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教育思想下艺术生课堂活动创设初探

2019-04-26 10:06马萍萍
教育界·上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艺术生

马萍萍

【摘要】文章以“自教育”为理论支撑,以美术中学为研究基地,以高一美术特长生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学生自主创设课堂活动案例呈现学生主动学习状态,并在活动中展现他们别样风采,以期为美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个学生活动创设的范例,并发挥教师思考学生自主活动创设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自教育;艺术生;课堂活动创设

【基金项目】2018省级课题名称:“自教育思想下艺术生课堂活动初探”, 课题编号1704032。

一、问题的缘起

(一)美术中学艺术生文化课学习现状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艺术生的培养。通过对美术中学艺术生文化学习现状的分析,发现大多数艺术生对文化课学习不感兴趣。经调查发现他们文化基础薄弱,知识出现断层,不能自如应对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单一。

(二)传统课堂忽视对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以知识传授代替学生的主动思考。教师以自己对文本的细致解读代替了学生的个性表达,教师以自己的生命体验代替了学生的真实感受,教师以自己的批判性思考代替了学生的质疑与探索。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个性思维、个性话语变得销声匿迹。而对于崇尚个性、张扬自我、有着强烈表达欲望、渴望被他人认同的艺术生来说,这是一个无形的“杀手”。

二、概念界定

(一)自教育思想

“自教育”是一种由内到外的心灵觉醒与自我革命,即去除教育当中的包办与替代行为,把学习和成长交由学生自己去选择,去体验,去感知。“自教育”是美术中学在长期办学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办学思想,它既是价值观,又是方法论,指导着学校教育的实践。“自教育”有一套系统的思想体系,涵盖管理、课堂、课程等方方面面,其核心可以概括为: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让成长在体验中自然发生[1]。

(二)艺术生

本研究课题的艺术生是指高中学段的美术特长生,他们是本次课题研究的主体。

(三)学生自主课堂活动的创设

所谓“学生自主课堂活动创设”是指全体学生在深刻领悟大纲要求及课堂目标的基础上,对于在自主预习中发现的知识盲点,依据各个小组的学生特点及能力水平,班级内各小组成员在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制定出活动的原则和方案并加以实践的活动。

三、学生自主课堂活动创设的整体设计

高中语文课的学生自主课堂活动创设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在课前将教学的目标及内容告知给学生,使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学习需求,通过朗诵、课本剧、辩论赛、小组展示等方式激活思维,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中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进而得出结论,使问题得到解决。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活动过程中反馈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小组间的互评,引导学生对活动创设的方式、效果进行反思,以达到学生通过活动创设提升参与热情,并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四、学生自主课堂活动创设的教学实施

(一)文章概述

《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荆轲刺秦的历史故事,通过对比、反衬手法分析荆轲人物形象,通过文本解读探讨荆轲刺秦的历史意义及荆轲之死的悲剧意义。

(二)活动前准备

1.各小组查询荆轲、秦武阳、樊於期、秦王的历史资料,为话剧表演做好准备。

2.各小组成员熟读荆轲刺秦王语段,深入体会人物的情感并搜索相关的影像资料。

3.各小组通过商议撰写活动方案并请任课教师给予指导。

4.主持人根据教学目标和活动内容撰写好主持词,并告知各小组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三)《荆轲刺秦王》学生课堂活动实录

主持人的开场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吟唱名句,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復还!”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一同去感受易水诀别的悲壮和荆轲刺秦这一在人类历史上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悲剧之美,并以你们独具慧眼表达对荆轲及荆轲刺秦的评价。伙伴们,行动起来吧。五分钟后,展示你们的精彩。

当各组表演完后,开始进行互评,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五组的一名男生讲道:荆轲刺秦的失败,不仅在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也不仅仅是荆轲的意气用事。我认为,荆轲刺秦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纵观中国历史发展的变迁,秦国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在六国中称霸,其统一全国是历史的必然。假如这次荆轲刺秦成功,燕国可能获得短期的安定。但在不久的未来,也可能被晋国吞并。晋国也会像秦国一样肆意扩张领土,其统一中原也势在必行。(全体师生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主持人评价:这位同学说得太棒了!他能透过荆轲易水诀别的意气风发、刺秦前的镇定自若、刺秦时的勇猛无畏,太子丹的急躁粗暴,樊於期的舍生取义、大义凛然,并结合历史发展规律得出荆轲刺秦的失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名同学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这种主动思考、善于深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给这位学生加量化20分,给本小组量化加上10分。

