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后市场将大有可为

2019-05-05 08:03北京王笃洋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19年1期
关键词:汽车

◆文/北京 王笃洋

自2009年至今,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蝉联全球第一,占据了全球汽车销量近30%。2017年全国汽车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1%,占整个工业比重超过30%,汽车后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仅汽车维修业的产值就达到了8 000亿元,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保有市场。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9亿,汽车保有量达2.29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99万辆。汽车在中国日益发展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这将直接推动汽车后市场的快速发展。

2018年我国汽车平均车龄超过4年,随着平均车龄的不断增长,我国汽车后市场有望迎来新的繁荣,真正迎来汽车后市场时代。面对如此庞大的汽车后市场,我们还将面临哪些挑战与机会?行业终将如何发展?哪些玩家将有机会最先脱颖而出呢?

这几年在“互联网+”的潮流下,汽车行业正处于大调整、大变化、大创新、大发展阶段,新常态、新模式、新未来成为当下热点。随着国家交通部、公安部等十部委《促进汽车维修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交通部《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商务部《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发改委《汽车业反垄断指南》及国务院发文取消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等政策的相继出台,汽车新政和新办法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市场呼唤新模式、新平台、新思路的出现,标准化、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网络化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汽车后市场的重点发展方向。

转型就是要让企业“成型”,升级就是在原有基础要有“质的提升”,实体企业一定要回归本质,品牌、形象、质量、服务、品质、时效、价格这几大因素仍决定着客户的去向,企业家要更多地向欧美国家的汽车人学习,追求专业、专注、专一的服务,发扬工匠精神。一个企业转型是指在自己熟悉的行业和领域内闯出一条生路,在熟悉的轨道上做创新。只有在一个行业内专注地去经营,长期地去耕耘和积累,才能发现行业中的痛点问题是什么,才能针对这些痛点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未来汽车后市场将向连锁化、品牌化、标准化、信息化、互联化、金融化、小型化、生态化的整体方向发展,转型的关键在于价值创新,即为整个产业链赋予新的价值。所以,在转型升级的艰难期和市场洗牌期,转的是型,洗的是人。企业选择正确的方向和模式尤其重要,不要想法太多,而是要看准、看稳、看好。不要把不符合自己企业实际情况的东西强行植入,否则最终会导致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人力和物力。

汽车后市场热门板块分析

这两年汽车后市场热闹非凡,模式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场,我们见证了多个平台兴衰沉浮,也看到了许多新品牌的茁壮成长。可能最让大家关心的就是新政后汽车4S店何去何从,二手车纷争的背后商机,汽车改装市场发展如火如荼,汽车金融发展超出预期,充电桩陷生存危机进入洗牌期,汽车分时租赁备受关注,下面我就这几个板块进行解读。

1.4S店发生巨变

2017年底,中国4S店网点数量约为22 900家,2010-2015年连续6年的年均复合增速为6.46%,近两年增速为负。通过对汽车4S店发展现状分析得知,4S门店的主要收入包括:新车销售、售后维保和汽车金融。其中新车销售贡献了主要收入,但占比逐渐下降。汽车金融近年来发展较快,占比逐渐提升。从长期来看,经销商的4S店覆盖范围已经趋于饱和,经销商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我们认为行业即将步入存量阶段,竞争可能会加剧。由于汽车是标准商品,加上互联网的日渐发达,汽车社交网络的逐渐涌现,价格竞争之后将会转向服务竞争。汽车经销商必须将核心竞争力向售后服务转移。

