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装甲动力六十载铸就大国新重器

2019-04-29 11:22马京夫
现代国企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柴油机坦克动力

文=马京夫

在国庆阅兵、9·3阅兵、建军90周年“朱日和”阅兵等重大活动中,列装研究所自主研制动力的坦克装甲车辆方队受到党和人民的检阅,并在国际坦克大赛中屡创佳绩,提振了国威、军威。

六十年前,50名知识分子踏上了塞北高原——山西大同,在一所技工学校的几间屋子内组建了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当时,我国坦克装甲车辆发动机研究一片空白,几代科技人员凭着拳拳报国之心开始了军用动力研制的艰辛跋涉。

六十年来持续创新,兵器动力事业成就卓著

建国之初,我国装甲动力技术基础非常薄弱,以1958年在山西省大同市独立建立装甲动力研究所—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为始点,开始了我国装甲动力的自主研发。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白手起家、土洋结合、艰苦创业,从突破关键技术入手,从仿研开始,逐步走出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的坦克装甲动力技术路线。在世界坦克装甲动力领域内成为为数不多的具有独立研制大功率装甲动力的专业研究所。60年的发展经历了仿研、改进提高和自主创新的艰苦历程,从没有一点技术储备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功率高速四冲程增压中冷柴油机研发体系,满足高可靠性、高适应性和逐步向智能化、体系化、系列化发展的货架式技术格局。

建所之初,开展了具有世界难题性的增压技术研究,在国内率先研制出大功率柴油机用涡轮增压器,大幅度提高了坦克装甲发动机的性能指标,研制的发动机成为我国二代主战坦克动力,实现了我国坦克动力的首次升级换代。

在二代主战坦克动力研制的同时,瞄准未来20年后国际军事变革对先进动力的需求,提出了完全自主研制以世界第三代主战坦克动力为标志的新一代装甲动力。在历时十多年的研制过程中,攻克了诸多技术难关,与1999年设计定型,并于50周年国庆阅兵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一份自主创新的答卷。第三代主战坦克动力是我国坦克动力研制历史上第一次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和条件,自行设计、自己试制的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柴油机,在三军武器装备中率先实现了装甲装备动力的自主研发,完成了我国主战坦克动力由引进仿研到自主研发的历史性跨越,宣告了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能够独立研制坦克发动机的国家之一。

在三代主战坦克动力研制的基础上,研究所在核心关键技术方面不断实现突破和进步,进一步攻克了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形成了“150”系列6缸、8缸和12缸机型组成的新型发动机,实现了由机械调速到电子协同控制的跨越,成功地装备了我国新型步兵战车、榴弹炮、自行火炮、导弹发射车、两栖突击车和新型主战坦克,适应高原、海上、浅滩、山地、丘陵、沼泽、湿热、高寒等全地貌复杂环境的实战要求,实现了“一个系列化机型、多种武器负载”的系列化、货架式发展格局。满足了20吨级到50吨级陆军装备对发动机的需求。研制的大功率柴油机实现了陆战突击装甲装备的高机动性,实现了水陆两栖装备大跨度水陆功率转换的两栖作战能力。在国庆阅兵、9·3阅兵、建军90周年“朱日和”阅兵等重大活动中,列装研究所自主研制动力的坦克装甲车辆方队受到党和人民的检阅,并在国际坦克大赛中屡创佳绩,提振了国威、军威。

六十年来重视基础,研发能力持续提升

经过近60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专业配套的研究设计体系和科学规范的研发流程,利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段,对发动机整机性能、结构件、供油、燃烧、增压、智能控制等基础理论持续研究,积累了一大批基础技术成果和应用专利。掌握了现代优化设计、工程分析、性能预测和试验验证等基础研发手段。在国防科工局和兵器工业集团的支持下,基础研究条件不断改善,形成了以天津、大同、廊坊三地协同发展的格局。建立了服务于科研、生产和管理业务的数据中心、超算中心及50多个应用信息系统,拥有各种现代化、数字化专业实验室100多个,形成了专业配套的研究设计体系和科学规范的研发流程。具备了从柴油机部件到整机、从单缸机到多缸机、从性能到可靠性基础研究和产品试验能力。能够进行整机高温湿热试验、低温试验、高原试验、动态试验、倾斜试验、振动噪声、动力传动、混合动力试验和排放试验以及硬件在环仿真实验、部件疲劳仿真试验。具备高压共轨、激光热负荷、电磁性兼容测试、非接触测量、三维流场测量、气道稳流、气流测量、密集喷雾、摩擦磨损等当代先进的试验测量条件,11个试验室获得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资格和国防DILAC认证资格。

