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幼儿英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改革

2019-05-04 13:43谢新贤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核心素养

谢新贤

【摘 要】本文论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幼儿英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改革,从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出发,从学生发展、教学活动、教师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以落实三级教学目标,开展具有核心素养特色的教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幼儿英语教育活动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C-0147-03

幼儿英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英语的核心课程。能否把学生培养成为以儿童为本位、理论与技能兼备、高素养高技能的优秀幼儿英语教师,以满足社会上紧迫的幼儿英语教学的需求,是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使命,而幼儿英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则是承载这一使命的重要支撑课程之一。现代人才的竞争是核心素养的竞争,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贯彻落实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标。因此,该课程的改革必须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从学生发展、教学活动、教师三方面采取改革措施,以取得有效的改革成效。

一、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21世纪以来,国际教育界开展了研究“核心素养”的热潮,其中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都构建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框架。美国旨在构建完整的核心素养体系,即内容知识、具体技能、专业智能与素养的融合;日本以“成功生活取向”为发展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新加坡以个人发展为取向,目的是培养自信、自主学习、积极贡献的热心公民。尽管各国对核心素养的描述不尽相同,但是国际上比较认同的核心素养的概念就是指在一定时期,能够帮助个人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最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才提出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目前国内众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已对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外语界的领航人物程晓堂教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英语学科要凸显育人价值,并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辛涛等把学生的核心素养归纳为涉及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課程的教学困境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近年来,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量急剧扩大,生源的扩招,随之而滋生一系列问题。部分学生是被“热门就业专业”吸引而报读学前教育专业,他们对该专业的就业岗位和岗位工作丝毫没有概念,与专业要求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更是相差甚远。在专业认同感缺失的情况下,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旦遇到困难,学生就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而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前教育教师更重视结果性知识的传授,忽视过程性素养的培养和过程性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法方式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一直被动接受学习,没有养成自主、主动学习的意识,更没有形成思维品格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

造成以上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学目标当中情感目标的不明确。一直以来,英语相关学科都被当作一门工具性学科,教师在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时,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而情感目标的获得则是发挥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途径。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指某个学科的课程内容除了使学生学习某些学科知识和发展学科技能之外,还要促进学生在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因此,课程改革要落实三级教学目标,特别是情感目标的培养,这才是针对学生发展进行课程改革的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

(二)教学内容不全面,教学方法单一

一方面,由于当前幼儿英语教学专业教材比较稀缺,优秀的教材更是寥寥无几,学前教育英语教学还是停留在公共课的通识内容,很少涉及幼儿英语教学的具体内容,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没有接受全面的系统的英语学习,学习效果也差强人意,大多学生英语发音不标准,口语表达不地道,无法组织英语课堂。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局限于单词、语法、儿歌等,缺乏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内容。

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师生互动少,导致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积极性。幼儿英语教育活动设计是一门集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一体的课程,传统的幼儿英语教育活动设计注重教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教学技能训练。教师并未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少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活动和试讲活动,该课程内在的教学实践性质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难以保证教学法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三)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的专业素养。据调查,目前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是英语专业教师。这些教师一般是本科或硕士英语教育专业毕业,有着非常扎实的英语基础,也有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知识,并且自身能很好地运用教学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学技能。但是当指导学生学习幼儿英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时,很多教师也会遇到教学的困境。首先,这些教师在本科或硕士阶段接受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教育是属于一般教育学和心理学,而对学前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这门学科没有深入研究。学前儿童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对语言学习的要求和其他阶段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教师若缺乏对教授对象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准确分析,很难指导出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活动设计。其次,教师没有钻研国家对幼儿英语教学要求的相关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没有深入研究教学目标的纲要要求。最后,由于国家政策的问题,国家对幼儿英语教学没有明朗的指示,幼儿英语教学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网络资源非常匮乏,教师又缺少实地观摩高质量幼儿英语教学的机会,因此,教师没有深度解读幼儿英语教学,指导的活动设计也是小学化教学严重,将严重影响幼儿英语教学的质量。

