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丝路经济带”战略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019-04-30 11:11叶文文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改革国际经济与贸易建设

叶文文

【摘 要】随着“丝路经济带”战略在中国地区的顺利部署开展,各沿线地区也积极响应政策,在努力跟上建设步伐的同时,各沿线地区也受到了“丝路经济带”的带动,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优秀的经济与贸易人才是推动“丝路经济带”建成并稳步推进的重要力量,因此,培养更多更专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优秀人才是与沿线各国合作的关键。本研究以陕西地区为例,来进一步阐释我国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对发展“丝路经济带”的重要性和怎样改革其所学专业课程。

【关键词】“丝路经济带”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改革

随着“丝路经济带”在我国的推进,在陕西地区设立了自由贸易区,以更好的为中国与沿线地区的经济合作奠定基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何时都是最需要的,放眼来看,国家推出的“丝路经济带”战略就更需要相当水平的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伟大战略提出之前,我国关于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着专业性不强、缺少地区特色等问题。因此,要想培育一批专业的优秀国际经贸人才,需要从国际经貿的那培养课程上入手。本研究采用以小见大的思维,分析了我国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分配,提出了在经贸专业课程中应作出哪些与时俱进的变革作了简要说明。

一、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发展状况

(一)针对培养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

陕西地区各高等院校针对培养专业的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方案大同小异,他们都采用传统教学内容,让学生接受国际经贸专业的共性知识。做到本地区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专门人才,进而将精通国际商业贸易知识的人才由地区向全国推广开来[1]。随着我国与世界的融合程度不断加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战略构想的提出,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已经不再是主动灌输给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口头沟通能力、处理问题的应用能力等。

(二)课程的开设

从各个学校开设的国际经贸课程来看,主要包括有关国际经贸的专业课、大学公共课以及专业实践课程。专业主干课有商务英语、外贸应用口语、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基础课包括国际商法、会计学、劳动经济学、外贸单证理论与实务、商务礼仪;专业实践课主要是学校联系外企,提供给学生实习岗位,在实战中积累专业经验,直接有效获取书本之外的专业知识,迅速提高业务能力;公共课则包括大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课等等。

二、“丝路经济带”建设大背景下国际经贸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缺少与时俱进

近年来,虽然陕西地区高等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门人才,也开设了许多为专门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课程。但是,纵观整个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我们就容易发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而专业内设的课程却变化无几。人才培养的重点还停留在培养具备合格的国际商务运营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商务英语沟通和谈判能力以及国际电子商务运作能力,另外,对能够从专业角度出发分析国际商务领域中出现的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设置的课程缺乏专业精准性

由于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不能够与时俱进,直接导致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上的缺乏前进性与时代、地区特色。陕西地区高等学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给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基本一致,与全国各地开国际经济与贸易这门课的学校所开展的课程也基本类似,主要是涉及国际商法、商务英语等专业课程。这样虽然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学术知识,但是并不能突出当地特有的文化,专业特色性大大减弱。

(三)实践课形式的东西大于实践所学知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弱

为响应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号召,很多学校都开展了让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践培养方案。不尽人意的是,虽然学校把学生送出去实习、实践,但不缺少一些学校口号打的响,其实并未落实到实处的现象。实践培养方案的设计仅仅作为象征性任务,敷衍学生、搪塞上级领导,为了应付领导的抽查,实际也并未真正让学生的解决专业性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三、关于“丝路经济带”战略的国际经贸课程的创新性变革

(一)重新设定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来有针对性地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2]。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发展中,陕西地区作为一个枢纽地带,主要作用是完成好中央交代的关于落实好“丝路经济带”带动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任务。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努力引领其成为改革开放的新一轮高潮,摸索出一条内陆地区与“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新道路。

根据新的国家战略,陕西地区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高等院校应从陕西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地区特色优势,为陕西在“丝路经济带”的贸易区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从长远目标来看,不仅要更好地服务于陕西地区,更要对“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中亚、西亚地区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基于此发展现状,以前的关于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已经极不适用,因此改革面向“丝路经济带”国际经贸专业课程设置的任务迫在眉睫[3]。对之前只定位在培养普通的、学而不精的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进行转变,向培养有针对性、有特色性、有地区性的适用于陕西经济贸易区的专门人才。只有从一开始就定位培养面向“丝路经济带”的专业精准人才,才能使学生的实际能力更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的为建设祖国发力。

(二)重新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展现地区特色

课程设置要符合人才培养的方案以及社会当前的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发展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基础和前提。在我国“丝路经济带”的新环境下,对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课程培养计划也要相应与时俱进[4]。本研究根据“丝路经济带”发展的现状以及参考其他资料,提出了在课程体系变革中的新思想。一是可以适当减少公共课的开展。公共课是大学生的基础课程,但是一些公共课并非必须设置的,其中夹杂着难以理解的晦涩内容和不太符合当前实际的空洞知识,可以将这一部分去掉,增加更多让学生动手实践的内容。二是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除了保持本专业所必修的一些课程外,根据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创新国际经贸课程,让学生学习更多更丰富的与其专业课知识相关的课程,拓展学生专业之外的知识层面。三是要开设地区特色课程。拿陕西地区作为例子,红色文化宣传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学校可以增加讲解地区特殊的选修课,让学生更多方面、更深入的了解地区文化底蕴,这样在跟其他国家合作时,才能肚子里有墨水,才能让国际友人对当地的文化更加了解,也会进一步促进合作的达成。

四、总结

总体来说,根据重新定位的面向“丝路经济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进行以下思路的调整。除了保持本专业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外,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调整一些专业核心课程。同时,面向“丝路经济带”的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国家也已开始重视。通过改革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对应用人才的精准培育,“丝路经济带”也将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江.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反思[J],考试周刊,2015(44):163-164

[2]周晓燕.面向丝路经济带"战略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4):243-244.

[3]张乃侠.从中美高校本科课程设置的差异看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教育探索,2011(04):35-36

[4]张彩霞,肖望喜.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当代经济,2015(31):79-80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改革国际经济与贸易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互联网时代独立学院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研究
“2+X”培养模式下软件工程专业综合改革探索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3CE+B”模式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