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2019-05-09 09:30佘兴蓉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紫薯食味薯块

佘兴蓉

(重庆市万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重庆 万州 404000)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产量高、综合利用价值高的特点[1]。甘薯薯块除含有淀粉外,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K、Ca、Mg、Fe、Zn等矿物质[2]和膳食纤维、多酚、黄酮、花青素、绿原酸[3]等功能成分,红心、黄心薯块还富含有胡萝卜素,紫心薯块富含花青薯。日本国立抗癌预防研究所在20种常见蔬菜中发现甘薯抗癌指数位居第1;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和评选,甘薯是13种最佳蔬菜之冠。随着人们对食品的健康意识增强,甘薯消费量越来越大,品种要求越来越多。

万州地处重庆市东北部,甘薯种植历史400余年,独特的山地、丘陵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宜喜温耐旱的甘薯生长,常年种植甘薯1.8万hm2,年总产鲜薯2.0万t以上。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产量高、品质优的鲜食甘薯,客观评价品种特性和利用价值,为引进推广鲜食甘薯新品种提供参考尤为必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渝紫薯2号、1498-4、渝紫7号、渝薯17号、渝薯19号由西南大学供苗,绵紫薯9号、万紫56号、万薯7号和万薯10号由三峡农业科学院供苗。

1.2 鉴定方法与过程

1.2.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万州区白土镇谭家村,海拔890m。沙壤土,地势较平,四周无遮蔽,前作绿肥。

1.2.2 田间设计 起垄前施入底肥,按每667m2施入农家肥2000~2500kg、碳铵20~30kg、硫酸钾20kg、过磷酸钙30kg。小区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长10m,垄宽1m,4行区,面积40m2,株距33.3cm,小区240株。5月23日栽插,6月15日和7月21日人工中耕除草;8月27日、9月10日、9月19日用磷酸二氢钾1kg进行叶面喷施。

收获及取样:11月1日收获。收获时随机取样10株,考察品种特征特性及结薯习性。取样烘干法测定干物质含量;进行熟食评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鲜薯产量及分析

2.1.1 鲜薯产量 收获时对40 m2试验地进行实收分别计产量,其结果见表1。1498-4的产量最高,2534.6kg/667m2,其次是绵紫薯9号,2350.1kg/667m2,其后依次是渝薯19号、渝紫薯7号等品种。

2.1.2 产量方差分析 各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在0.05水平和0.01水平差异,区组间不显著,处理(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采用新复极差法对品种间差异进行多重比较。

多重比较结果如表3,在0.05水平和0.01水平上,有4组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4个紫色品种,绵紫薯9号产量和大薯率最高,产量较其它3个紫色品种产量差异达显著。黄、红肉品种,1498-4和渝薯19号产量高,分别为2534.6kg/667m2和2056.2kg/667m2,渝薯19号、万薯7号和渝薯17号3个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万薯10号产量最低,产量1548.4kg/667m2,与其它品种差异都达显著。

表1 鲜食甘薯新品种测产结果

表2 方差分析表

2.2 农艺性状和结薯习性

品种的薯块的薯形、皮色、肉色、外观和结薯习性鉴定结果见表4。薯形除万紫56号、绵紫薯9号和万薯7号是短纺锤形外,其余都是纺锤形;紫色薯的薯皮、薯肉紫色,其余品种以黄红为主。外观除万薯7号有裂口外,其它品种都较好,没有开裂或条沟。

表3 新复极差法多重比较结果

表4 鲜食甘薯特征特性表

2.3 薯块的蒸煮食用评分

鲜食甘薯新品种薯块品质检测结果见表5。粘度渝紫薯2号、渝紫7号和渝薯17号优;香味除万紫56号和绵紫薯9号较差外,其余品种优;甜味渝薯17号和万薯7号最优,绵紫薯9号最差,其余品种较优;面度万紫56号、1498-4和绵紫薯9号较差,其余品种较优,总评分渝薯17号和万薯7号最优。渝薯17号干物质含量最高,渝紫薯2号其次,绵紫薯9号干物质含量最低。

表5 鲜食甘薯薯块品质检测结果

注:甘薯品质由西南大学生命科学院检测。

3 综合评价及建议

4个紫色甘薯品种中,绵紫薯9号产量最高,渝紫薯2号产量最低;食味性渝紫薯2号和渝紫薯7号较万紫56号和绵紫薯9号优;各品种光滑,商品性好。4个品种都可推广,根据对薯形、产量和食味性的需要而选用。

6个红、黄肉鲜食品种中,1498-4和渝薯19号食味性一般,产量高;万薯7号和渝薯17号食味性优,产量一般;渝薯17号是面香性,其它品种软香性;万薯7号有少量裂口,影响商品性,其它品种商品性好。根据对品种食味性、薯色、薯形和产量的需要可选用渝薯17号、1498-4、渝薯19号;选用万薯7号,须提高栽植密度或缩短生育期避免裂口;万薯10号再做试验进一步考察。

猜你喜欢
紫薯食味薯块
紫薯蒸米糕
紫薯粥变色实验
基于3种方法的西南杂交籼稻稻米食味评价及品种优选
紫薯鸡蛋卷
紫薯变“红薯”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