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的使用与发展

2019-05-15 05:55
殷都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复句构式左传

杨 丹

(北京联合大学 师范学院,北京 100011)

并列复句的关联标记是指在并列复句中显示并列关系的词语[注]本文的并列复句是狭义的并列复句范畴,是联合复句中的下位类别,与承接、选择、递进等同属一个层次。本文关注的并列复句仅限于单重并列复句。。副词“亦”是上古汉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中较为常见的一类,“亦”在并列复句中主要表类同,语义上常表事物、动作、情状、条件等有某种类同或相关关系。“亦”在复句中具有连接分句的作用,可用于表示各分句之间主语、谓语或宾语的类同,如果分句为紧缩的条件句,还可表示条件或结果的类同。本文通过考察上古汉语几种代表性文献(《尚书》[注]我们参考顾颉刚的观点,选取《尚书》中的13篇作为西周时期的语料,分别为:《盘庚》《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多方》《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等。参见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卓越的《尚书》研究[J].文史哲,1993(2):18-25.《左传》《孟子》《史记》),试图分析“亦”作为并列复句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并探讨其在上古汉语的发展演变。

一、上古汉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的使用情况

上古汉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按标记类型来划分可分为:单标式(如“亦”);双标式(如“而亦”);组标式(如“而……亦……”)和配标式(如“亦……亦……”)。按“亦”所在复句的类同项可分为:

A式,“主1+谓,主2+亦+谓”式;

B式,“主1+谓1,主2+亦+谓2”式;

C式,“主+谓1,主+亦+谓2”式;

D式,“主+谓,主+亦+谓”式;

E式,“话题1+述题,话题2+亦+述题”式;

F式,“话题1+述题1,话题2+亦+述题2”式。

1.1 《尚书》中的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

上古早期的《尚书》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类型单一,均为单标式,共10例,主要有:

B式,即“主1+谓1,主2+亦+谓2”式,共3例。此类型并列复句各分句的主语和谓语均不相同,但分句的谓语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的性质或类别。如:

(1)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尚书·大诰》)

(2)四方迪乱未定,于宗礼亦未克敉。(《尚书·洛诰》)

例(1)中“有大艰于西土”意为“国内有凶丧”,“西土人亦不静”指的是“民众也不安康”,虽然前后分句在形式上没有类同项,但实际上都是指国家所面临的困境,所以用“亦”来连接。例(2)中前后分句谓语部分相同的否定词“未”显示出了功业尚未完成的几类相似状态。

C式,即“主+谓1,主+亦+谓2”式,共3例。此类型并列复句各分句间主语相同(常等同删略),而谓语不同,一般宾语不同或不出现。语义上表示谓语在主语相同的情况下所具有的行为、性状等相同或类似。如:

(3)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尚书·召诰》)

此例前后分句的主语都已承前省略,意为“(周王承受了大命),无限美好,也无限忧患”,这里的“美好”与“忧患”具有相同的情状,用相同的定语“无疆”来进行修饰,前后分句用副词“亦”关联起来。

D式,即“主+谓,主+亦+谓”式,共4例。此类型并列复句各分句间主语相同,谓语中心语也相同,但分句并不完全等同,如有的前后分句的宾语不同,有的后分句常省略主语等。语义上表示人、事物等同时或相继做出相同的动作,或同时存在某种状态。

(4)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尚书·康诰》)

(5)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尚书·召诰》)

可见上古汉语早期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类型单一,用法也不复杂,反映了标记在并列复句中萌发的初始状态。

1.2 《左传》《孟子》中的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

上古中期的《左传》《孟子》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主要为单标式,双标与配标式得到了发展。《左传》共37例,《孟子》共15例[注]这里的例句数已去掉《左传》《孟子》中引自其他文献(如《诗经》等)的用例。,主要有:

1.2.1 单标式

A式,即“主1+谓,主2+亦+谓”式,《左传》18例,《孟子》10例。此类型是指并列复句各分句间(常见的是两个分句的并列)主语不同而谓语中心语相同,在语义上表示不同的人、事物等具有相同的动作或情状。“亦”的位置常位于后一分句的主谓之间,作为副词用来修饰谓语。这是“亦”连接并列复句的典型用法。如:

