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健身服务体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9-05-04 13:43袁志辉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农村

【摘 要】本文论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健身服务体系的现状与相关对策,指出受区域经济、教育和文化等相对滞后的影响,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健身指导缺乏、资金投入不足、场地和健身设施稀缺、体育健身形式活动单一及政策支持可行性较低等问题,对此应采取增加健身指导方式、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逐步完善场地和设施建设、举办具有特色的体育活动及提供具有执行效力的政策法规等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  农村  健身服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C-0163-0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建设农村服务体系成为精准扶贫政策下极为重要的一步。对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建立农村健身服务体系,让民众投入健身浪潮之中,提升其投身体育健身的热情,能够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健身,推动广西地区农村少数民族的健身发展,从而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带动精神文明建设,助推精准扶贫政策的施行,促进广西地区实现更好发展。基于此,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健身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关对策。研究发现,受区域经济、教育和文化等相对滞后的影响,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健身指导缺乏、资金投入不足、场地和健身设施稀缺、体育健身形式活动单一及政策支持可行性较低等问题。对此,应采取增加健身指导方式、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逐步完善场地和设施建设、举办具有特色的体育活动及提供具有执行效力的政策法规等相关解决策略。

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建设服务体系现状调查

(一)研究对象。本文主要针对精准扶贫下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健身服务现状进行调查,所以选取广西马山县、平果县、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等4个正处于精准扶贫政策下的贫困县的部分农民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具体如下:

1.问卷调查法,针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健身服务现状与农民对健身活动的参与情况进行调研,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访谈法。访谈对象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的部分农民。

3.文献资料法。借助中国知网查询相关文章,并查阅有关农村体育发展的相关文件、学术研究、论著等。

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健身服务现状分析

(一)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健身活动的相关人员和活动的采访,对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确定。其中,发放的调查问卷的数量共2000份,回收1920份,其中,马山县为441份、平果县为435份、三江侗族自治县421份,龙胜各族自治县424份,有效问卷数量1721份,有效率86%。

对广西4个正处于精准扶贫政策下的贫困县的农民健身活动的参与情况展开调查,发放调查问卷一共200份,回收185份,无效问卷20份,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82.5%。

(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健身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以及相关文献的检索,发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健身服务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健身指导缺乏。良好的健身指导和宣传,能够更科学、更安全、更有效地指导农村地区人民参与到健身活动中,能更好地带动农村地区人民走进建设活动,所以健身指导和宣传对健身活动进入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表1为农村地区关于获得健身指导的现状的有关数据。

从表1可看出,在对农村地区人民的健身指导服务频率中,认为从来没有获得过任何健身指导的人数比例达到80.8%,大部分人本身就不一定对科学健身有了解,再加上缺乏健身指导,就会影响到农村地区人民的健身效率,打击他们的健身积极性。

2.资金投入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发展西部的战略思想推进以来,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前提下,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的健身事业虽然已经取得较大意义的突破,但是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现阶段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在各项事业发展上仍然存在不够协调的情况。通过政府职能、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等相关负责人的访谈发现,投入资金不足是健身服务前进的一块绊脚石。由于广西大部分乡镇地区农民健身活动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部门的拨款、企事业的赞助等,即使农民体育健身服务体系上有专项资金分配,但是由于各项事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够协调的情况,专项资金分配仍然赶不上健身服务的发展,无法满足各方面的投入需要。

3.场地和健身设施稀缺。表2是制约农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情况表,为多选题。从表中数据可得知,没有场地和设施已经成为农民群众不参与体育健身的主要原因。在对农民群众的访谈中也发现,由于农村地理原因,人口密度较小,居住分布广,的确无法像城市里拥有密集的公园、广场提供免费的健身设施,更不用说健身馆等收费的场馆。采访有健身活动的农民群众发现,他们的主要锻炼场地集中在街道、村委会,甚至农田里,大部分人不知道哪里有健身的场地和设施。

4.体育健身形式活动单一。如果说农村地区的地理情况是影响健身体系构建的客观因素,那么农村地区现有的体育健身活动类型就是主观因素。表3为农民群众对每年的体育健身活动形式调查情况。

