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2019-05-13 01:47刘海莹
体育师友 2019年2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高校大学生学校体育

刘海莹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和反思,并据此提出今后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的改进与提升策略。研究表明,当前高校体育课教学主要存在教学理念的长期禁锢与不断迷失、教学目标的过度片面化与功利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单一和不当等弊端,并据此提出不断加强对学生在体育课中的主体性认识、努力完善各高校的基础教学设施建设、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建设等建议,可为今后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策略参考。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课堂教学;高校大学生;问题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9.02.021

体育教学是为了完成或实现体育知识的传授、运动技能的习得,当然对于学生而言,更是为了今后的职业发展而尽可能多的获取生存能力和本领[1]。现如今,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教学主要包括体育专业课和公共体育课两大类。尽管如此,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理念的贯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甚至是教师队伍的管理与规范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本研究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对当前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供参考。

1 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理念的长期禁锢与不断迷失

众所周知,全面贯彻和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运动兴趣为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等等,这些都是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以及国家教育部多次强调和提出的关于大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需要认真落实和执行的重要关键点,关系着我国学校体育的未来发展以及今后走向。现实是,健康第一了吗?兴趣激发了吗?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了吗?很显然,这些不仅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就连在大学的体育课教学中也难以体现。

实践表明,放眼当前的高校体育课教学,教学内容依旧以单个的技术动作学习为主,同时配合一定的力量以及耐力的锻炼,所谓的技术动作、体能锻炼已然成为了当前高校体育课教学的主旋律[2]。在体育课中,学生必须服从老师的安排、听从老师的指挥。教学评课考量的标准是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能力,因此控班能力也就成了体育老师的合格线。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乎全部被体育老师牢牢地抓在手中,而在现实中学生不仅没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同时也没法很好地体验运动中的乐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落空。长此以往,在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教学中,关于健康的知识和行为应该如何进行培养?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应该何去何从?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将其渗透到高校的体育课教学中呢?毋庸置疑,教学理念的长期禁锢和不断迷失使得高校体育课教学已经流于形式,脫离了真正的体育育人的理念,体育的教育意义难以实现,这一点值得深思。

1.2 教学目标的过度片面化和功利化

教学目标的定义是通过相应的教学手段以实现相应的目标。现如今,不难发现大多数体育课教案中经常出现的是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达到某目标或目的。所以说,课堂教学在这样的一个定义下便只能是一种教学手段,因此这样的陈述方式显然不合理,而这种不合理表述的背后却尖锐地折射出对课堂教学目标以及达成目标时所用的方法或手段的模糊,亦或是不明晰。当然,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实际的高校体育课教学中便只出现技能教学、体能锻炼等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使得最终体育课的教学达成仅有所谓的“技能”和“体能”,而诸如健康第一、身心发展以及兴趣之类的当然也就无法得到很好的体现。

此外,当前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另一怪象便是以断章取义的方式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现如今,新课标对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提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五个维度的目标;明确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要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习体育运动知识,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和方法;全面体能和健身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体育道德等为目标[3]。虽然,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并未对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中提出明确规定,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高校体育课教学也应做到这五个维度的目标实现,而不是一味地停留在任务的达成上。除了技能传授和体能锻炼外,对于体育习惯的养成、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健康意识的塑造也同样重要,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使得普通高校体育课的教学目标避免过度片面化和功利化的这一严重问题。

1.3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单一和不当

事实证明,除了之前所提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外,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对于教学方法以及手段的使用方面也存在教学教法单调、陈旧,教学手段使用单一、不当等局限性,而这也成为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的另一难题。从对广州大学城部分高校的实际考察来看,在体育课教学中,沉闷、乏味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不高,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状况至今都无法根除。现阶段,在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课教学中对于运动技能的学习都是将技术动作分开进行教学,例如篮球的运球、传球技术,排球的垫球、扣球技术,足球脚内侧传球、脚外侧踢球等。虽说这样的分解法教学有利于单个技术动作的熟练掌握,但实践经验却表明,单个技术动作的熟练掌握并不意味着能够很好地促进一项技术水平的提升,而分解之后的教学也必须经过完整法将其串联起来,才能使整个技术动作得以衔接和流畅起来,反之将不得要领。