(6)我能往,寇亦能往。(《左传·文公十六年》)

(7)郑洩驾恶公子瑕,郑伯亦恶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8)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左传·昭公元年》)

(9)舜人也,我亦人也。(《孟子·离娄下》)

(1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以上诸例中各分句谓语中心语相同,后面若带宾语,则宾语一般也相同,因此后分句的宾语也可用代词来复指,如例(7)后分句的“之”。有的复句是谓语动词相同,而宾语不同(包括宾语中心语的定语不同)。如:

(11)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左传·成公二年》)

(12)鼓人能事其君,我亦能事吾君。(《左传·昭公十三年》)

B式,即“主1+谓1,主2+亦+谓2”式,《左传》4例,《孟子》尚未发现典型用例。如:

(13)驾,良邑也;邓廖,亦楚之良也。(《左传·襄公三年》)

(14)君不赦宥,臣亦不帅职。(《左传·襄公十四年》)

尽管这两个复句的主语和谓语中心语没有复制式的类同项,然而谓语部分也暗含着某方面的类同。例(13)前后分句用形容词“良”突出“驾”这个城邑和“邓廖”这个人的相同点;例(14)用前后的否定词“不”来凸显二者的相同情况。

C式,即“主+谓1,主+亦+谓2”式,《左传》4例,《孟子》尚未发现典型用例。如:

(15)不敢从,亦不敢言。(《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6)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此二例中各分句的主语均承上文省略,表示同一个主语具备性质类似的几种状态,前后分句用助动词“敢”来表示相同的情态。

D式,即“主+谓,主+亦+谓”式,《左传》6例,《孟子》2例。如:

(17)孙子无辞,亦无悛容。(《左传·襄公七年》)

(18)国无滞积,亦无困人。(《左传·襄公九年》)

(19) 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孟子·公孙丑上》)

(20)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孟子·告子上》)

前两例复句的后分句主语承前省略,后两例复句的主语承上文省略。

E式,即“话题1+述题,话题2+亦+述题”式,《左传》共2例,《孟子》尚未发现典型用例。此类型各分句为一个条件紧缩句,条件为话题,是不同项;结果为述题,是相同项,“亦”位于后分句中表明就相同结果来说,不同条件有类同关系。如:

(21)二三子用我今日,否亦今日。(《左传·成公十八年》)

(22)从之将退,不从亦退。(《左传·襄公十年》)

例(21)中前分句“二三子用我”为条件,“今日”为结果,后分句为反面条件,然而结果相同。

1.2.2 双标式

双标指两个标记的连用形式,《左传》主要是“而亦”式,共2例,《孟子》的并列复句中尚未发现“亦”的双标用例。

(23)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24)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以上两例均为C式。

1.2.3 配标式

配标指相同标记的前后配合形式,如“亦……亦……”式。《左传》1例,《孟子》3例。

A式,即“主1+亦+谓,主2+亦+谓”式,《孟子》1例。如:

(2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B式,即“主1+亦+谓1,主2+亦+谓2”式,《左传》1例。如:

(26)韩子亦无几求,晋国亦未可以贰。(《左传·昭公十六年》)

E式,即“话题1+亦+述题,话题2+亦+述题”式,《孟子》2例。如:

(27)治亦进,乱亦进。(《孟子·公孙丑上》)

(28)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孟子·尽心上》)

从《左传》与《孟子》“亦”的使用来看,上古汉语中期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的标记类型与组配形式更加多样化,双标与配标在并列复句中更能凸显并列关系,“亦”的用法得到了发展。

1.3 《史记》中的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

上古晚期的《史记》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分为单标式、组标式与配标式,共81例。主要有:

1.3.1 单标式

A式,即“主1+谓,主2+亦+谓”式,共23例,主语不同,谓语相同,在《史记》中属于典型用例。如:

(29)能与息者皆来,不能与息者亦来。(《史记·孟尝君列传》)

(30)今秦万乘之国也,梁亦万乘之国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也有谓语动词相同,而宾语不同的用例。如:

(31)汉留匈奴使,匈奴亦留汉使。(《史记·匈奴列传》)

(32)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B式,即“主1+谓1,主2+亦+谓2”式,共27例。如:

(33)齐桓公始霸,楚亦始大。(《史记·楚世家》)

(3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亦不敢贯弓而报怨。(《史记·陈涉世家》)

(35)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史记·伍子胥列传》)

(36)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亦反汉与楚和。(《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类复句尽管各分句谓语不同,但谓语在某方面语义类同或相关,如例(36)“亡汉降楚”与“反汉与楚和”意皆为离开汉王从而依附项羽。有的谓语用不同动词其实是为了避免前后重复,如例(35)“胜”和“破”在语境中都可归属于“战胜”类语义范畴。

C式,即“主+谓1,主+亦+谓2”式,共3例。如:

(37)太子怨,亦不能无望于王。(《史记·楚世家》)

本句意为:“太子怨恨我,也不能不怨恨大王”。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省略。

D式,即“主+谓,主+亦+谓”式,共5例,主语相同,谓语动词也相同,宾语不同。如:

(38)事有所疾,亦有所徐。(《史记·龟策列传》)

(39)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

E式,即“话题1+述题,话题2+亦+述题”式,共1例。如:

(40)成为福,不成亦为福。(《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F式,即“话题1+述题1,话题2+亦+述题2”式,共4例。此类型条件为话题,结果为述题,前后分句的条件与结果均为不同项,然而分句的述题部分在某方面具有类同之处。如:

(41)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史记·李将军列传》)

此句两个紧缩句的条件不同,结果不能说完全相同,但情况类似,都属于负面的信息。

1.3.2 组标式

组标指不同标记的前后组合形式,《史记》主要有“而……亦……”“及……亦……”两类,共7例。如:

(42)故骐骥不能与罢驴为驷,而凤皇不与燕雀为群,而贤者亦不与不肖者同列。(《史记·日者列传》)

(43)楚来救,及魏公子无忌亦来救。(《史记·赵世家》)

组标式所涉及的类型主要有A式、B式与E式。“及”“而”与“亦”起并列的关联作用,同时“亦”还强化类同关系。

1.3.3 配标式

《史记》中的“亦……亦……”式共11例。

C式,即“主+亦+谓1,主+亦+谓2”式,共1例。如:

(44)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D式,即“主+亦+谓,主+亦+谓”式,共3例。如:

(45)先是汉亦有所降匈奴使者,单于亦辄留汉使相当。(《史记·匈奴列传》)

E式,即“话题1+亦+述题,话题2+亦+述题”式,共7例。如:

(46)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47)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史记·吴王濞列传》)

(48)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史记·滑稽列传》)

从《史记》来看,上古汉语晚期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的使用更为复杂化和多样化,尤其是配标“亦”的发展使得并列关系更为明晰,并列复句关联标记已呈构式化发展趋势。

1.4 上古汉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的用例表

类型《尚书》《左传》《孟子》《史记》单标单标双标配标单标配标单标组标配标A式18例48.6%10例66.7%1例6.7%23例28.4%3例3.7%1例1.2%B式3例0.3%4例10.8%27例33.3%4例4.9%3例3.7%C式3例0.3%4例10.8%2例5.4%3例3.7%D式4例0.4%6例16.2%1例2.7%2例13.3%5例6.2%E式2例5.4%2例13.3%1例1.2%7例8.6%F式4例4.9%总计10例100%34例91.9%2例5.4%1例2.7%12例80%3例20%63例77.8%7例8.6%11例13.6%10例37例15例81例

二、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的基本语义与句法功能

2.1 “亦”的基本语义

《说文解字》曰:“亦,人之臂亦也。”本义为腋下,后假借为古代汉语的一个常用副词。“亦”的基本语义是表示“类同关系”,[1]有“也,又”之义,在语境上常表示事物、动作、情状、条件等有某种类同或相关关系。六朝以前,“汉语中表示类同意义的副词只有‘亦’”,元明时期逐渐被“也”所替代,[2]副词“也”的基本意义同样是“表示类同”。[3-4]