2.二手车竞争加剧

在过去3年里,二手车行业“吸走”近300亿元融资,投资方除了知名的VC/PE机构之外,还包括腾讯、阿里、京东、滴滴、百度等互联网巨头。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业务模式的不断探索与迭代,区别模式的意义已经不大,业务协同、探索盈利才是各家平台当前的重中之重。2017年中国二手车交易量达1 240.1万辆,预计2022年二手车交易量约为2 960.6万辆,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9%。其中二手车在线交易量高达155.1万辆,预计2022年二手车在线交易量约为827.7万辆,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9.8%。未来,二手车行业资本将会更加集中,竞争也愈加激烈,市场仍有爆发的空间。据预测,到2022年,二手车和新车交易量将达到1:1,二手车有望达到年销售量3 000万台,到那时二手车市场将真正爆发。

3.汽车改装市场活跃

2018年上半年,我国汽车改装市场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内冷外热,行业内的企业感觉到经营艰难,但是车企、经销商集团、资本市场、新能源汽车等主体对市场比较关注;大冷小热,即规模型定制改装企业生意惨淡,小规模和区域化企业情况还不错;上冷下热,即一线城市消费降温,三线以下城市消费升温;前冷后热,即面向C端渠道销售下滑,但是配件、材料市场情况相对较好。2017年汽车改装市场规模增长60%,产值超过500亿元,预计2019年行业规模有望突破1 000亿元,消费层级将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辐射。市场规模增长,细分市场深耕,品牌意识强化,正成为汽车改装市场变革的主旋律。未来,高端车型将注重中度改装,强调功能性;中端车型将注重精致化改装,强调品质化。低端市场将昙花一现,未来低价低质的市场将不会有生命力。

4.汽车金融发展趋热

汽车金融可分为广义汽车金融和狭义汽车金融。广义汽车金融指在汽车的生产、流通、购买与消费环节中融通资金的金融活动。狭义汽车金融通常指汽车销售过程中针对汽车经销商或者消费者所提供的融资及其他金融服务,可以分为汽车消费金融和汽车批发金融。汽车消费金融主要包括对终端客户的消费信贷、融资租赁等;汽车批发金融主要包括为汽车经销商提供的采购车辆贷款、零配件贷款、展示厅建设贷款以及维修设备贷款等服务。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达到1.16万亿元,增长率达到21.5%,随着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与征信系统的完善,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互联网保险公司入局,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2018年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达到1.39万亿元,增长率为19.2%。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大量企业进入汽车金融行业,大量汽车金融产品将以更多样化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同时,国家也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汽车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由此可见,未来中国汽车金融市场潜力巨大。

5.充电桩企业深陷危机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桩行业被资本看作“蓝海”。然而,进入2018年7月以来,充电桩企业容一电动倒闭、充电桩“第一股”的富电绿能退市,充电桩企业接连出局,近两年来出局或者面临出局的充电桩企业不下10家。不仅如此,从2018年年初开始,多家处境危险的企业也被拖欠供应商货款、资金链紧张等负面消息缠身。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集中充电站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480万个,将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车桩比例近1∶1。按此数量计算,2020年充电桩总投资将超过3 000亿元,对应的充电网络利润空间为558亿元,其中增值利润空间233亿元。但是,充电桩产业的盈利回本能力仍备受质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涉及充电桩建设和运营的企业已经多达300余家,而现有公共充电桩日均使用率不过1车/日,亏损为整个行业的常态。高投入、低回报、模式不清晰等问题,已成为困扰大多数充电桩企业的难题。

6.分时租赁倍受关注

分时租赁这一模式更多承担的是城市公共出行的结构调整以及汽车行业供给侧产能优化的功能,2017年国家也从政策层面给予了定调,让市场信心大增。归结到一个点,就是效率大大优化提升,符合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汽车分时租赁市场呈现七大发展趋势:一是需求端待激活,市场启蒙将会加速;二是用户层“补贴战”或将重现,但补贴不是唯一手段;三是市场集中度提高,小玩家或将陆续退出;四是先行者有优势,大厂商或成格局霸主,甚至形成地区垄断;五是造车之下,互联网巨头与大厂商合作是大势所趋;六是技术突破势在必行,并孕育新的创业机会;七是将市场的还给市场,补贴趋紧监管从宽。总而言之一句话,分时租赁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出现疾风骤雨般的火爆局面,身处其中的大小玩家们,一场长期的攻坚战必然少不了。至于应对行业的趋势变化,要早布局、早应对,倘若不行就干脆早早退出,商业战场向来如此。