从表3来看,现有的农村健身活动形式上已经很难吸引到农民群众,绝大多数农民群众认为是“无聊”“一成不变”。结合访谈也发现,谈到健身活动形式几乎都是篮球、乒乓球及羽毛球等常见运动,形式也是村与村、组与组、队与队等的比赛,因为形式固定,参与的人数也基本固定,未能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进体育健身活动。

5.政策支持可行性较低。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虽然国家已经颁布一系列政策条例支持农村健身活动建设,从制度层面为农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提供相关政策保障,但是这些政策的涉及层面针对性不够强,尤其是缺乏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在操作方式和细节上缺乏具体论证。广西有许多贫困的民族地区,这次调研的四个地区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它们中有些地区甚至还没有相关法规政策支持健身服务活动在当地的开展。

三、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一)增加健身指导方式。农村地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仅靠人力指导和宣传,很难将建设服务辐射到每个村、镇,所以增加信息媒体传播的形式势在必行。将科学的体育健身方式、体育文化等知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等信息手段传播到人力还来不及指导的地方。利用电视、电台媒体辐射广和宣传舆论的特点,聘请体育专家针对体育健身的方法和知识进行讲授,营造体育健身的氛围,使农村地区群众多渠道了解体育健身的知识,群众真正在体育健身获益后才会更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

(二)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光靠政府的支持难以完全满足农村地区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因此,政府除了加大在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还应该寻求社会各界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体育彩票公益金在农村体育健身事业上的投入,对向农村地区体育健身事业投入资金的社会企业提供优惠政策,以及鼓励农村基层组织发展相关体育产业,例如广西一些民族地区就利用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吸引游客到当地旅游,从而增加收入,建设当地体育活动。

(三)逐步完善场地和设施建设。农村地区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建议先对当地群众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运动爱好,制订适合他们的健身活动计划。调研中发现,有的健身设施并不能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成为摆设。因此,健身设施的建设最终还是应该以服务当地群众为主。在场地的选择上,应从实际出发,对当地的人口和居住情况进行调研,可以在学校、人口较密集的地方先建设场地,吸引大部分人参与健身锻炼,然后再带动更多的人加入体育健身,再逐步扩散到偏远地区。

(四)举办具有特色的体育活动。开展具有特色的体育赛事是实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活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少数民族风情和人文地理优势。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健身的重要活动,例如望果节、花儿会、古尔邦节、开斋节、射击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节目应有尽有。可充分利用这些特色节日和特色节目,传承中华各个民族的优秀的历史文化,同时也铸造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健身服务体系。可考虑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全区域或者各个贫困县的大型群眾体育健身活动,并积极培养人民群众坚持每日固定健身活动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带动人民群众健身的积极性,还会吸引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群众前来参加。由此引导广西少数民族健身事业不断发展繁荣,同时所开展的科学性和文化性的健身活动,还将健康向上的乐观心态展示给来自各个地区的人民。

(五)提供具有执行效力的政策法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来自体育政策法规的援助。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部门应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法》等作为健身服务体系的法律基础,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并结合文明办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健身服务体系,在各个扶贫县中创新各个健身项目的宣传形式。长此以往,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农村健身服务体系的舆论导向,从而带动更多的人积极参加到构建健身服务体系的活动中来。

总之,应积极引导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参与到健身服务体系中来,不仅实现全面健身的真正内涵,同时也是基于精准扶贫政策下的精神文明的带动,以达到使全民健身体系发扬光大的目的。                                             (下转第171页)

(上接第164页)

【参考文献】

[1]岳君,黎宗铿.广西农村健身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

[2]岳君,龙籍丰,叶羽翌,韦忠建.广西农村健身服务体系保障机制研究[J].运动,2015(10)

[3]母毅刚.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公共健身服务设施发展的研究[J].农业经济,2016(8)

[4]马宏斌.构建中原特色的新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

[5]梁莉,何茂.制约广西农村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发展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4)

[6]龚忠勇.贵州省农民体育健身服务保障体系现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29)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8KY0932)

【作者简介】袁志辉(1984— ),湖南新化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体育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我们的新农村
我们的新农村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今日新农村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愿多出现这样的农村好报道
新天新地新农村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