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大考”:莫迪连任概率几何?

2019-04-30 09:27袁野
同舟共进 2019年4期
关键词:大考国大党甘地

袁野

2019年4月至5月,印度即将迎来新一届人民院(下院)选举,超过8亿印度选民将投票决定由谁来领导这个南亚大国走向下一个5年。目前执政的纳伦德拉·莫迪虽然已经不复2014年当选之时的光环,但仍是下任总理的最热门人选。当然,在纷繁错杂,竞争激烈的印度民主政治中,选举的结果是难以预测的,莫迪的胜选连任之路绝非坦途。

政绩斐然,但问题多多

2014年大选中,莫迪和他的印度人民党(BJP,以下简称印人党)创造了历史,一举赢得了人民院全部545个议席中的282席,其所领导的国家民主同盟(NDA)更是一共拿下了336席,远超代表议会多数所需的272席。印人党凭一党之力终结了30多年来困扰印度的“联盟政治”和“悬浮议会”,莫迪也成为了自拉吉夫·甘地以来政治地位最稳固的印度总理。

上台后,莫迪政府厉行改革,大刀阔斧地试图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印度发展的诸多结构性难题。新德里敞开大门欢迎国际商业投资,竭力塑造印度“投资目的地”形象。此举成效显著,2015年上半年印度就成功登顶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排行榜。

莫迪政府提出“印度制造”和“数字印度”计划,提振制造业,大力推进工业化。本届政府的大部分时间里,印度制造业的扩张速度高于整体经济,2018年第二季度制造业产出同比增速一度高达13.5%。莫迪还对印度繁文缛节的税收制度开刀,成功推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统一商品与服务税(GST)立法,使印度终于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堪称“丰功伟绩”。

外交更是莫迪执政时期的得意之作。莫迪可以说是印度外交史上最为积极主动的国家领导人,他的大国外交在过去几年里为印度争取到了一个左右逢源的国际环境,无论是在多边平台还是与大国关系,印度的重要性均日益凸显。

总体而言,莫迪执政5年来,印度经济对外的开放性不断增强,对内的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在其执掌之下,印度成为亚洲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莫迪本人更成为改革的标志性人物,民意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2017年11月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在其执政3年后,仍有高达87%的民众满意他的执政表现,这在印度实属少见。

不过这5年绝非一帆风顺,他所遇到的困难和新制造出来的麻烦几乎和已解决的一样多。印度的腐败问题依然严重,基础设施建设原地踏步,“印度制造”运动更多地落实在了言辞中而不是行动上,“废钞令”搞得全国上下不得安生,印度卢比更是沦为了2018年全亚洲表现最差的货币,印度人对经济前景欠缺信心。在印人党的鼓动下,极右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持续高涨,宗教和种姓冲突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都使莫迪形象受损。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印度选战中,如果说哪些议题最有可能决定政治人物的命运,那无疑就是就业问题和农业问题。偏偏在这两点上,莫迪的表现尤为令人失望。

虽然印度经济增速领先世界,但它的发展还是不足以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创造就业机会。印度《商业标准报》2019年1月底披露,该国2017年的失业率为6.1%,是自1972年~1973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更糟糕的是,印度15岁~25岁年龄段人口的失业率尤其高,超过16%。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和众多年轻人没有工作,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印度的农民仍在苦苦挣扎,他们的情绪在一个80%人口是农民及从事与农业相关职业的国家中至关重要。在过去12个月里,印度农民已经5次在新德里举行游行,大量濒临破产的农民成了反对印人党的急先锋。为解决“三农问题”,莫迪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但大多成绩平平,无果而终。

如果莫迪在2014年大选中没有作出那么多承诺,那么这些经济失误可能还不会这么紧迫。但当时,他一直在印度各地的竞选集会上高调吹嘘将“每年创造1000万个工作岗位”、解决农业困境并打击逃税,让每个公民的银行账户中都能有15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14.2万元)存款——随着2019年大选临近,这些言论都成了反对党现成的武器弹药。

反对党磨刀霍霍

2018年岁末,莫迪和印人党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惨败,让本来悬念不大的2019年大选选情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起来。12月初,印度5个邦举行了地方议会选举,结果印人党在中央邦、切蒂斯格尔邦和拉贾斯坦邦输给了拉胡尔·甘地领导的印度国民大会党(INC,以下简称国大党),在特伦甘纳邦和米佐拉姆邦则败给了当地地方性政党,空手而归。

由于距离大选仅剩5個月,这次五邦选举被视为全国选举的“半决赛”,重要性不言而喻。印人党的“爆冷”失利,更是令观察家跌破眼镜:这次国大党胜选的3个邦彼此互相接壤,都处于印度北部恒河流域的“印地语地带”上,历来是印人党的基本盘和票仓。印人党在中央邦和切蒂斯格尔邦均已连续执政15年,在2014年选举中印人党赢得了这3个邦65个席位中的62个之多,势力可谓树大根深,此次惨败简直就是后院起火,非常难堪。

结果出炉前,印人党原本信心满满。印度选民对于物价高度敏感,通货膨胀历来是影响选举最为关键的经济因素,此次选举前印度农业大丰收,加之国际油价下降,所以通胀问题已得到部分缓解。印人党还大打最擅长的宗教动员牌,借“神牛保护”“重建罗摩神庙”等议题集结民众,南部喀拉拉邦的萨巴里马拉神庙“禁止育龄女性进庙”事件更是搅得全印上下群情激奋,形势甚为有利。如此一番操作后还是“守擂”失败,给印人党2019年大选的前景罩上了阴影。

