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情境设计这把“金钥匙”

2019-05-15 07:47单凌云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9年4期
关键词:情境设计金钥匙数学

单凌云

摘要:情境设计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通过情境设计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还可以不断强化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情境设计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的“平淡点”甚至“沉闷点”变成“兴奋点”。

关键词:情境设计;数学;教学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情境设计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创造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教学内容的“兴奋点”离不开情景设计的渗透式教学.

1情境设计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教学中,数学科目不同于语文科目,数学内容比较抽象,符号多、数字多、运算多,情境设计教学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营造一种探究的学习氛围,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更加倾向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情境设计,可以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1.1通过情境设计,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教学过程中缺乏新意,课堂没有感染力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很抽象,自己不可能学好它,加上有的学生自控力比较差,自觉性不强,课堂效果整体不佳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适当进行情境设计可改变这种现状.例如,在引入“概率”这一教学内容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抽奖游戏,回答抽奖者是吃亏还是沾光这个问题,让学生通过熟悉的抽奖环节加深对概率知识的学习热情,从而消除学生对“概率”等数学概念的恐惧感,让学生觉得概念并不难理解,坚定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1.2通过情境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设计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巧妙的解决问题,减少“启而不发”现象的发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设问的过程也是学生参与互动的过程,教师通过情境设计,恰当地指导和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参与对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够从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将情境设计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创设的知识点举一反三,在解決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思维空间.

1.3通过情境设计,可以助推教师素质的提升

课堂情境的设置,不能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情境的创设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要尽可能利用真实的情境,这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它应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川.课堂情境设置合理,教师讲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学生听起来也才能聚精会神.但真正要设置好一个课堂情境,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数学教师想在常规课的教学中较好地设置课堂情境就必须做到“四个要”.即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要做到关心时事政治;要在常规教学时养成设置课堂情境的习惯.生活中处处皆学问,情境设计教学,可以助推教师素质的提升.

2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好情境设计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从认识论来看,依靠直接感知可以获得某些客观事物的认识,但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特性及性质却不是单靠直接感知就能认识到的,必须通过思维方能认识它们,尤其对一些抽象事物的认识更是如此[2].教学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宜于当今的课堂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参与进来.

2.1优质的导学案是情境设计运用的前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情境设计中对导学案的编写要求越来越高,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导学案采取分课时编写,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能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实用、高效的导学案是运用好情境设计的前提.优质的导学案让问题前移,导学案上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主先学.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2有效的课堂互动是情境设计运用的关键

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间的沟通、协作,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良好的课堂互动是情境设计运用的关键.例如,初三的一节反比例函数课,课上教师问了一个问题,“我们从哪些方面去研究一个函数?”孩子们回答概念,图象,性质,应用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我们应该学习函数的哪些知识?这样不仅教会了孩子学什么,还教会了他们怎样学.在研究函数图象的时候.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画图.然后再集体对某一图象的不足进行补充画好图象后,学生小组讨论图象的性质,并由学生代表把他们的讨论结果展示在白板上.师生之间是在一种平等、协作、和谐的气氛下,进行默默的情感交流,将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融于简朴、真实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2.3良好的思维方式是情境设计运用的落脚点

良好思维方式的养成是在课堂上一次次地参与、归纳总结中慢慢形成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唯有改革创新才能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在课堂上坏仅对课程内容要创新,同时对学生评讲、作业布置方面也要改革.在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对某一组的结果进行集体评价,学生们进行围听.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孩子们围在教师周围,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这种讨论模式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再到前面进行统一纠正.这样知识就由学生自主生成,而非教师直接灌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理解得更透彻.在课的的结尾,教师布置的作业可以是让学生自己出题,这样就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出题学生做的模式,让学生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课堂教学展示了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这12字方针.

反思我们与学生共同创设的课堂,教师要用好情境设计这把“金钥匙”.要将情境设计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主动运用合作式探究方法,将合作的魅力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他们的心灵,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敢于和教师沟通,敢于和教师交流.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会事半功倍,学生也才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李燕丽.让数学课走进生活[J].湖北教育,2005(01):51—52.

[2]杨元超.基于“情境一模型”双向建构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情境设计金钥匙数学
解题的“金钥匙”
金钥匙
高职《图片处理》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巧设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处理力学问题的两把“金钥匙”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