汽车后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在汽车售前利润不断下滑的同时,汽车后市场逐渐被众多品牌所重视。万亿级市场正在开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本进入,而且国外知名企业也已开始进军中国汽车后市场。作为汽车市场的新兴行业,汽车后市场相关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规模也越来越大,汽车后市场的各种服务更是势如破竹,抢占市场份额的号角已经吹响。

从目前来看,我国汽车后市场发展还很不规范,影响汽车后市场需求的两大因素是:汽车保有量和汽车产业链利润结构。在汽车保有量方面,到2018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4亿辆,在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中,汽车后市场的占有率应达到50%~60%,而我国目前只占到10%左右,因此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预测未来一年中,汽车后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目前,中国汽车行业正处于最好的政策背景下。国家拉动内需的措施给品牌企业带来了巨大机会,汽车周边及汽车售后产品也将直接受益。十三五时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整个汽车产业的利润将有很大比重向后市场转移,那么汽车后市场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呢?

1.优胜劣汰加剧

汽车后市场发展的总趋势将是品牌数量呈减少态势,而品牌专业化、集中化趋势明显,大量的知名品牌会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中,行业发展趋向垄断和规模化。

2.微利时代来临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营销市场的不断规范,汽车后市场行业暴利时期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微利时代。过去,汽车后市场一些领域纯利润高达30%~40%,甚至更多,现在的企业普遍利润也只有15%~20%,而有些局部市场的个别产品,利润竟然只有5%~10%。

3.品牌战唱主角

在汽车后市场营销领域,价格战一直是中低档产品销售中乐于采用的一种手段,企业依靠自身的生产力、依靠先进的设备及管理、依靠较为顺畅的营销渠道等降低生产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优惠的价格。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品牌产品比廉价产品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品牌效应使得客户愿意接受较高的定价,从而使得这些商品拥有更广阔的利润空间。因此,在未来的汽车后市场营销领域,品牌战将代替价格战与品质战。

4.生产经营分离

为了更加有效地占有市场,现有的制造及营销业将会向两端发展。这种品牌打造与生产经营分离,有利于集中精力和资金量进行生产及品牌打造,使企业向专业分工的细微化方向发展。使生产向订单型发展,有利于实现计划生产。使营销能集中精力打造强势品牌,有可能将品牌向国外发展。

5.终端连锁崛起

随着4S店的垄断地位逐渐被打破,汽修品牌连锁店的地位将会凸显,消费者会更多地转向价格便宜且服务优质的品牌连锁维修店。同时,维修信息技术的公开也使得独立连锁品牌可以扩大和提升其服务质量和范围,而零部件供应的放开也使零部件供应质量得到保障。随着中国消费者对服务及品牌认知的提升,连锁品牌需更加注重顾客体验,以区别于非连锁店。

6.配件平台增多

综合型供应链平台不断增多。经过整合后的汽车零部件供应作为维修保养市场中重要的一环,其规模化可以解决目前中国汽车后市场维修保养领域存在的诸如产品质量不齐、成本不透明等问题。同时,供应链平台可以有效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为快修连锁店提供备品备件的保障。

7.线上线下融合

线上平台企业开始加大线下维修保养服务的门店布局,不断提高门店服务质量,与此同时会不断加大与汽配用品厂商的合作来增加产品货源,保证产品质量,并且积极布局仓储、物流等供应链基础设施,以提高平台服务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用户体验。产业链上游增加采购、仓储、物流等基础建设,不断加大对汽配用品的经销渠道扁平化建设,产业链下游则是加强对线下门店的标准化管理。