与印人党的灰头土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大党的容光焕发。虽然参与大选的政党有好几百个(2014年大选中就有464个政党参选),但真正有能力角逐总理之位的全国性政党只有印人党和国大党两个。虽然国大党上次大选一败涂地,但这家“百年老店”仍是印度最大的反对党,此次五邦选举获胜更是“起死回生”。

2014年惨败后,国大党痛定思痛,决心在2019年一雪前耻。2017年底,该党任命拉胡尔·甘地为新一任的党主席,这位48岁的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毕业生是前总理拉吉夫·甘地及国大党前主席索尼娅·甘地的儿子,印度“铁娘子”英迪拉·甘地的孙子,开国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曾外孙,是显赫的尼赫鲁-甘地家族的嫡系传人,被视为当今印度政坛唯一可能与莫迪一较高下的人物。2019年1月,他的妹妹普里扬卡·甘地也高调出山帮助哥哥竞选,被视为国大党亮出的“最后王牌”,有印度媒体甚至形容,普里扬卡此时就好比国大党的“梵天神器”(印度神话中能毁天灭地的超级武器)。

面对强势的莫迪政府,拉胡尔·甘地试图在全印打造“大联盟”,并得到了多个政党的响应。2019年2月,这些反对党领导人就一起在新德里和加尔各答等大城市举行大型集会,以展示团结和力量。集会还打出了“拯救印度,拯救民主”等旗号,抨击莫迪和印人党政府放纵极右翼和宗教势力,企图搞“强人政治”。

另一些因素也有利于国大党。印度存在“反现任”的政治传统,没有其它哪个主要国家的选民像印度这样经常抛弃执政党。自20世纪70年代国大党独大局面终结、印度成为真正的多党制国家以来,超过2/3的中央和邦政府在寻求连任时失利,莫迪金字招牌的褪色,表明印人党也可能难逃这一规律。

地方性政党的势力也不容小觑。如果印人党不再能一党独大,这些小党便可能成为“造王者”,在组建联合政府时发挥决定性作用。目前,这些小党正在两大党之间待价而沽,各种合纵连横、表忠反水的戏码不断上演,令人目不暇接。相比于2014年,如今的莫迪更加需要这些盟友的支持,但他的强势政策已使得很多地方政党站到了反对印人党的阵营里,莫迪能否有效加以怀柔,还有待观察。

莫迪仍是最大热门

尽管变数增多,但莫迪仍是下任印度总理人选的最大热门。国大党虽然取得了这次五邦选举的胜利,但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印人党出现的失误,而非国大党自身的成功。如果印人党敲醒警钟,及时调整政策,胜算仍是最大的,毕竟在印度邦一级选举中起作用的,并不总是能在全国性选举中产生共鸣。

印人党最大的信心来自莫迪本人。在大多数印度人心目中,莫迪还是一位称职、有智慧、能干的总理,一位奶茶小贩的儿子,一位全身心致力于国家现代化事业的人民公仆。本届政府至今仍未爆出什么重大的贪腐事件,这与之前几乎所有的印度政府构成了鲜明对比。没有哪位领导人像莫迪这样受欢迎:2018年12月的民调显示,虽然支持率有所下滑,但他仍是34%选民的首选,而拉胡尔·甘地只有24%。印人党正在着力打造“总统选举模式”,力图给选民灌输并强化这样一种印象:选票不是直接投给其选区议员,而是投给相应政党领导人,进而谋求将莫迪的个人魅力优势发挥到极致。

印人党的优势不止于此。相较于缺乏哲学基础,只为选举而乌合的国大党,以“印度教民族主义”为意识形态纲领的印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均远胜对手。在议会之外,印人党走的是“意识形态+干部”的路线,按照印度的标准称得上组织严密,规模庞大,对社会的渗透程度相当高,对社交媒体也相当熟稔。莫迪的竞选活动比任何一位竞争对手都组织得更好,资金更充足,享有的支援也更广泛。

国大党虽然“起死回生”,但距离“坐江山”还有很远的距离。拉胡尔·甘地的从政经验和治国能力也屡遭诟病,他领军之下的国大党在一系列地方选举中屡战屡敗,甚至曾因连续输掉27场选举而被好事者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妹妹普里扬卡的助选,更给对手送上了“一家独大”和“世袭”的口实,莫迪就宣称2019年大选将是一场“王朝统治者与普通劳动者间的战斗”。

国大党对反对党的整合也进展缓慢,距离大选仅剩几个月了,“大联盟”仍是一盘散沙,宣传作秀有余,一到对阵时便作鸟兽散。相较之下,莫迪团队的结盟工作则有条不紊,执政的印人党显然能拿出更多资源用于拉拢盟友。

2018年印度的经济状况尚可,且前景看好,2019年1月世界银行预测印度经济未来3年的增速仍将维持在7.5%,通胀水平也维持在4%上下。在选举到来前,莫迪政府为提振经济使尽浑身解数,接连宣布降息并补贴农民,这些都对上了对短期敏感而中长期不敏感的印度选民的胃口。

综上所述,莫迪及其所领导的印人党仍有机会在2019年大选后继续执掌政权。虽然种种因素可能致使该党无法继续拥有超半数席位,“悬浮议会”的可能性较大,但印人党获得足够盟友支持,从而领导联合政府的机会同样很大。想重演2014年那样的大胜的确不容易,但应该也不至于像2004年那样黯然败选。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

猜你喜欢
大考国大党甘地
甘地扔鞋
拉胡尔·甘地辞去党主席职务
尼赫鲁家族第五代接掌国大党
1937年国大党对穆盟的政策及影响
甘地走上素食路
甘地戒糖
印度国大党不让拉胡尔选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