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与装饰艺术研究

2019-04-27 01:41张筱蓉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彝族

摘 要:受环境、社会与宗教因素的影响,凉山彝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与装饰艺术具有个性化与民族性,其超高的历史价值与现代价值使之成为我国建筑领域的瑰宝。文章对其进行了研究,探索当地传统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与装饰艺术,希望为现代民居建筑形式与装饰艺术设计提供更多灵感,促进其设计水平提升。

关键词:彝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装饰艺术

民族性建筑具有极强的个性化特点,凉山彝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极具特色,其装饰设计也具备较高的艺术性,从其建筑形式与装饰艺术上可以看出当地的环境特征、居民文化价值观及审美特征等。研究当地传统民居,可促进现代民居设计艺术水平显著提高。

一、凉山彝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研究

(一)民居建筑选址形式

凉山彝族境内地形极其复杂,多高山、丘陵等地形,其地质活动频繁,使得当地民居建筑难度极大,为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在修建前必须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同时当地居民“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使其在进行民居选址时极注重山水形式。所以彝族传统居民建筑选址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依山而居。通常选择依山临水位置,并多位于河谷山区的阳坡。一是,为依托地形加强安全防御,二是满足生活用水需求与半农半牧的生产生活需求。第二,避风防水。受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形地势影响,当地自然灾害发生的几率大,损害大,如夏季多雨季节易发生洪涝与泥石流灾害,对居民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所以选择山脊处建筑民居,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同时多选择环山地区建居,以有效降低大风对生活的影响。第三,藏风聚气。这主要受传统风水理论影响,选择青龙白虎环抱之地,即山山交汇的凹陷处。此地必有水源,土质肥沃,林木茂盛,极利于居民耕作生活,也便于安全防御。

整体来看凉山彝族居民选址要满足三点,即便于人们生产生活作业,预防自然灾害侵袭,便于军事安全防御。当地居民合理利用当地的地势,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依靠自然进行更好的生活。

(二)民居建筑造型形式

根据彝族传统民居使用的材料及建筑构造,可将其分为草房、生土木构架民居、瓦板房三种结构形式[1]。

1.草房

草房的整体框架是由圆木或方木构成的,依靠当地丰富的林木资源选取合适的树木,将之加工成为结实的建筑用料,并制成草房的基本构架。在围柱外围修建结实的土墙,在墙上开一道缝作为门。草房的门较低,且没有窗户。草房顶部用茅草铺盖,遮顶的草要将草绒处理干净,再浸冷水、经风吹、用火燎,这样草顶不会被风掀起,也不会渗雨影响居住者安全。由此可见,草房已具备了民居建筑的基本结构,其建筑材料虽然简单粗糙,但具备民居建材的基本要求。从当代艺术审美角度来看,草房民居自然特征明显,因其建筑材料的影响,其整体颜色协调统一,并突显出质朴、原始特色。

2.生土木构架民居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民居建筑水平得到提高,生土木构架民居出现。该种类型的民居架构由柱、梁、屋架结构组成,建筑材料依旧是木材,通过榫卯连接方式提高民居整体架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房屋面积扩大,满足人们增长的居住需求。利用此技术还形成了不同架构形式如穿斗式、抬梁式等。民居土墙结构的牢固性大大提升,使得土墙与木构架的复合体系形成。生土木构架民居已开始使用牛角等物品进行装饰,提高民居整体美感度。屋顶使用杉树制成的瓦板搭建,通过上下搭接与木杆压实更有效地提高了屋顶的稳固性,同时形成一定的肌理效果。

3.瓦板房

瓦板房是凉山彝族传统民居最高级的形式,与生土木构架民居相比,瓦板房的搧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木材平面设计是沿着一个方向层层叠架,最终形成拱形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民居的整体跨度。瓦板房正房开间是向内凹的,其出檐构造出深远的感觉。瓦板房的构架是依据物理结构的逻辑性进行组合的,未应用任何其他物品进行连接固定,体现了彝族居民的建筑智慧。在墙体的构建上采用土墙与木墙的组合应用模式,利用木板墙拼接出各种花色图案,其黄褐色图案与褐色的木架、棕色的土墙显得协调统一,加之黑色的木瓦板,使整个民居显得宏伟大气[2]。

(三)民居建筑构件形式

从上文民建筑造型形式来看,其基本构件有墙、屋顶、门窗。彝族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形式都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

1.墙的形式

墙的形式有许多种,各具特色并具有极强的使用性能。第一种是板筑土墙,墙体较厚,环绕主屋建立,利用松枝、柴草与黏土混合作为压顶物质。其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暖防风与安全防御。第二种是木板墙,这种墙多修建在室内,起到装饰、隔断的作用,因为木板墙不具备较好的保暖与防御作用。建筑中利用木板墙拼接,可组合出不同的纹路图案,或直接在木板墙上进行雕刻,使之携带装饰性的花纹,如木格花窗等。木板墙的拼接方式多是平行拼接,因其拼接简单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室内木板墙上的方孔设计多是用于采光,也可用来射击防御,充分发挥墙体的实用性。

2.屋顶的形式

第一种是彰显万物格霏观的造型形式,表达出彝族人民事物对立统一的观点理论。其整体的造型是由两个斜面搭接而成的人字形,正门上对应的为格,背面对应的为霏,霏面要搭接在格面上,其延伸的部分形成屋脊。第二种是木瓦板屋顶。居民居选取合适的杉树作为原材料,沿着树木的纹路将其切开,利用柴刀、楔子等工具将切口处的木片剥落,要注意保护纹路的完整性,再打磨木片邊缘,制成一定规格的木瓦片,木瓦片用火烤干并熏成浅黑色。在搭接时上方的瓦片要压在下方的瓦片上,左右方向上的瓦片要采用此起彼伏的错落搭接方法。搭建后要利用瓦板石镇压固定,瓦板石不能在死人的地方选取,不能在焚场内选取,不能选取沾染禽兽粪便的。

