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有的放矢

2019-05-08 03:25李婷婷
师道·教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基础计算机核心

李婷婷

中职计算机基础由于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教学改革整体上力度还不够,跟要求的任务目标还有一段距离。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阐述如何在新时代核心素养下,结合专业发展特点,开展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一、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鉴于中职生生源复杂,各地区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计算机基础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疑会造成两级分化的局面。一方面,层次较高的学生埋怨课程简单,学习没有收获;另一方面,层次低的同学感觉内容过于困难产生恐惧心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甚至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中,由于课程节数安排少,计算机基础课已然成为了学生的娱乐课,学生无组织的上网娱乐、打游戏的都不少见,这显然偏离了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有的放矢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

1.坚持就业导向,教学内容要与学生专业紧密结合

针对不同专业,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不能千篇一律,应依据各个专业的特点量身定做。不相干的教学内容通常较为枯燥或者不被重视,要想让枯燥乏味的知识“活”起来,一个必要途径就是将实际生活引入课堂,让教学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在教材的选择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符合本专业的课程,例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侧重PPT制作,音频、视频的处理,Photoshop绘图软件等。教学案例的选择方面,如Powerpoint的教学可以从设计一节幼儿教学主题课入手,Excel表格学习可以设置一张幼儿园学生信息表、学生评价登记表等作为案例教学;机械专业的学生应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机械操作及对新工艺进行编程的能力等,通过这样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案例教学,让学生体验和领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知识的思路和方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更具社会竞争性,学生毕业工作之后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2.基于自主学习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开放与约束要相配合

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形成对课堂的绝对掌握,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等核心素养。教师要遵循开放性原则,给学生提供计算机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并适当约束学生的行为,定期考查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给学生施加压力,避免课堂散漫无法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将自己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例如在电子板报制作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案例教学,但任务要求要大胆留白,让学生自己上网搜索参考网上板报,搜索个性化素材,只要规定好时间及一些基本要求就好,这样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和自主学习的核心素养。

针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互联网背景下,可以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利用周末及其他课余时间,通过网上搜索资料、充分利用课件、网站、手机APP等现代化教学平台,自主学习,让学生能通过课后努力紧跟教学进度。

3.基于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传统教学模式多采用传授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学习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改变那些传统的、不适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方式,探索从知识向能力、从能力向素养不断发展提升的现实路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还以电子板报制作为例,可以由学生单独完成改为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既能够让学生达到优化互补,水平较高的学生带动水平较差的学生,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与同伴的对话交流中不断倾听、讨论达到一致观点的过程中,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能锻炼学生的合作参与核心素养,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三人行必有我师,思想的触碰,容易迸发创新的火花。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针对各专业量身定做符合专业发展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等核心要素的發展,培养出有社会竞争力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人才。

猜你喜欢
基础计算机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