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探索

2019-05-08 03:25刘惠常
师道·教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春联素养传统

刘惠常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课余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对于学生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方便了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另一方面又诱惑着学生荒废学业,使他们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有些学生对于外来节日的了解要多于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原因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学校需要转变固有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不仅仅只是為了做题和考试而学习,也应该要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学校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文化素养。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若是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将来我们就会失去支撑国家的精神脊梁。学校亟需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则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生活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能够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机械地记忆相关知识,重复性地练习,而缺乏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随着新课改理念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分组探讨的学习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又融合了学生的共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学措施

任何理念的提出,只有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才能收获预期的效果。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也应该通过可行的教学措施落实到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中。

1.选择合适的教学主题,教师明确自身的职责

教师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选择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便于研究的、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接近学生生活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教学主题。比如可以研究书法、水墨画、中国结等传统文化,学生对这些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也具备一定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讨,又不能过分干预学生想法的表达,在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间保持平衡。

2.重视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继承中创新

陶行知曾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综合实践活动也要落实到具体的行为活动上。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知道传统文化,还要让学生能够了解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并且还能够自己动手制作传统的工艺制品。为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要设计制作传统工艺品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即便学生无法做出预想中那么完美的工艺品,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比如,过年的时候各家各户都会张贴春联,教师可以据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先让学生自主观察和了解春联的特点,再组织学生自己写春联或者和其他同学对春联,最后制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春联。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继承中创新,运用各种方式进行春联的书写和制作。学生既可以用毛笔书写,也可以用其他的工具进行书写,甚至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制作一个关于春联的海报。这样不仅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承,还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符合时代发展的特征,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课堂结束后的评价阶段,教师应该包容学生的不同个性,发现学生的优势,对其进行表扬,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教育应该重视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顺应时代潮流,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实践中提高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让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传承,让传统文化再次焕发生机。

猜你喜欢
春联素养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