从以上四部文献可以看到,“亦”在上古时期着重表示的是不同主语在某方面的类同关系,简言之就是着重表示“两事相同”。吕叔湘先生曾说:“类同关系是异中见同,类同之感建立在相同的部分之上。谓语是句子的重心所在,谓语同则类同之感强。要是只有主语相同,实不足以产生充分的类同之感。”[5]由此,就A—F这六种句式类型来说,A式与E式中前后分句主语或话题各异,而谓语或述题相同,是“亦”表示类同感最为强烈的句式。因上古复句关联标记以单标为主,所以A式成了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所在的显赫句式。反之,那些前后分句主语相同而谓语不同的句式(如C式)表示的类同感较弱,因此成为不太典型的句式。

2.2 “亦”的句法功能

“亦”在上古文献中表类同不限于用在单句中,它大量用在复句、句群甚至篇章中来表达这种关系。如:

(49)壬午,宋公兼享晋、楚之大夫,赵孟为客,子木与之言,弗能对;使叔向侍言焉,子木亦不能对也。(《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50)华元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左传·宣公十四年》)

(51)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左传·成公十三年》)

“亦”见于多重复句中,如例(49),也见于句群中,如例(50)(51),在上下文中常表示在谓语相同的情况下,主语具有某些类同关系,故上下文常有相应的谓语动词前后呼应,如上面的“对”“亡”“告”等。屈承熹(2007)曾经对副词的篇章连接功能做过研究,认为“可移位的副词有明显的连接功能,因而通常也看做是连词。但是还有另外一些副词,主要是不可移位的单音节副词,由于不处在小句的开头,它们在篇章中连接小句的功能就没有那么明显”。[6]“亦”恰好属于不可移位的副词[注]Li and Thompson(1981)按副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分为“可移动副词”和“不可移动副词”。前者指的是副词可出现在主语、话题之前或之后,而后者一般只能出现在主语、话题之后。,[7]以往的学者多重视其句法上的修饰功能,忽视了其篇章连接功能。从语义上来说,“亦”表类同关系,势必会对前后事物、事件或状态进行关联;同时,“亦”经常用在复句和句群中,所表的类同关系往往超出了单句的范畴,在语义和篇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它逐渐成为一个关联副词,获得关联功能。“亦”除了用在并列复句中,还可以用在承接、递进、转折、假设等复句中起到关联作用,因此有的学者如何乐士(2006)把这种起连接作用的“亦”直接称之为“关联副词”。[8]

三、 上古汉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的发展演变

从上古汉语早期、中期、晚期的文献来看,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的发展演变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表义的抽象化与并列关系的明晰化、标记类型与句式的多样化以及“亦”的构式化。

3.1 表义的抽象化与并列关系的明晰化

在复句中,单标“亦”的位置一般位于后分句的主谓之间,从功能上讲,“由于句子的信息编排往往是遵循从旧到新的原则,越靠近句末信息内容就越新”。[9]也就是说前分句是旧信息,后分句是新信息,要强调事物的相似相关的这个新信息,需要在后分句用副词“亦”来凸显。“亦”作为副词,主要还是以修饰谓词性词语为主,在并列复句中着重表示的是在主语相异的情况下,后分句谓语与前面的相同之处,因此上古文献中A式为典型句式。而《史记》中B式(即主谓各异)得到了大力发展,这种类同较之A式就没有那么实在了。“亦”修饰的谓语动词不再是前后的复制,这种关系需要结合语境来理解,除了因词汇的丰富性力求避免重复之外,“亦”从表实在的类同发展到可表抽象的类同,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亦”的词汇语义逐渐虚化。

“亦”在并列复句中可以显化类同关系,上古汉语并列复句标记的发展趋势之一便是并列关系的明晰化,“亦”从无标到单标,再到双标、组标,最后到配标,类同关系更为清晰,分句间的结合更为紧密,并列关系更为稳固。