60年来,在国家国防科工局和兵器工业集团的支持下,总结分析坦克装甲车辆发动机存量技术资源,研究形成了柴油机系统关键设计技术、柴油机研究设计基本数据库及柴油机设计仿真分析流程;开展了坦克装甲车辆柴油机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进行柴油机模型、零部件和基础机的试验验证,挖掘研制数据和经验,充实、完善、提高设计软件、设计准则、设计规范、图库、材料强度等技术基础,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初步建立了我国自己的军用车辆柴油机动力研发设计规范、准则、数据库,实现了由经验设计向预测设计的转变;从需求牵引向技术推动的转变。

借助先进的研发手段和技术创新体系,一批关键技术得到突破,掌握了大功率柴油机系统集成及整机匹配技术、高压比宽流量增压技术、钛铝涡轮技术;创新了柴油机全过程电子管理技术,实现了军用柴油机电控系统软硬件自主研发;掌握了柴油机复杂零部件结构强度技术及可靠性分析与应用技术;实现了高压共轨和电控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自主研发,掌握了燃烧过程的先进测试技术,具备自主开发燃烧分析仪的能力;自主研发的柴油机试验测试系统可以对柴油机多种复杂环境的技术参数进行实验测试及诊断分析;依托数字样机技术、智能仿真技术、一体化集成技术、可靠性技术等,实现了由关键技术向高性能整机集成的转变。研发集成了高功率密度发动机系列性能样机,由V型6缸、8缸、10缸以及12缸柴油机,使我国陆用特种发动机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为我国陆军动力实现安全、自主可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六十年来强军报国,技术转化取得新发展

60年来,研究所以军为本,集聚了一大批技术成果与专利,在履行核心保军使命的同时,重视军用技术的民用化转化,大力开展军民融合技术转化。深入贯彻国家国防科工局和兵器工业集团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发挥研究所的自主研发优势、人才团队优势,开发了具有高适应性、高可靠性的民用整机系列产品,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对标国际知名品牌动力,性价比、可靠性都具备了一定的优势,研究所掌握的内燃机关键技术和产品技术服务于国内多个内燃机企业,为民营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依托技术优势,开发的高效节能涡轮增压器系列产品,目前拥有20多个系列、100多种增压器产品广泛应用于船舶、重车、工程机械等动力领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依托机械与电子产品设计能力,开发出系列机械零部件表面光整设备,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汽车等领域。开发的轮毂自动光整生产线,具备世界先进水平,拥有开发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的能力。

60年来,形成了以涡轮增压器、光整机和电控技术产品为主的民品产业格局。按照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要求,研究所开始对产业实体进行重组,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骨干员工持股激励,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建立新的生产、装配线,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有较大幅度增长。主导民品增压器注册资本由2600万元增加到8848万元,生产能力由年产5万台扩大为年产15万台;主要民品光整机注册资本由150万元增加到1100万元。北方天力公司和北方天宇公司分别被认定为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

面对国家和军队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需求,面对民参军、行业竞争,研究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军民融合,致力于国防高新技术的民用化和民品科技的开发,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

六十年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再铸大国新重器

科技领先,凝心聚力共圆强国梦;动力无限,砥砺前行再攀新高峰。60年来一代代兵器动力人的奋斗结出累累硕果,研究所是“柴油机高增压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内燃机学会测试技术分会、中国兵工学会发动机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是中文核心期刊《车用发动机》杂志主办单位,编制国军标、兵器行业标准8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四部委联合颁发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全国创新争先奖”,连续十年荣膺“文明和谐标兵单位”称号等省部级以上荣誉40多项。

实施“人才兴所”战略,以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为重点,注重创新团队建设,集聚了一大批本专业领域的高级技术专家和技能人才。目前,拥有一批特聘首席科学家、兵器首席科学家等领军人才2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5人,本专业领域专家及技术骨干100多人,省部级基础性创新团队5支。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0多项,发明专利以每年不低于20%的增长率提升。

成绩属于过去,在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研究所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打造“兵器动力”新高地、新品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科研机制、产业发展、事业单位改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激发创新活力。持续推进集团公司“科技创新20条”落地,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引导科技人员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促使科技创新措施落地。加快新产品研发,持续满足军事斗争对装备动力的需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拓展军民融合渠道,实施好军用技术的民用化转化。全面履行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深入贯彻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会议精神落地,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抓实支部,发挥国有企业政治优势。

面向未来,研究所将以崭新的面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实施“三优、两性、三化”战略,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拓宽军民融合创新渠道,忠诚履行职责,为打造“中国兵器动力”品牌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柴油机坦克动力
第一辆现代坦克的“前世今生”
T-90 坦克
柴油机烟气排放状况及减排技术
美国FCA 推出第三代EcoDie s e l V6 柴油机
谭旭光:柴油机50年内仍大有可为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超级坦克大乱斗
阳光动力
动力船
南京尚德柴油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