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决明子炮制品蒽醌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2019-04-29 01:20林水花黄幼霞黄小艺吴建国
福建中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决明子文火蒽醌

林水花,黄幼霞,黄小艺,吴建国

(1.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2.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L.或小决明Cassia toraL.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微寒,味甘、苦、咸,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临床上常用其炒制品,主治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等不适症状[1]。

研究表明决明子主要含有大黄素、大黄酚等蒽醌类化合物,以结合态和游离态存在,具有降脂降压、保肝、调节脂肪代谢的作用[2]。本文将决明子生品以不同炒制时间和火力进行炮制,比较不同炮制品游离蒽醌类和总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探讨蒽醌类化合物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提高决明子炮制工艺和其饮片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决明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大黄素和大黄酚结构中均含有1,8-二羟基蒽醌结构,因此本实验采用1,8-二羟基蒽醌为对照品。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UV-1800PC DS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美普达仪器有限公司);KQ52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仪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ME104/02电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DFT-100手提式高速中药粉碎机 (温岭市林大机械有限公司)。

1.2 试药 决明子购于福建铭远制药有限公司,经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黄秀珍教授鉴定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L.的干燥成熟种子;四水合醋酸镁、二氯甲烷、甲醇(均为分析纯,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8-二羟基蒽醌、二苯基-1-苦肼基(DPPH)、维生素C(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决明子炒制 分别称取干燥决明子7份各300 g,用七种不同的炒制方法进行炮制:样品1用文火炒制3 min;样品2用文火炒制 5 min;样品3用文火炒制8 min;样品4用文火炒制10 min;样品5用中火炒制3 min;样品6用武火炒制3 min;样品7为生品。不同的炒制方法使样品表现出不同的外观性状,随着炒制火力和时间增加,可产生焦斑、焦气、鼓起和爆裂等变化。结果见表1。

2.2 1,8-二羟基蒽醌标准曲线绘制 配制0.054 mg/mL 的 1,8-二羟基蒽醌溶液, 分别取 0.5、1.0、2.0、3.0、4.0、5.0 mL 于 10 mL 量瓶中,挥干溶剂,用0.5%醋酸镁甲醇溶液定容;在512 nm处测定吸光值,以1,8-2羟基蒽醌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测得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3]。线性方程为:

如图1。图1表明:1,8-二羟基蒽醌在浓度为0.002 7~0.027 0 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形关系。

2.3 总蒽醌含量测定 将决明子样品粉碎,分别称取不同决明子炒制品1.0 g,加100 mL甲醇溶液超声提取25 min,用甲醇定容后过滤即得样品溶液;吸取样品溶液20 mL置于50 mL量瓶中,挥干溶剂,加30 mL 10%稀盐酸溶解,水浴加热1 h,使其完全水解;取出水解液立即冷却,用二氯甲烷萃取4次后,水解液按照2.2项步骤进行显色,在512 nm无吸收;合并二氯甲烷萃取液,回收溶剂,残渣加0.5%醋酸镁甲醇液溶解,定容至100 mL,摇匀,在512 nm处测定吸光度,测总蒽醌含量[4-6]。由表1可知:生品总蒽醌含量明显高于炮制品总蒽醌含量;炮制时间越长,总蒽醌含量越低;不同炮制品中的总蒽醌含量与与生品决明子中的总蒽醌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不同炮制方法对决明子总蒽醌、游离蒽醌含量及DPPH抗氧化活性的影响(±s)

表1 不同炮制方法对决明子总蒽醌、游离蒽醌含量及DPPH抗氧化活性的影响(±s)

样品1234567炮制方法文火炒制3 min文火炒制5 min文火炒制8 min文火炒制10min中火炒制3 min武火炒制3 min不做处理外观性状微鼓起,微有焦香气,少量爆裂鼓起,有焦香气,部分爆裂焦香气,大部分爆裂,可见少量焦斑焦香气,大部分爆裂,可见焦斑焦香气,大部分爆裂,可见少量焦斑焦香气,大部分爆裂,可见焦斑表面平滑有光泽,气微游离蒽醌含量 /(mg/g)2.52±0.01 2.31±0.02 2.43±0.04 2.35±0.07 2.50±0.04 2.89±0.02 2.06±0.05总蒽醌含量 /(mg/g)2.86±0.09 2.53±0.13 2.53±0.21 2.42±0.03 2.53±0.08 2.89±0.13 3.34±0.57抗氧化活性/(μg VC/mg)0.0782±0.002 0.0754±0.004 0.0722±0.007 0.0709±0.004 0.0785±0.003 0.0801±0.003 0.0827±0.004

