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式”阅读教学法的运用

2019-05-08 03:25黎春香
师道·教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会学教学活动读书

黎春香

学法指导是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前提。叶圣陶曾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是为了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一个人有了自学的能力与习惯,将终生读书,一辈子受用。”自主式教学正体现了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的核心,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创造力,让学生会读书,渐入“自能读书”的佳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有效激疑,自主求解

旧的语文教学模式,离不开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教师为主角,学生为配角,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系统论认为:教学活动实质是一种信息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接受信息之后主动地进行反馈,如找问题、找原因、谈感悟等,并向老师输出有关的信息,如提出问题、意见、要求等,同时又转变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自主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授人以渔”,也就是老师搭台,学生唱戏。由教学生学会转变为学生会学,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而言,从习惯于教师送来变为自己拿来,同样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如教学《大拇指汤姆》一课,教师从课题入手提出疑问:“这篇课文是讲汤姆的拇指很大吗?”学生为了尽快找到答案,便投入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了。有效的激疑是教会学生的最好方法,因此,教师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进行自主学习是一个新的起点。

二、因人施策,差异发展

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学生外部学习活动的组织,更要注重学生内部心理活动的调控。心理学家把学生的发展水平区分为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在实践中,我认为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使全体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的施展。因而,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摸透学生的心理,摸清学生的基础,要注重观察、提问、练习等方面的训练,从中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认知情况,有利于教师把握全局、照顾局部,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要注意面向全体,照顾个别,从学生个别差异的实际出发,注意一般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区别对待,使“自主式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

三、无疑生疑,自主提升

语文课堂教学是老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的过程,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和谐统一的。师生的相互作用体现在:学对教的制约和教对学的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發挥,取决于学生是否会学习,而会学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知识方面的会学,非智力因素的乐学,智力方面的善学和技能方面的能学。它们分属于会学综合系统中的基础、动力、核心和操作因素。那么在自主式教学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学会怎样在学习中提炼和掌握方法,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建立一种“知即不知”的意识,也就是不能把“已知”当终点而是作为起点,于无疑中生疑,于疑中存疑,让学生化知识为能力,促成会学能力的形成。如教学《詹天佑》一课,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詹天佑的生平、主要事迹、历史背景、主要成就等,做好这些铺垫后,学生学起课文来便得心应手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由“扶”到“放”,养成习惯

学习正如孩子学步,从蹒跚学步到步步稳健时,就应放手让他独立行走。我们教师要尽快放手让学生学,由“扶”到“放”,让学生始于模仿,善于创造,成为一代“会学”的新人。教师多用激励性语言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如“你读书总有独到见解,真了不起!”“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等。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提问题,归纳方法,谈收获,让学生在探究自悟中得到知识,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猜你喜欢
会学教学活动读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我爱读书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如何利用“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会学
探究
我们一起读书吧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