3.2 标记类型与句式的多样化

从前面所描写的“亦”的使用情况来看,西周时期的《尚书》只有单标的用例,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所在的句式只有B、C、D三式,整个用例较少。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传》《孟子》中,“亦”的用法除了单标,还出现了双标与配标,所在的句式覆盖到了A——E五式。而西汉时期的《史记》“亦”的标记类型有单标、组标与配标,所在的句式覆盖到了A——F六式。可见从上古汉语早期至晚期,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的标记类型更加多样,表达类同的句式种类也更加丰富。

语言的发展演变有一个不断追求精致细密的过程。上古汉语的并列复句主要以意合为主,有标复句整体较少,标记在缓慢的发展进程中呈多样性发展。从《尚书》到《史记》,人们为了表达更为复杂和有效的信息,并列复句也变得越发精密。有标复句比无标复句更能显示并列关系,而双标、组标和配标比单标更能彰显构式的意义;随着人们运用语言表达逻辑关系意识的强化,句式类型的多样化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语言精密原则的作用下,“亦”的标记类型与句式整体上向繁复性方向发展。

3.3 “亦”的构式化

Goldberg(1995)对构式(Construction)所下的定义为:“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且C的形式(Fi)或意义(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10]Traugott & Trousdale(2013)提出了构式化(Constructionalization)理论,认为构式化就是“新的形式——意义对的符号产生过程”。[11]从上古汉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的发展演变我们可以看到“亦”的构式化过程。

根据并列复句中类同关系显化的程度,我们把“亦”的不同标记类型分为几个层级,也可以看成是“亦”构式化的几个图式。

图式一:无标:“……,……”。

在并列复句中,前后分句表示“类同”可采用无标的句子。如:

(5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此复句的“诈”与“虞”都为“欺骗”之义,并且前后都有否定副词“无”来修饰谓语,可加入“亦”形成B式,若无“亦”则类同的构式意义不凸显。

图式二:单标:“……,……亦……”。

尽管单标“亦”可以显化并列的类同义,然而前面提到,“亦”具有关联功能,可以用在具有不同逻辑语义关系的复句中。如:

(53)谋人,人亦谋己。(《左传·宣公十四年》)

(54)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55)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史记·汲郑列传》)

(56)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史记·刺客列传》)

(57)相如使时,蜀长老多言通西南夷不为用,唯大臣亦以为然。(《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58)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史记·商君列传》)

例(53)是假设条件关系。例(54)(55)是转折或让步关系,形成配标“虽……亦……”式。例(56)(57)是递进关系,(56)形成“非独……亦……”表递进,(57)后分句意思是“就是大臣也认为这是对的”,形成“唯……亦……”式。例(58)是承接复句。

因此,并列复句中单标“亦”仍需要依靠前后分句的逻辑语义关系来彰显类同义,前后分句的紧密度还不是十分稳固,“类同并列”构式还未形成。

图式三:双标:“……,而亦……”;组标:“……,而……亦……”“……,及……亦……”。

这里的双标“而亦”可以看成是组标“而……亦……”式中“亦”前的主语省略而形成的标记组合形式。“而”是上古汉语使用较为频繁的虚词,在复句中也是最为活跃的连词性关联标记,是众多并列关联标记里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词。“而”与“亦”的组合一方面增强了复句内前后关联的紧密度,另一方面副词“亦”与连词“而”同处于一个句法层面起关联作用,也意味着“亦”语法功能的增强。但“而”与“亦”都不属于专属的并列标记,二者的结合还不能构成新的“形式——意义”对。“及”具有并列连词的典型功能,“及……亦……”式虽可以算作固定格式,但在上古其他文献中还缺乏普遍性,我们可以看作是表“类同并列”的微构式。

图式四:配标:“……亦……,……亦……”。

配标式的出现标志着“亦”类同并列构式的形成,形式上是“……亦……,……亦……”,语义上具有表类同的并列义,是一个“形式语义对”。实际上《诗经》中就有“亦”前后对照使用的情况,如:

(59)不闻亦式,不谏亦入。(《诗经·大雅·文王之什》)