图1 1,8-二羟基蒽醌标准曲线

2.4 游离蒽醌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样品溶液(同2.3项下制得)1 mL置于10 mL量瓶中,挥干溶剂,残渣加0.5%醋酸镁甲醇溶液溶解,定容至10 mL,摇匀,在512 nm处测定吸光度,测游离蒽醌含量[4-6]。由表1可知:炮制品中游离蒽醌含量高于生品,且炒制温度升高,游离蒽醌含量也相应的有所增高。但是炮制时间越久,游离蒽醌的含量越低,不同炮制品决明子中的游离蒽醌含量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由此可推测:决明子的炮制加工可以使结合性蒽醌分解成游离型蒽醌,同时决明子在较长时间加热条件下蒽醌类化合物可能会被分解,导致游离蒽醌含量降低。

2.5 抗氧化活性实验 参照文献[7],采用DPPH法测定决明子的抗氧化活性。制作DPPH法标准曲线,吸取5 mL浓度为0.05 mg/mL的DPPH溶液于10 mL量瓶中,分别加入浓度为0.06 mg/mL的维生素 C(VC)溶液 0.05、0.1、0.2、0.3、0.4、0.5 mL,用甲醇定容,25℃下水浴反应60 min,于518 nm下测定吸光值。以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纵坐标Y/%=100×(1-At/A0), 其中 A0为浓度为 0.025 mg/mL DPPH的吸光值,At为不同浓度VC的吸光值,VC的浓度为横坐标X,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的线性方程为:

如图2。图2表明VC在浓度为0.3~3.0μg/m范围内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良好线性关系。

图2 DPPH法抗氧化活性标准曲线

分别取样品溶液(同2.3项下制得)0.5 mL置于10 mL量瓶中,加 5 mL浓度为 0.05 mg/mL的DPPH溶液,甲醇定容,25℃下水浴反应60 min,于518 nm下测定吸光值,计算出样品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以每毫克样品干重含有的VC当量表示(μg VC/mg),采用 PASW statistics 18.0 软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总蒽醌含量的相关性。由表1可知:所有样品中,决明子生品的总蒽醌含量最高(3.34±0.57)mg/g,抗氧化活性最强(5.48±0.41)μg VC/mg,而游离蒽醌含量低;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决明子中游离蒽醌的含量均提高,且与总蒽醌含量相接近,提示炮制后的决明子中结合蒽醌几乎水解为游离蒽醌;炮制品中,样品6的总蒽醌和游离型蒽醌含量均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是样品1和样品5;不同炒制温度对游离蒽醌含量也有一定影响,表现为温度越高,游离蒽醌含量越高。另外,决明子的炮制时间越久,总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越低,抗氧化活性也相应的降低,由此推测决明子的抗氧化活性可能与总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有关。

3 讨 论

决明子生品药性寒滑,在临床上不宜使用,常常需要对其进行加热炮制后使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记载,决明子的炮制用清炒法炒至鼓起、有香气,偶见焦斑[8],可使其寒滑之性得到缓和,且质地较松脆,易于粉碎和煎出药效[9]。本研究发现随着炮制时间的增加,决明子中的总蒽醌含量逐渐减少,明显低于生品中的含量(P<0.05),抗氧化活性也相应降低。本研究采用传统的铁锅炒制方法,将决明子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相结合,首次考察蒽醌类化合物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决明子的抗氧化活性与总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因结合蒽醌有滑肠致泻的毒副作用,为降低毒副作用,选择决明子中结合蒽醌含量较低时为佳,同时也应考虑到游离蒽醌有润下、抗菌、降脂等生理活性[1]。本实验结果可知:在不同的炮制方法中,采用武火炒制3 min,能够使游离蒽醌的含量达到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该法炮制的决明子抗氧化作用最佳。

猜你喜欢
决明子文火蒽醌
赵文火
赵文火
赵文火
应用决明子改善偏热体质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决明子总蒽醌工艺
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大黄中蒽醌类成分
赵文火作品欣赏
β-环糊精对决明子的辅助提取作用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UHPLC/Q-TOF-MS法分析决明子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