不可否认,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单一和不当其主要原因在于,体育教师过分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的运动技能和体育知识的传授,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忽视了学生对于动作技能习得的形成规律,同时更是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同时也无法有效践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4]。不难想象,如此标准化、规范化、同步化的教学方法必然导致体育课教学中的沉闷气氛无法得到散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课的进行中不断丧失,最终造成学生缺乏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今后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的反思与改进策略

2.1 不断加强对学生在体育课中的主体性认识

诚然,在高校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将学生的“身体主体”当作教育对象,使身心高度融合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共同发展。只有通过身体的实践,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体育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对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进而形成终身体育健康行为。要做到这些,体育教师应改变一以贯之的固定教学模式,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针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此外,还要正确对待学生在运动能力提高方面的差异性,将课堂中集体基础动作教学时间缩短,利用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单独的指导与帮助,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此外,体育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活动中的互动性,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进而打破传统课堂中的教师与学生的“各自为战”的格局,改变一味地将学生看作受教育者的现象,这样方可营造出一个身体参与、互爱互动、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2.2 努力完善各高校的基础教学设施建设

大量研究表明,完备的场地器材、充足的课程资源以及丰厚的自然资源会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5]。由此可见,各高校在筹备体育设施建设时不能盲目地追求场馆的体貌、面积、外形等,而是应该结合学校自身及周边的土地、环境以及学生的运动喜好等现实情况和条件,进行合理开发。此外,还应该考虑场地的综合性,尽可能地满足绝大多数人的主要需求,对现有器材及场地设施进行切合实际的改造。当然,也要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改变,除了摈弃传统体育课教学中学生觉得没有意义的东西,同时还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使学生“生厌”的部分,积极开发属于学校自身的特色项目,进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标志。

除了傳统三大球以及乒、羽外,各高校还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设高尔夫、网球、跳绳、自由搏击、毽球、户外拓展等新兴项目,尽可能地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结合文、声、图、像等表现功能的信息技术,例如应用移动便携式多媒体设备制作各种课程,增加体育类APP以及体感技术的应用等,使体育课的教学形式不断丰富和多样化。

2.3 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近年来,教育改革在全世界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都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素养。事实表明,核心素养是当前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和推进青少年体育的现实背景下,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后备力量,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更应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而这对于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来说也非常重要。

因此,各高校要全面对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将体育核心素养落实到不同目标的课程教学中,最终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培育为落脚点,使得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能够落到实处[6]。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测试或是让学生体验各种不同的运动,以此来增加学生的运动经历,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相关运动技能。在体能练习方面,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制定锻炼计划,与同学合作形成锻炼小组,并对锻炼的效果进行自评、互评。与此同时,在对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丰富学生的健康知识,只有将健康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才会让学生学习起来更有积极性。

2.4 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建设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各高校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以及其他人力资源的开发,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教师队伍的管理和规范。尤其是在当前大力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势下,培养体育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能力,挖掘体育教师的内在潜能,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而使体育教师发展成为“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教育者,这一点对于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建设十分关键。

现如今,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以及社会对体育教师还带有一定的偏见,对体育教师的不重视、看不起现象还普遍存在[7]。因此,对于体育教师而言,个人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在现实条件下,体育老师不仅要在运动技能和专业知识方面能够过硬,而且还需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教育、教学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和教学水平,更好地实现与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的融合,也能够更好地符合当前国家和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多方面要求,进而为体育教师自身今后的职业规划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军波.高校体育教学环境优化策略的思考[J].青少年体育,2018(12):88-89.

[2] 孙习军.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理论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2):59-60.

[3] 赵欣.移动互联网对高校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9):103-104.

[4] 张华.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9):132-133.

[5] 黄伟平.终身体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探究[J].运动,2017(21):78-79.

[6] 孙卫红,张学新.高校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基于体育教学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7,33(06):70-73.

[7] 高贺,燕鹏.体育运动与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关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6):209-210.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教学高校大学生学校体育
体育课堂教学增强学生体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