而《诗经》多为四言诗,配标“亦”的使用与韵律和音步有一定关系。

前面说到《孟子》中配标的用法,有的例子实际上可有两解,如: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该句的上文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所以“生,亦我所欲也”还可以看成是“生”与之前的“鱼”和“熊掌”具有的类同,这样“亦”就是一个单标式。我们认为,本句可以看成是“亦”由单标到配标的新分析。

所谓成熟的配标式,是前后分句的“亦”相互对照,在并列复句中呈对称格式,凸显类同并列义。上古中期配标式已有较典型的用例,后期则发展得更为成熟。典型的配标式如前面的例(44)—(48),其他文献的用例,如:

(60)讲亦悔,不讲亦悔。(《战国策·秦策四》)

(61)君子能亦好,不能亦好。(《荀子·不苟》)

(62)如老子神,龙亦神,圣人亦神。(《论衡·知实》)

(63)由此言之,书亦为本,经亦为末。(《论衡·书解》)

实际上,配标式的前一个“亦”的类同义已经弱化,去掉之后并不影响整个句意,在语义上看似一个羡余成分,然而其语法功能得到了增强。标记的配套使用增强了前后分句的紧密度,显化了并列关系和构式意义。由此,“亦”的构式化过程也伴随着“亦”的语法化过程。

“亦”构式化的主要动因是并列复句构式需要标记来凸显并列关系,这是语言发展追求明晰性的内在需求。“亦”构式化的主要机制是并列复句从句式到标记的对称映射。对称性是并列复句的一种典型句式特征,这不仅仅体现为句式的对称、词汇的对称,还体现为标记的对称[注]近代汉语并列复句配标式继续发展,多数都呈对称格式,如“一者……一者”“一则……一则”“一面……一面”“一边……一边”“一行……一行”等。参见张 莹.近代汉语并列关系连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为了使标记与句式相匹配,单标式就有向配标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这便导致了“亦”构式化的最终完成。因此,上古汉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的构式化过程可以表示为:

无标→ 单标“亦”→ 双标“亦” → 配标“亦”

类同义 类同义 类同义 类同并列义

不凸显 显化 进一步显化 强化

后来配标“亦”式发展为一个紧缩构式,即“亦A亦B”式,标记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构式的表义也越来越单一[注]上古汉语配标“亦”式所连接的前后分句有的在逻辑语义上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并列,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此复句前后分句具有微因果关系,然而在“亦”的配标构式下,类同并列是最为突出的语义关系。,已经完全凝固为一个非句化的表并列的固定格式。这是并列关联标记“亦……亦……”式从复句向单句整合的结果,我们认为只有高度成熟的构式才能发生紧缩化的演变。“亦A亦B”式产生的时间应该不晚于六朝时期[注]所使用的语料库为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上古时期尚未发现典型的“亦A亦B”式。。如:

(64)峰颓木朽,波逝江潭;山川若此,人何以堪!亦生亦灭,如壑如舟;千龄俱尽,万古谁留。(《全梁文》)

(65)饮利君子,既醉既逞;惠彼小人,亦恭亦静。(《齐民要术·卷七》)

(66)又问:“沙门行与行李处是一是二?”曹山云:“亦一亦二。”(《祖堂集·卷十六》)

(67)常无常有,则是亦无亦有。(《五灯会元·卷十四》)

(68)你如今才别起一念。即入十二因缘。无明缘行亦因亦果。乃至老死亦因亦果。(《古尊宿语录·卷第三》)

四、结语

本文考察了上古汉语四部文献(《尚书》《左传》《孟子》《史记》)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的使用情况,“亦”的标记类型及其所在句式等在上古汉语各时期呈现出的不同面貌。并列复句中“亦”在语义上主要表类同,语法上具有关联功能,其在上古汉语的发展演变主要体现为:表义的抽象化与并列关系的明晰化、标记类型与句式的多样化以及“亦”的构式化。六朝时期,配标“亦”发展为紧缩的“亦A亦B”式,呈现出构式高度成熟的发展态势。

猜你喜欢
复句构式左传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从善如流
哈汉复合句对比
构式理论与韩国语“?”句式教学
构式语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汉语口语常用构式哈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