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及措施

2019-04-26 10:06李丽琼
教育界·上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现状措施

李丽琼

【摘要】酒店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对酒店发展历史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在经济越发达、越开放的地区,酒店行业越有活力。文章研究了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与解决方法,以期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问题;措施

世界旅游组织对于我国酒店市场的前景抱有乐观的态度,通过对当前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在2020年我国成为入境旅游接待第一大国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同时本国国民的流动性也非常大。在这一新的形势下,酒店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为此,中职院校在办学中,需要重视酒店行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

一、中国现代酒店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酒店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经历了初创期、稳步发展期、飞速发展期几个阶段。酒店数量不断增加,在给这一行业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使得酒店行业之间的竞争力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因为注重经济发展,所以对于酒店这类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扶持力度。并且为了进一步扩大城市内需的要求,在县级需要有一个四星级酒店,中心城市、三大主题景区等较为重大的景區需要有五星级酒店。同时酒店行业需要认识到,酒店之间的竞争逐渐激烈。对于酒店管理来说,酒店之间的竞争逐渐由酒店内部设备的竞争、装修风格的竞争,逐步向着人才的竞争过渡。目前市场上反馈的数据显示,消费者对于价格相同的酒店,往往更加注重在其中所享受到的服务质量。对于酒店管理来说,一线管理人员属于劳动密集型,人员流动性大,从中职院校招收优秀的毕业生,能够很好地解决酒店发展中的人员不足问题。同时,中职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在一线岗位的工作中往往比其他员工有着知识和年龄上的优势,让酒店内部文化和核心价值建设向着利好的方向发展。针对这一现状,中职院校在培养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时,需要紧紧把握市场方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给酒店行业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这样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将能够在业界形成良好的口碑。

二、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

(一)生源质量问题

中职院校在社会上往往会被人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职院校的学生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很难保持良好的心态,所以中职院校招生非常困难。招生人员花费大量的精力往往只能够招收到中学的一些问题学生,并且因为招生困难,学校录取线降得非常低。这种现象就造成了中职院校所招生的学生质量越差,不利于中职院校的长期发展。

(二)社会舆论问题

虽然酒店行业有着非常好的就业前景,中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有很大的潜力脱离劳动密集的一线行业,但是社会上很多家长对于酒店行业的发展认识不够,加上对于中职院校普遍有不好的印象,粗浅地认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中职院校中仅仅能够学习到端盘子、洗盘子的知识。很多情况下,学生会因为该专业的选取而在学校内不务正业,有些家长则认为给人进行服务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专业。为此,一些中职院校会因为这一专业的生源不足而不开设这一专业。

(三)专业定位问题

一些中职院校因为酒店专业的人数较少,所以缺少这方面的办学经验,但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也会强行开设这一专业,使得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培养上同旅游业的学生混为一谈。同时,为了消除家长和学生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抵触,还会在开设课程上和大专院校的课程看齐。但是这种办学方式对于中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并且背离了中职院校培养一线服务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的办学理念,在另一个领域和大专院校、本科院校进行办学竞争,非常不利于中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四)软硬件环境问题

中职院校的办学实力的确不足,虽然在理论教学上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少,大部分的中职院校也能够承担,但是对于中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来说,培养一线的服务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需要的是更多实践方面的教学,在这方面中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市场发展的需求就出现了较大的出入。现在的酒店行业对于员工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酒店面对市场的激烈斗争。目前来看,中职院校能够为学生提供的硬件教学设施非常有限,只有圆桌和一些床铺被当作教学器材,难以达到高度还原酒店实际工作环境的要求。

(五)缺乏师资力量

从中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来看,更加需要“双师型”教师,但是在整个中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中,难以寻找到这种人才。通过对中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普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生中聘请的,虽然后来拥有多年的执教生涯,在教学领域有较大的发展,但是缺少在一线工作岗位的经验,这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很多教师虽然能够熟练地辅导学生考取相应的技能证书,但是因为缺少实际的从业经验,所以导致学生在中职院校短期的学习生涯中难以从教师身上获取足够的从业经验,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和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都有着不利的影响。

三、解决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对策

(一)培养职业素养

现代酒店行业人才流动性大的原因显然是因为该行业属于服务业,而且一线服务岗位和基层管理岗位属于密集型劳动岗位,并且从事该行业的门槛较低,很多人员在接触这一行业之后,往往会因为没有认识到这一行业的基本情况,并且缺少核心竞争力,难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而离开该行业。针对这一问题,中职院校在培养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时,需要首先注重职业素养的教育。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这一行业的基本状况,不会因为在从业之后因缺少认知而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另一方面,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让学生在后续的工作中更加适应酒店管理的岗位。为此,中职院校可以在入学的初期阶段就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由专门的教师带领学生去学校的合作酒店观摩服务人员的工作过程,让学生在入学之初能够向这一行业中优秀的劳动者学习。再者,为了深化学生对于职业素养的理解,还可以在行为习惯上对学生进行改变,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能够在穿着打扮上向着一线行业的工作人员看齐。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更加高级的酒店参观,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一些简单的帮助。

(二)提升职业技能

酒店行业虽然入职的门槛较低,但是为了使学生对于这一行业有着足够的兴趣,保证其能够满足人才市场的要求,中职院校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营销能力、公关能力,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能运用自身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胜任力。同时,为了进一步满足人才市场对于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学生在拥有良好的酒店服务技能的基础上,学习公共关系、饭店营销、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学校高层要注重对于校园环境的创造,组织学生力量,引导学校中的风气,将学校打造成一个注重历史、饮食、营养、卫生、文化的学习场所。

(三)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

中职院校需要更多的“双师型”教师。为此,中职院校在建设师资队伍时需要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以从酒店行业中招聘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人员到学校当老师,或者同学校的合作酒店进行协商,请酒店内部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定时到学校讲学。另外,可以加大在校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并支持教师到一线行业进行考查和学习,提高学校教师对于酒店一线行业的认识。

(四)共享实训基地

以中职院校的办学实力难以独自为酒店专业的学生建设实训基地,但是可以在一个地区内同其他的中职院校合作,共同建设或者租借实训基地,使得学校办学水平能够得到提升,还可以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

四、结语

酒店行業在我国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这使得社会上对于专业的酒店管理人才的要求和需求逐渐增加。中职院校在办学中,需要抓住当今的时代特点,打造出符合当前酒店行业发展方向的酒店管理专业。在选择方式上,中职院校需要加大学生招聘的力度,对学生的个性和意愿进行充分考虑之后,协助学生选择酒店管理行业中的发展方向,并且积极同外界酒店进行合作,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开阔学生的视野。

【参考文献】

[1]肖莲珍.新时期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25):73-74.

[2]付业勤,朱德亮,罗艳菊,等.海南省旅游与酒店专业“3+4”分段培养的理论基础、重要意义与可行性分析[J].绿色科技,2017(19):224-226.

[3]严梅娴.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教育体系建构——以福建省为例[J].价值工程,2017,36(12):184-186.

[4]兰丽丽.中职酒店专业毕业生人才岗位需求调查研究——以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酒店专业为例[J].大众科技,2015(08):136-138.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现状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