3.门窗的形式

彝族传统民居只在正面设门,其既是主要的进出口也是主要的采光口。门多是双层结构设计,前面为向外开的栅栏门,后面是向内开的木板门。门的整体规格较小,其宽度在1米左右,净高在1.5米左右。门锁多安装在木板门上,木板门在休息或天气不好时关上,平时关上栅栏门即可。彝族居民常在门楣上刻上太阳等图案,并悬挂牛角等物,表达对自然神灵的崇敬,驱除邪祟,祈祷平安。彝族传统民居对窗的使用较少,民居建筑经常不开窗。部分开窗的多是利用窗户进行通风、装饰、瞭望、射击防守等,所以即使开窗其规格也较小,不会采用北方窗户的造型形式[3]。地位较高或家庭条件较为富裕的家族会应用装饰性的窗,其窗花图案具有一定的寓意,如出现两个角相对的图案,则寓意着“财富”“权利”。

二、凉山彝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研究

(一)木质结构的使用

凉山彝族传统民居经常使用各种木质构件进行装饰,提高民居建筑的艺术特色。当地居民在擦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对木质构件的应用形式进行不断的改变创新,使其具有一定的民族特征与艺术装饰作用。最常见的为穿斗结构的使用,其是生土木构架民居中的主要构建部分。当地的穿斗式构架方法主要是顺着房屋的进深方向立下一排柱子,每根柱子上架一檩木,但没有椽构件。各柱子利用穿透柱身的方式贯穿起来,从而形成榀构架,再用檩条将相邻的两条榀构架连接起来。这种结构不仅具有极强的支撑、连接作用,还具有较强的条理艺术性。另一种常见的具有装饰作用的木质构件是搧架结构,这是梁山彝族民居中特有的构件。搧架结构是一种平面结构,在前后檐柱之间,沿着房屋进深做榀穿斗屋架的穿枋工作。其枋头多制成牛角形,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二)特色构件装饰艺术

凉山彝族将牛视为极重要的牲畜,除农耕外将家牛作为最重要的待客用品与祭祀用品。当地人也极重视对牛角的收藏与使用,认为牛角具有一定辟邪作用,所以在民居装饰中牛角是最常见的图案与物品。一方面,居民会将房屋的木质构件做成牛角的形状,如搧架结构的枋头即牛角的形状,或是在柱子上刻上牛角的纹路。另一方面,彝族人会直接将牛角悬挂在门上,以起到驱邪的作用。此外,当地居民还会把构件的特殊交接处如檩柱与横枋牛角拱交接处雕刻成竹节的形状,作为建筑的装饰,还会在竹节上雕刻花型团,提高整体的艺术美感。

(三)极具特色的装饰纹样

凉山彝族的传统民居建筑上会在某些部位上雕刻各种图案纹路,既可以起到良好的装饰作用,也表达某种情感。经研究发现,当地采用的纹样图案主要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植物符号,主要有花、瓜子、南瓜子、蕨草、蕨叶、花叶、花蕾、蒜瓣等。第二类是动物符号,主要牛角、羊角、鸡冠、牛眼、绵羊眼、猴眼、鸡眼、鱼眼、鸡肠、蛇、虫纹、虎斑、鱼骨、猪齿、青蛙等。第三类是人文符号,主要有栅栏、阶梯、铁链、铁环、绳纹、发辫、龙纹、窗格、窗户、火镰、指甲、线架、方位、矛、渔网等。第四类是自然图形符号,主要有银河、云彩、太阳、月亮、星星、水、山等。这些纹样中最多的就是自然纹样,足可见彝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

(四)色彩的运用

首先,凉山彝族传统民居色彩运用多集中在正面的房檐部位,使其具有一定的集中性,最多是应用在穿枋的彩色纹样装饰上。其次,彩绘纹样的色彩运用上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形成较重的民族气息。彝族人最常用的颜色为黑色、白色、红色、蓝色与黄色。色彩运用具有以下几点特征:其一,常见纯色占比极大;其二,具有极强对比性,如黑色与白色的搭配;其三,色彩搭配具有较大的跳跃性,以形成分割、交錯的视觉效果。其色彩运用具有的效果主要有粗犷淳朴、自然朴实、个性鲜明、协调统一、稳重大气。其色彩运用艺术值得现代民居装饰设计者进行学习,提高其设计的艺术效果[4]。

三、结语

综上所述,凉山彝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具有独特性,民居装饰极具艺术性,对其研究与应用可促进当代建筑水平提高。从凉山彝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与装饰艺术中汲取当代民居建筑设计中可利用的部分并加以运用,能够促进我国当代建筑业发展,提高其民族特色与艺术审美性,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民居建筑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晓琴,唐莉英.凉山彝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与装饰艺术探析[J].设计,2019,(3):158-160.

[2]倪锡婷.凉山彝族文化背景下西昌地区景区小型酒店外部装饰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3]施京媛.南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同异性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7,(1):132-133.

[4]施并塑,杨静.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色谱分析与保护研究:以泉州五店市为个案[J].中外建筑,2017,(8):76-80.

作者简介:

张筱蓉,楚雄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反向:民族艺术、艺术设计、视觉传达及工艺美术研究。

猜你喜欢
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彝族
彝族海菜腔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长袍后面的辉煌
浅谈建筑材料的装饰艺术及运用
城镇化背景下“微山岛”传统民居保护研究探析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汉画像石的彩绘艺术探渊
“装饰艺术”运动中建筑设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