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对规范医院临床科室麻醉药品管理的效果

2019-05-07 04:03孔燕焦鲁青孙成春杨平
医药导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麻醉药品枸橼酸芬太尼

孔燕,焦鲁青,孙成春,杨平

(1.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学部,济南 250031;2.济南军区总医院药学部,济南 250031)

为促进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根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麻醉药品实行特殊管理。笔者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干预前(2016年)和干预后(2017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探讨药学干预对规范医院临床科室麻醉药品管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12月(非干预组)及2017年1—12月(干预组)期间我院麻醉药品处方,采集以下信息:患者所属科室、ID号、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结果、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医嘱数量、药品名称及规格、药品销售金额等。

1.2观察指标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同时参考《临床用药须知》(2015版)[1]、《新编药物学》(第17版)[2]及相应的药品说明书为依据,结合实际临床常规用量,确定各药的DDD值,计算其药物使用频度(frequency of drug use ,DDDs)、日均费用(daily drug costs,DDC)及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 ,DUI)。DDDs=药品年消耗总量/该药的DDD;DDC=药品年销售总金额/该药的DDDs值;DUI=DDDs/该药实际用药天数。采用DUI对我院麻醉药品的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当DUI≤1.0时即为合理用药。

1.3干预措施 ①完善麻醉药品管理的各项相关制度及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定期考核。②调整优化麻醉药品目录,应临床需求增加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盐酸羟考酮缓释片。③进行在职培训教育,提升医疗水平。邀请有关专家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麻醉药品的作用机制、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等,培训后进行考核,并把考试成绩计入个人技术档案,作为晋职综合评分的一项内容。④加强临床药师作用。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查房及治疗工作,协助科室对麻醉药品的使用进行规范化干预,为临床医师选择安全、有效、合理的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意见。临床药师定期抽取手术病例予以点评,并在医院局域网上定期对各临床科室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予以通报。同时根据实例系统介绍麻醉药品的药效及药动学知识、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推动临床医师及护士的知识更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7及SPSS 17.0版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处理,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干预前后共分析处方16 766张,调查患者11 086例。非干预组麻醉药品处方8287张,患者5314例,男3325例,平均年龄(49.88±10.77)岁;干预组麻醉药品处方8479张,患者5772 例,男3887例;平均年龄(48.95±12.49)岁。一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2.2干预前后消耗麻醉药品情况 我院现有麻醉药品处方共涉及8个品种,3种剂型,其中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及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是2017年新引进的品种。干预前后各品规麻醉药品用药总量及销售金额见表1。由表1可见,干预后麻醉药品用量略有增加,销售金额显著增加,其中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用量及销售金额均最高。

表1 干预前后麻醉药品用药总量及销售金额

2.3干预前后麻醉药品的DDD、DDDs、DDC、DUI 由表2可见,干预前,DDDs排名前三的药品为硫酸吗啡缓释片(30 mg)、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5 mg)、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1 mg),干预后,DDDs排名前三的药品为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50 μg)、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1 mg)。

2.4干预前后麻醉药品的处方适应证 干预前后麻醉药品的处方适应证情况见表3,此外磷酸可待因片全部应用于镇咳治疗。

2.5干预前后麻醉药品不合格处方情况 干预前,麻醉药品不合格处方3204张,不合格率38.7%;合格处方5083张,合格率61.3%,干预后不合格处方139张,合格处方8340张,合格率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2017年存在疑义的治疗性指标和非治疗性指标均低于2016年。

3 讨论

3.1构建合理的麻醉药品结构 由2016年及2017年药品销售情况可见,药师干预并不影响麻醉药品在临床各科室的正常使用。干预后,我院麻醉药品的结构趋于更合理,无创途径可选用药物增至6个品规,占麻醉药品比例增至46%。由表1可见,干预前后手术镇痛用麻醉药品占麻醉药品销售份额均较大,主要与这两年医院外科手术较多有关。

干预后,新引进药物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以及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因其良好的作用特点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为强效阿片类镇痛药,有良好的药动学稳定性,半衰期长,且可保证足够的心肌氧供应等优点[3],适用于心血管手术和手术时间较长的麻醉。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具有起效时间短、疼痛缓解率高、镇痛效果确切等特点,口服生物利用度60%~87%,是常用阿片类药物中最高的,是吗啡的2倍,且不受pH值及高脂饮食影响,个体差异较小[4-7]。

3.2加强对麻醉药品合理用药的监管 由表2可见,本院使用的麻醉药品处方用途基本合理。盐酸哌替啶注射液适用于急性疼痛处理(如创伤、烧烫伤、术后疼痛及分娩镇痛),WHO不推荐哌替啶用于慢性癌痛的治疗,这是因为哌替啶代谢产物血浆半衰期长,有中枢神经毒性,长时间多次使用易蓄积,引起神经中毒、药物依赖性,加上注射用药可能导致局部发炎、软组织硬化,严重时甚至导致肌肉组织重度纤维化[8-9]。干预前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00 mg)有40%用于癌痛及中重度疼痛,不符合该药应用原则。与相关科室及医生沟通处理后,实施干预措施进行专项整治,干预后该药物的处方用途基本趋于合理。

表2 干预前后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

表3 干预前后麻醉药品的处方适应证情况

mg

表4 干预前后麻醉药品不合格处方情况

3.3提高麻醉药品处方合格率 干预前,麻醉药品处方不合格率高,主要问题为:①处方内容缺项,包括患者科室、身份证号、临床诊断、药品名称书写不全等,该类问题比例最大。②临床诊断不确切。③修改后未签字及日期。④字迹潦草辨认不清。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部分医师工作量大而忽略、部分医师对麻醉药品具体使用方法及处方书写了解不全面、个别医师工作态度不认真等。对此,联合相关科室开展麻醉药品处方的专项整治活动,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及考试;严格麻醉药品处方的审核,不合格者不予发药;定期总结并于院周会上通报各科室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临床药师定期查房等。

经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后,麻醉药品的处方合格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医院医师及审核调配的药师的工作态度及业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依然存在部分不合格情况,有待进一步强化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应用麻醉药品。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院麻醉药品品种齐全,能满足不同患者的镇痛需求,临床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临床医师能够较好地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正确、合理地使用麻醉药品,保证了患者的合理用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实施相关干预措施后,也进一步规范了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加强了用药分析,提高了麻醉药品处方合格率,切实提高了“五专”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促进了临床更合理的用药和规范化管理。

猜你喜欢
麻醉药品枸橼酸芬太尼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低枸橼酸尿症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2012~2014年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2011年至2013年医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重症医学科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