主持人:感谢这位同学的精彩分享。顺着他的思路,请大家思考一下荆轲刺秦失败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话音未落,各个小组纷纷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十分钟过后,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闪亮登场。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各组展开了有序辩论,最后形成了四种观点。其中“梦想腾飞组”最具代表性。“梦想腾飞组”A同学展示:我们组认为荆轲刺秦的历史意义是彰显悲剧的力量。鲁迅先生曾说:“悲剧的意义在于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荆轲刺秦的失败,无疑是历史悲剧。这悲剧的承担者不仅仅是荆轲的个人悲剧,也不仅是太子丹用人不慎的悲剧,而是整个时代的悲剧。但在悲剧上演的整个过程中,作者意在通过塑造各具特色的英雄人物,让大家感受到他们对国家的赤胆忠诚,对敌人的切齿之仇,特别是荆轲的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忠肝义胆、爱憎分明以及舍生忘死、不畏强暴的精神。荆轲的逝去让我们思考作为一个世人应该有的责任和担当。(教室内掌声四起,主持人给该生一个热烈的拥抱。)

主持人总结:同学们的辩论精彩又有深度。可见大家运用自己的智慧对问题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思考。特别是“梦想腾飞组”组员的回答能够跳出对人物形象分析及荆轲刺秦失败的事件,结合时代背景和荆轲刺秦失败的意义做深度的思考,从悲剧中去体悟荆轲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豪侠之气,从而激发人们去感受悲剧中的残缺美、英雄人物的崇高美,并激励后人以英雄为榜样,前赴后继,为了国家的安定而投入到反抗强权的队伍中,为民族的振兴献上一份绵薄之力。

教师品评:孩子们,你们精彩的答案超出我的想象。你们令我感动,我没想到高一的孩子能够透过荆轲刺秦的失败发现悲剧美。正如尼采所言:“悲剧是为了肯定人生,人们需要悲剧精神,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现实世界的生成、变化过程,把现实世界艺术化,把人生的苦难化作审美的快乐,把个人的悲剧化作世界的喜剧,摒弃基督教悲观主义,从中体验到作生命的快乐。”这是悲剧所给予人的“形而上的慰藉”,也是它对于人生的终极意义。

五、教学反思

实验结果证明,学生自主的课堂活动创设是学生高效学习的一个方法,但是还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通过对本次实验的研究,筆者认为以下两个因素对学生自主课堂活动创设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方面,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学生自主课堂活动创设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前提。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对人才培养新需求的高度来认识学生自主课堂活动创设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培养人才观念,才能使学生自主课堂活动创设的教学模式得以实施。

另一方面,学生自主课堂活动创设的顺利开展,是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成功欲望的一个门径。在学生自主创设课堂活动这一全新的学习模式中,教师关注学生的活动形式及他们精彩的演绎,同时学生在组织与策划活动过程中得到师生的认可和赞美。这些都会激发学生热情参与活动的欲望,甚至会以最饱满的激情、最抖擞的精神状态进入学习。

【参考文献】

[1]贺宇良.在“自教育”中自由呼吸[N].中国教师报,2018-04-11.

[2]刘宁静.基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理念的大学新生适应教育[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8):28-29.

[3]卢秀梅.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交流互动的舞台[J].青年记者,2011(8Z):88.

[4]曹桂彬.开展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J].教育育人(高教论坛),2012(30).

[5]梅洪建.非常语文非常课——梅洪建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大教育书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

[6]杨九俊,吴永军.学习方式的变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艺术生
浅谈高三艺术生历史有效教学策略
怎样提高高中艺术生数学学习效率
高中艺体生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高中音乐教学中声乐艺术生的培养
提高高中艺术生英语水平的方法
艺术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探索
以提升艺术生专业素质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探索
艺术生艺考后如何学习英语
艺术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