8.网购习惯养成

2017年汽车后市场电商用户渗透率显著提高,消费者已经初步养成在电商平台选购一些简单易安装汽配用品的习惯。对于一些装饰类车品的购买,汽车后市场电商平台将会成为车主消费者的重点选购渠道。未来1~2年内,随着汽车后市场电商平台线下服务的不断完善以及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车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有望进一步互联网化。同时,消费者网购习惯的进一步养成也能够促进汽车后市场电商行业规模不断提升。

9.资本关注汽后

虽然资本寒冬和行业洗牌将延续,但资本市场对汽车后市场的关注度并未减弱。2016年中开始,多数汽车后市场电商平台在资本寒冬期中退出市场或被兼并,行业的第一波洗牌拉开帷幕。尽管如此,2017年仍然有一些平台凭借更为清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并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2018年,那些成功存活下来并且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都更为清晰和成熟的平台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2019年,这种趋势将会延续。

10.政府大力扶持

国内政府强力一直对活跃的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持,旺盛的汽车消费也为汽车后市场提供无限商机。到目前为止,汽车后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较高增长期。但由于比较传统的汽车消费观念,汽车后市场产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后劲略显不足。为了更好地做大、做强汽车产业,打造汽车后市场产业新的集群优势,政府也有意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引导,拉长汽车产业链,对国内各类汽车后市场展会给予补贴和优惠政策。

汽车后市场将与国际接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要追求更加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由此可见,中国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如何把握时代变迁给予我们的发展机会,如何适应变化赢得未来,这正是我们每个汽车后市场从业者所需共同面对的问题。在互联网等新鲜元素的影响与渗透下,汽车后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面临大洗牌的局势。那么,要想在后市场获得继续生存的能量和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走在市场最前端。牢牢掌握市场的发展动向,才能适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与国际市场接轨。

1.更加细化的市场

车后市场的各专业领域出现了愈加细化的趋势,例如原来的综合维修厂变成了现在的快修、专修、洗车、美容等具体化的门店。客户的需求点更加明确,企业的服务也更加有针对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后市场的服务空间十分巨大,经营者很难把所有的项目做全、做好,因此选择以其中一个项目或几个项目作为切入点,能够快速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在汽车后市场中取得一番成就,必须使自己的门店具有特色,形成在某个领域的独特竞争力。要想达到这种效果,从细节出发,细分市场成了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2.更高的服务需求

随着车主对汽车及汽车后市场的理解程度不断加深,对企业的服务需求也就更加具体。在维修市场供大于求的环境下,用户体验成了赢得车主欢心的最有效方式。因此,经营者在提高客户体验度方面要更加努力,例如把休息区打造得更加舒适自然、员工的服务更加周到细致。要想获得好业绩,就一定不能忽视车主体验。

3.更加透明的价格

互联网和电商平台的兴起使配件价格公开透明,以往修理厂靠配件挣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因此,后市场的经营者要学会换个思路来经营,既然挣不了配件的钱就不如大大方方地把价格开诚布公,用实在的价格和高水平的技术赢得车主的肯定。

4.更加便利的服务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上门维修、上门取车等上门类服务赢得了大多数人的喜欢。在维修质量和维修价格类似的条件下,车主肯定会选择提供便利服务的门店。因此,后市场中的经营者应该切实考虑哪种服务能够抓住用户的痛点,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后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互联网在这个时代被“神”化,所有的经营者包括这个行业都寄望于这个时代的产物能从根本上提供一条捷径,实则不然。互联网更多充当的是协助与助力的角色,汽车后市场企业只有主动面对、不断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才能守住属于自己的蛋糕、甚至分享更大的市场。勇于变革、创新求变才会有一片新的天地。

猜你喜欢
汽车
会变小的汽车
2019年8月汽车产销环比增长 同比仍呈下降
2019年7月汽车产销同比继续收窄
2019年4月汽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呈较快下降
汽车之家深陷“封杀门”
我国将发布报废汽车回收新规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会飞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