三、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措施

(一)落实三级教学目标

根据幼儿英语教师的岗位能力需求,学前教育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设定为:在以儿童本位,尊重儿童发展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知识,掌握地道的语音语调,能教唱英语儿歌以及组织英语游戏,以培养幼儿英语教学活动设计能力和实施英语课堂教学能力为目标,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幼儿英语教师。幼儿英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的三级教学目标既要以这个总体目标为切入点,又要有自身的课程特色。总目标当中已经对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目标阐述得很清楚了,那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通过何种途径培养呢?首先,建议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必须进行入学教育和师德学习,让学生了解幼儿教师的岗位工作和职业道德。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要了解,任何的教学活动都要建立在以儿童为本位、尊重儿童发展观的基础上,这种理念必须潜移默化在整个课程的教学当中,并且进一步培养学生要有一颗热爱幼儿的心,真诚地热爱幼儿教学工作,增强职业责任感。

(二)开展具有核心素养特色的教学

1.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全面化

一方面,幼儿英语教育活动设计作为专业英语课程,是培养合格幼儿英语教师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综合性课程。这门课程不仅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包括掌握幼儿英语词汇,掌握地道的标准的英语发音和语音语调,正确使用英语教师课堂用语,教学英语儿歌和组织英语游戏等,还要运用幼儿英语教育基本理论和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形成个人的初步教學理念和教学风格。要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内容就要有规划性和针对性,逐一对照目标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既要有理论学习也要有理论结合实践的操练。

另一方面,根据核心素养的解读,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全球意识、国际理解、信息技术素养等与外语有密切联系的素养。学习英美文化习俗知识,既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多元的西方文化,如解读外国名著经典独白,介绍英文电影和歌曲的文化背景,介绍西方节日的由来等。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解读美国经典电影《阿甘正传》,使学生领悟到美国人的执着和奋斗精神,这种创业精神正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的文化精神之一,渗透在英语思维当中;通过英国电影《女王》也可以窥视出英国王室在英国人民心中的不可估量的地位,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英国的王室文化和民族绅士精神。

2.教学模式多样化

课堂教学是育人工作的主阵地,起主导作用,构建课堂的育人价值对育人工作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如创新思维,课堂教学的改革要建立在构建学生的这些能力之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例如,在讲解“全身反应法”教学法的应用后,把班级分成几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共同讨论研究,制定出该教学法的应用教案,并根据教案的流程进行分工,部分学生负责教具的制作,部分学生负责PPT或相关视频的制作,一位学生代表进行示范课。通过讨论合作,学生对该教学法的应用理解更加深刻,同时每名学生都有各自的任务,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手段

程晓堂教授还强调要重视核心素养对教育质量评价的指导作用,促进考试与教育评价的改革,或通过评价改革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幼儿英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应是侧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传统的笔试考试形式“一考定终身”,多为机械记忆的内容,学生通过几天的复习也能通过考试,既不能考核出学生的技能水平,也没有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动机。多元化考核评价手段注重过程性的考核,将考试分化在学生在平时教学环节的表现如:是否积极提问、作业是否按质按量完成、小组合作活动是否积极参与以及反映出的学习态度和创新思维等。其中幼儿英语教育活动设计教学实践的考核还要细化在教案的撰写、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活动的组织、教玩具的设计等。多元化评价手段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要想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第一要务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首先,幼儿的身心发展、认知发展和语音发展有着与其他年龄段不同的特殊规律。担任幼儿英语教育(下转第154页)(上接第148页)活动设计课程或相关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师应认真钻研学前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深度了解各个年龄阶段幼儿的生理发展和心理需求,而且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科学的教育理念,并把这些理念传播给给未来的幼儿教师。其次,教师应解读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国家对于幼儿英语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做到一切教学设计是有理可循、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的。此外,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目前我国还没有十分成熟的幼儿英语教学模式,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作为高校的专业教师要不断关注幼儿英语教育领域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和实践发展的新趋势,不断积累经验,多思考,勇于探索和运用,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最后,核心素养要求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作为教师要多创造培训,继续教育的机会,教师自身要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心态,才能正确指导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总之,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将是教育改革的趋势所在。幼儿英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应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从课程教学内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教师能力提升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以培养出品德兼优,有过硬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有可发展的学习能力和优良文化品格,有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的全面发展型人才,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左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走向核心素养为本[J].课程.教材.教法,2016(40)

[2]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83)

[3]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4]朱慧玲.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困境及改革路径[J].海外英语,2017(35)

[5]冀小婷.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6(50)

【基金项目】2015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基于北部湾幼儿园‘双语教学发展下《幼儿英语教育活动设计》的课程改革实践”(GXGZJG2015B28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谢新贤(1984— ),女,广西玉林人,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