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病毒”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9-05-08 03:25马春华
师道·教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病毒人类结构

马春华

自主—合作学习教学主要流程包括: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引入主题;合作学习,发现问题;师生互动,解决问题;检测反馈;构建知识,总结归纳。下面是笔者在“病毒”课堂中应用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

第一环节:课前学习(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课外通过网络资源及相关书籍查阅病毒相关资料,明确学习目标,了解病毒的发现史,描述病毒的主要结构特征、生活和繁殖方式,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师提前准备好常见的病毒相关介绍的资料,如形态、大小、引发病症等,并配上相应的图片。

第二环节:课上探究

1.创设情境,引入主题。教师通过PPT展示2009年禽流感病毒的相关新闻及因其引发的相关疾病图片。“引发图中所示的流感疾病的真正元凶是谁?”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接着,教师展示病毒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并说明人类生活中很多疾病都是由于病毒而引起的。教师再次提问:“在你的印象中,病毒是怎样的呢?”以此带领学生走进“病毒”新课程的学习。

2.合作学习,发现问题。教师设疑:“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病毒的存在呢?是谁最先发现了病毒?他做出了哪些大胆的尝试?”学生阅读课本,并结合课前收集的调查报告,小组交流分享后由代表上台讲述病毒的发现过程。

教师展示烟草花叶病毒、腺病毒、大肠杆菌噬箘体、天花病毒、麻疹病毒等相关的文字材料及电镜下的病毒照片,请学生朗读文字材料,其余学生认真聆听并思考。而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及教师准备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小组讨论病毒的分类方法。得出,病毒按形态分可分为球状、杆状和蝌蚪状三类;按寄生的细胞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类。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病毒和寄主细胞形态大小上有何不同?根据病毒和寄主细胞形态大小的不同,你能否推测出病毒的结构和细胞相比有何不同?”学生很快根据图文得出结论——病毒比寄主细胞小得多。第二个问题较难回答,教师可结合实际给予提示:“细胞内有细胞核、细胞质和各种各样的细胞器结构,病毒如此小,能否容纳这些细胞结构?”学生提出问题:“那病毒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如果没有细胞器等结构,病毒又是如何进行生活及繁殖后代的?”

3.师生互动,解决问题。教师再次展示教材中的三种病毒结构图,让学生观察并找出三种病毒的共同点,从而归纳出病毒的结构特点: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教师设问引入:“病毒的结构如此之简单,那么它如何进行生活的?”(点击播放病毒生活和繁殖的动画。)小组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形成共识——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通过自己具有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进行指导,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重新制造出新的病毒。

教师引入:“病毒对于我们人类是不是都是不利的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和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接下来的接力赛。”在10秒钟的时间内,每个小组必须有一位同学起来说出病毒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不能重复。举出例子最多的小组获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病毒对于我们人类有有害的一面,但同时也有有利的一面,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病毒。”

第三环节:检测反馈

教师引出:“你如何给大家介绍病毒?”各小组总结汇报:(1)病毒非常微小,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2)主要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3)需寄生在活细胞内,通过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指导并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4)分布极其广泛,给人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疾病,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但也同样为人类所利用。

第四环节:构建知识,总结归纳

让学生在8分钟内将这节课所介绍的所有关于病毒的知识点,包括病毒的大小、种类、结构等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并请两名同学到台上来将自己的思维导图写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為单位,进行讨论。并根据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就黑板上两位同学的结果进行评价。

猜你喜欢
病毒人类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人类第一杀手
感冒病毒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论《日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