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尽“钱”来 第一书记卖豆腐

2019-05-07 08:10窦诗辰
老区建设 2019年5期
关键词:石磨第一书记豆腐

□ 窦诗辰

“70斤苦槠豆腐不到30分钟就在微信群卖光了。”上高县新界埠镇洲上村第一书记彭佑兴一边忙着帮忙推石磨做豆腐,一边在微信群里回复着群友的求购信息。而新界埠镇洲上村的贫困户李景林也没想到,自己做的苦槠豆腐这么畅销。

▲彭佑兴与李景林一起打包

豆腐好吃磨难推,我们一起推

李景林是残疾人,说不了话,所以出去打工总是做不长久。但是他特别勤快,也能吃苦,跟着村里老人学会了做苦槠豆腐的手艺。

做苦槠豆腐是个辛苦吃力的活,初冬时候李景林就去村里后山仔细搜罗苦槠树下的苦槠子,再放在太阳下暴晒,然后浸泡,跟着一点点地用家里的石磨来磨浆,过滤、加热、冷固成块、切割、在一缸一缸清水中浸泡轻飘……经历数日的时间和劳动,苦槠豆腐才算制作完成。李景林不怕吃力,但是害怕辛苦做出来的豆腐卖不出去,他每次挑着豆腐去集镇上的农贸市场上去卖,虽然豆腐质量上乘,但一天也卖不出20斤。

第一书记彭佑兴上户时就经常帮着李景林磨豆浆、做豆腐,看得多了,也懂了做苦槠豆腐的门道,从用什么水,泡多长时间,到浆煮到什么程度,多少时间达到怎样的口感、韧性、筋度,他都门清。

心急卖不了热豆腐,我来帮你卖

为了解决李景林的销售难题,彭佑兴开始了“微商”之路。点开彭书记在微信群里发的小视频,就能听见他边拍边解说:“石磨运转速度慢,但磨出的豆浆充分保留了原有的营养成分,而且浆质细腻,豆香浓郁……”、“我们用的是深井地下水,采用天然石磨的传统磨浆工艺……”洲上苦槠豆腐已然成为彭书记微信群里热议的一个话题。

李景林的苦槠豆腐打包

发出了豆腐认购信息,打出“消费即扶贫”的口号,没想到,群里找他订购的人越来越多,不到30分钟就把李景林一天都卖不出去的70斤苦槠豆腐卖完了。接下来,彭书记要按照微信群里的订单一一打包标记,再一起送货上门。因为砍掉了中间流通环节,真正实现了农产品从地头到餐桌的直连。

“这次卖出的是农产品,收获的是致富信心。”彭书记通过微信朋友圈打开了洲上村土特产的销售市场,更“打开”了村里人创业的“心门”,使他们找到了一条新的脱贫致富之路。下一步,如果豆腐继续供不应求,他希望进一步扩大经营,带动发展养殖和种植,形成产业链,让村里更多贫困户加入其中,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脱贫致富。彭书记打算把豆腐扩展到土鸡蛋等土特产,再组建洲上村青年微信群,将洲上村在外工作的年轻人用微信群的形式组织起来,在群内宣传讲解扶贫政策,倾听意见,凝聚共识,也为村里的土特产打开新的销路贡献一份力量。

第一书记搭台,贫困户唱戏,不收取任何费用,通过微信朋友圈构筑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扶贫帮扶渠道,创新了农产品流通方式,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猜你喜欢
石磨第一书记豆腐
石磨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石磨:乡愁的老唱片
驻村第一书记
推磨
豆腐睡莲
大兴安岭地区 切实抓好“第一书记”到村任职
家常豆腐
浓浓石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