,中国有长达几千年的文字记载历史,且曾长时期在众多领域引领世界。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文脉涵养出泱泱中华的深厚底蕴。先秦诸子百家、汉唐盛世磅礴、宋明诗词风韵……等盛放在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百花园中,中华文化历来就充满信心。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姿态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在世界的东方造就了一个多元共生的璀璨文明古国。只是到了近代才陷入落后挨打的困境,产生了文化焦虑,但中华民族在逆境中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救国探索,这都反映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不甘沉沦的文化自信心。毛泽东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0]533-534千百年来的历史长河孕育、积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包容力、生命力,为当前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最深厚的文化滋养。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根基命脉和主导精神。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生存方式和精神家园,每一种文化都在历史的洗礼中形成独特的发展趋势和主导精神。中华传统文化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锻造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培育了全民族崇尚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中华文化崇尚伦理道德、注重人文理性、强调和谐观念、倡导忧患意识等的精神已经深刻融铸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11]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它曾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积极影响,“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9]。当前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提出文化自信,得益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12]。继续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其新时代的思想光辉,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向文化强国迈进。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具有启示意义。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人类社会的主题,但伴随着世界多极化、全球化、信息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化的进程给世界带来了进步和福祉,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如国际恐怖主义、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世界性问题凸显。回应和解决这些人类共同性的世界难题,中国文化和中国方案彰显出了独特的智慧。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國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9]中国古老文化历经五千余年,是绵延至今的人类文化瑰宝。中华文明的以人为本、和平和谐、求同存异、天人合一等重要思想是相对西方文化的独立一极。历经千年这些思想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辉,因此,面对当代的世界性问题和人类生存困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解决这些全球性难题提供参考借鉴、思路启示和方法指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孕育、形成、发展于中国,但其意义和价值已经超越时空、跨越地域,成为世界文化文明的重要部分。由此,汤因比断言:“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13]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思路和方法,需要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时代转化和创新发展,积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补充和发展世界文化,凸显中华文化的独特历史价值。

三、历史逻辑:熔铸于中国独特革命、改革和建设文化

文化是一种精神信念。文化所承载的崇高精神信念和远大价值追求能够激励人们一往无前、拼搏奋进,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撑。革命文化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文化优势,其中所蕴含的不畏艰难、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崇高信念在革命战争年代激励了无数革命战士。在改革建设的征程中,这种革命精神继续被弘扬、丰富和发展,鞭策一代代中国人继续勇闯新路、求实创新、开拓进取。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14]沿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足迹,立于历史深处更能够看清楚当前时代我们何以产生文化自信。今天的中国是由历史的中国积淀而成,不了解中国的昨天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的今天。

革命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不懈奋斗的过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反抗压迫、追求解放中所创造的珍贵文化遗产,凝聚着亿万中国人的坚定理想信念,承载着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和勇往直前的革命情怀。“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成果、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强大精神动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优质基因,为我们党、人民军队、民族奠定了先进文化根基。”[15]首先,革命文化所蕴含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团结一致等的红色基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正如毛泽东所说:“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10]708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如果没有这些革命精神的支撑,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很难取得最终的成功。其次,革命文化的强大感染力、凝聚力是新时代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的动力。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中国革命文化所独有的不畏艰险、永葆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依然是当前继续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砥砺前行的助推器。处在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需要革命精神继续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和动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是要继续发扬南湖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革命文化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来讲,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16]“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文化建设的新征程,全党全国人民开始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关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邓小平特别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到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 [18]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充分显明了文化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新世纪之初,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续发展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崭新命题,发展先进文化的宗旨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19]。以胡锦涛为代表的第四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洞察国内外大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列入党的了十七大报告,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目标,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等的重要文化理念,彰显了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关注和强烈的文化自觉。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文化前沿,在这样一个文化思潮激荡、文化软实力竞争激烈的时代境遇中,根据中国实际,提出了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力量、汇聚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持和力量源泉。此外,其还将三个自信扩展为四个自信,并强调指出,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20]。

四、实践逻辑: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文化是一种实践经验的积累。任何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实践场域,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推动文化发展的现实逻辑必然。近40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实践来源,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扎实根基。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成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了充沛的底气和力量。

首先,文化自信来源于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的发展完全没有沿着西方那条殖民化道路走,靠着人民的智慧和改革的力量,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走出了一条后发现代化国家成功实现现代化之路。它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和平崛起的文明型国家。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为中国的成就而自豪,这是我们当前树立文化自信的最坚实根基。随着经济势头的不断增长,中国崛起的效应逐渐凸显,中国的文化发展也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当前,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尺,不断开放的中国文化软实力正在深刻改变世界发展趋势。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水乳交融。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格局,未来的竞争主要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当前中国已经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总量大国,与此同时,开放的中国积极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学习借鉴先进文化,在多元化的文化文明交汇中彰显中国文化魅力。这些都是当前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固基石。

其次,文化自信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显著成效。其一,文化需求旺盛。伴随著改革开放近40年的栉风沐雨的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在整个国家总体性战略布局中凸显出重要价值。人民对于文化的需求呈现强劲的发展趋势,文化市场繁荣活跃,为带动文化消费提供了良好契机;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地的深入交往,也为文化交流和传播创造了良好平台。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出现在世界各地,充分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其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增长,国际传播能力显著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有利于文化创新创造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大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有力地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再次,文化自信离不开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的成功。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形势和世所罕见的艰巨困难,中国用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书写了磅礴壮丽的新篇章。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成为世人瞩目和热议的话题。道路决定命运,决定国家的兴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这一切足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性、正确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有力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科学道路,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科学之路。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启迪和借鉴,对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功的实践经验和实践积累是新时代文化能够自信的牢固基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将继续在坚定中国道路、总结中国经验和完善中国模式的伟大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总之,新时代的中国能够实现文化自信,基于它丰富的维度来源和内化为一体的逻辑理路。深入厘析文化自信的逻辑脉络,对于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5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0.

[6]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195.

[7]马克思.1844年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2.

[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

[9]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1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13]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荀春生,译.北京: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1999:295-296.

[1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02.

[15]李康平.中国革命文化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7):125.

[16]习近平.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再访西柏坡侧记[N].人民日报,2013-07-14(1).

[17]習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2).

[1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4.

[1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9.

[2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1(2).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新时代习近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