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可拓思维模式

2019-05-14 06:19何一鸣湖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126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共轭菱形逆向

文/何一鸣 湖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126

事物都具有拓展性,可拓学主要研究的是事物拓展性以及创新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可拓学正在被推广应用于各个领域,通过和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可拓思维模式的合理运用,助力建筑设计的创新,并且形成了新的理论以及方法,为建筑发展提供了支持。

1、课题研究意义

可拓思维模式是建筑设计创新的基础,能够保证设计创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此思维模式,应用于建筑学和创新学等领域,形成了共轭思维模式和传导思维模式等。将新思维模式,应用于建筑设计创新,可形成新理论以及设计方法。具体来说,建筑设计不断创新,能够推动建筑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经济建设。这需要合理应用此模式,充分发挥可拓思维模式的作用。

2、建筑设计创新中可拓思维的应用方式

2.1 菱形思维模式

此模式的应用,采取的是先分散再收敛形式,通过分散和收敛的有机整合,强调的是循环以及多级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创新设计。其中,分散指的是基于原思维中心,经过拓展和扩展,利用各类思维的发散,扩散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探索设计创新点,再进行相应的整合。收敛则是整合以及调节发散思维的主要过程。在具体实践中,通过相容性和优劣性等的判断以及分析,对经过筛选的资源,进行相应的整合,进入建筑创新设计。在建筑设计中,通过资源整合利用,实现思维步骤的整合。应用菱形思维,对建筑设计创新的不足以及虚假条件,有效筛选和排除,进而打开建筑设计的思路,进一步优化以及创新建筑设计。不过菱形思维的应用,也存在着些许不足,要做好应用要点把控,具体如表1所示。

2.2 逆向思维模式

从字面意思能够理解为,突破传统的正向思维模式,运用反向思维,来进行建筑设计创新探索。看待事物的方向不同,通常可以获得启发,找到独特视角,进而开展建筑创新设计。在实际应用中,为保证逆向思维模式的应用效果,需要设计人员有着较强的专业素养,可合理运用逆向思维逻辑,突破传统思维的紧固。目前,建筑创新设计中,此思维模式的应用相对广泛。通过思维扩展以及深度思考,对比运用逆向思维获得的设计方案和正常思维下的设计方案,通过对比参考,保证创新设计的科学合理性。相比菱形思维模式,逆向思维模式的形式化更加明显,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保证其应用效果,需要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有着全面理解和掌握,对建筑结构进行创新设计和完善,并且提出新型建筑设计方案。

表1 菱形思维的应用要点

2.3 共轭思维模式

可拓思维模式理念强调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的有效转化,具体体现为对事物虚实以及硬软件的有效控制。共轭思维关注的是事物个性化发展,重视事物分析,充分理解事物个性化可拓性,并且创新事物个性化可拓性。在实际应用中,共轭思维注重逻辑思维,而可拓性思维则是通过比较相似,通过对两个模式的有效学习和转换,可全面分析事物内部的构造建设,进而寻找设计创新的突破口[1]。在建筑设计创新实践中,可拓性思维的应用,缺少合理性,而且科学性不强,为应用薄弱点,因此可以应用共轭思维模式来处理,解决建筑设计的部分细节问题。从应用方法来说,共轭思维模式的应用,是通过虚实转化、潜显转换、软硬转换、负正转换实现利用。为获得不错的应用效果,设计人员要对实物有着综合认识,比如事物的共轭部分,进而更好的处理建筑设计问题。可拓思维和共轭思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在建筑创新设计实践中,应用共轭思维,来挖掘隐藏以及显现的事物,进而合理设计。

3、建筑设计创新中可拓思维的应用实例

以费城富兰克林纪念庭院为例,设计者文丘里运用简洁的语言,通过几笔勾勒出具有示意性的钢架,用于替代传统的实体建筑物,极大程度上调动了观看者的想象力,增强了纪念效果。图1为费城富兰克林纪念庭院。此庭院设计采用的是虚实共轭思维,通过共轭实部的变换,最终实现设计创新。类似的案例诸多,都运用了不同可拓思维模式[2]。

图1 费城富兰克林纪念庭院

基于应用实践研究,在建筑设计创新实践中,应用可拓思维模式,要坚持以下原则:1)联系性原则。设计人员开展创新设计时,要从建筑物的整体和部分出发,了解部分之间、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联系,保证建筑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效果。构成性指的是各类关系作用下,通过把各类因素有机综合起来,进而实现部分整合,构成科学合理的状态。2)最优化原则和动态性原则。基于建筑各个部分所具有的功能,通过功能的有效整合,获得最好的效果,将建筑设计为具有特色的建筑物。动态性的把控,是通过对建筑物所在环境的有效充分,掌握变化趋势,做好发展方向分析,保证建筑设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综合性和整体性原则。基于建筑物发展历史以及要素等,对建筑各类因素进行有机整合,提高建筑设计控制效果。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对整体性的把控,是通过对各部分功能进行全面分析,增强各个部分的联系,保证建筑物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可拓思维模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创新设计中,合理运用可拓思维模式,能够增强设计的效果。在具体实践中,要坚持最优化原则、动态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等,提升设计的质量。

猜你喜欢
共轭菱形逆向
逆向而行
一个带重启步的改进PRP型谱共轭梯度法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改进的菱形解相位法在相位展开中的应用
强Wolfe线搜索下的修正PRP和HS共轭梯度法
巧用共轭妙解题
逆向思维天地宽
菱形数独2则
菱形数独2则
菱形数独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