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粒细胞肉瘤1例报告分析

2019-05-09 01:46吴卓遥李宇明陆小燕
医药前沿 2019年8期
关键词:左乳肉瘤本例

吴卓遥 李宇明 陆小燕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1.病例资料

患者,女,49岁,主因发现左乳肿块半月余。专科检查:双乳对称,皮肤无红肿无酒窝征,双乳头无凹陷、无溢液,左乳外3点处可扪及约3cm×3cm×2cm肿块,质硬,界尚清,活动一般。影像学检查:B超示左乳外上腺体组织内探及局限异常低回声区,肿块大小约2.1cm×2.0cm,其边界光滑、整齐,包膜完整,后方回声稍增强伴有两侧壁声影,CDFI无彩色血流,提示左乳腺低回声区,BI-RADS分类:3类。乳腺钼靶示左乳晕外上方可见一肿块影,范围约1.6cm×2.0cm,边缘欠光整,BI-RADS分类:4类。乳腺MRI示左乳晕后方见多枚类圆形异常信号,静脉注射Gd-DTPA后病灶强化,边缘尚清晰,其周见丰富血管,时间信号曲线呈缓升平台型及流出型,较大的病灶位于外方,大小约2.4cm×1.9cm×2.6cm,其后方见线状强化影与胸壁相连。提示左乳多发肿块,BI-RADS分类:4类。

2.手术及病理

“左乳外上腺肿块切除活检术”:所见灰黄不规则组织,切面灰白,局灶见一淡黄质硬区域面积约2.5 cm×1.8 cm,界尚清,术中快速病理示:左乳浸润性癌。

“左乳腺切除+左腋下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所见乳腺切除标本18cm×14cm×6cm,乳头直径1.3cm,距乳头1cm处见一皮肤切口长4cm,切开见肿瘤挖除痕迹;距乳头0.5cm处切开见一灰黄质硬区,直径约0.6cm,界不清;距乳头4cm处切开见一灰黄暗褐质硬区,直径1.3cm、界不清;并行左腋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中可探及蓝染淋巴结2枚,术中“左侧前哨”淋巴结共3枚示反应性增生,均未见转移癌(0/3)。

术后病理联合免疫组化诊断为:“左侧”乳腺粒细胞肉瘤,癌旁及远离癌旁乳腺组织示粒细胞肉瘤。免疫组化结果:ER(-),PR(-),Her-2(0),CD3(-),CD20(-),Ki67(约40%+),CD43(+),MPO(+),CD117(+),S100(-)。

3.讨论

粒细胞肉瘤( granulocytic sarcoma,GS)又称“绿色瘤”或髓系肉瘤,是由成熟或未成熟髓样细胞构成,病理特点其切面因富含髓过氧化酶( MPO) 往往呈绿色[1]。常表现为发生在骨或髓外的无痛性瘤块,多数专科检查边界尚清,活动度一般,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明显,肿瘤细胞向外呈浸润性生长的瘤块质地较硬,活动度欠佳,可有粘连表现。GS为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中包括局部孤立性GS( 非白血病性GS) 和白血病髓外浸润GS(白血病性GS)。其肿块可发生于髓外任何解剖部位,常常侵犯骨、骨膜、软组织、皮肤和淋巴结[2],少见于卵巢、宫颈及胃肠道等部位[3]。而发生于乳腺的粒细胞肉瘤非常罕见,发病年龄较广,中年多见,常单侧发病,由于GS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为其他恶性肿瘤,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形态改变和免疫组化染色来确诊,发生于乳腺的GS虽然极少见,但是恶性程度较高,所以对这一疾病能够早期确诊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4]。免疫组化中MPO对髓系细胞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约有1/3的GS患者CD43呈阳性表达[5]。本例联合免疫组化CD43(+),MPO(+),CD117(+),CD3(-),CD20(-),Ki67 阳性率40%+,支持髓系肉瘤。

3.1 影像学表现

B超表现为低回声区,内部回声欠均匀,本例肿块边界光滑,包膜完整,形态规则,容易误诊为良性病变。乳腺钼靶表现为高密度肿块,边缘欠光整,与周围腺体组织分界欠清晰,本例患者双乳呈极度致密类,由于腺体密度遮挡,容易漏诊较小病灶。乳腺MRI检查示左乳晕后方多枚类圆形异常信号,T1WI及T2WI压脂相为等或低信号,DWI弥散受限,ADC值低,静脉注射Gd-DTPA后病灶明显强化,边缘尚清晰,时间信号曲线呈平台型或流出型,本例患者乳腺MRI增强上可见肿块后方线状强化影与胸壁相连,考虑侵犯胸大肌。相比之下乳腺MRI检查更容易发现较小病灶,对周围组织受累情况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3.2 鉴别诊断

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IDC是乳腺最常见来自上皮的恶性肿瘤,专科检查时肿块质硬,界欠清,活动度差,可伴有毛刺、钙化、皮肤增厚及乳头凹陷,同侧腋下有时可及肿大淋巴结。肿块多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密度均匀或欠均匀,钙化形态多为细点状、粉尘状、杆状、蠕虫状等表现,乳腺钼靶检查对发现钙化最为敏感。乳腺MRI肿块边缘可呈多发毛刺或蟹足状改变,DWI弥散受限,静脉注射Gd-DTPA后病灶多呈明显强化,为均匀、不均匀或边缘强化,时间信号曲线多为速升速降型。

乳腺恶性淋巴瘤:继发多于原发,组织学上多为大B细胞型,少数为T细胞型,临床上常见表现为扪及肿块,质硬,活动尚可。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局限者表现为境界相对清晰,卵圆形或圆形肿块,边缘可有分叶;弥漫者乳腺实质密度弥漫增高,可伴有皮肤增厚,类似于炎性乳癌;腋部淋巴瘤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密度增高,淋巴门消失。MRI表现为T1WI等或稍高信号,T2WI压脂相多为高信号,DWI高信号,ADC值较低,静脉注射Gd-DTPA后病灶多为稍不均匀强化,时间信号曲线多为平台型。

猜你喜欢
左乳肉瘤本例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左乳
巨大原发性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1”的加减乘除
治乳腺炎
视功能分析图例详解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