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预算为核心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2019-05-15 10:51黄小红
财会学习 2019年13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黄小红

摘要:国家对财政预算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并对其进行了新的总体部署,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明确的指出事业单位财务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必须要符合国家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由于实施了政府采购、部门预算以及国库集中支付等措施,使得我国财政支出的管理体系得以完善和发展,并有效提升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可是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由于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致使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和全面预算难以有效开展,所以,事业单位急需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事业单位如何更好的开展全面预算,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和分析,希望帮助我国的事业单位对财务实现更好的管理,实现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同时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实现保值增值。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预算管理

一、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的意义

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经过十多年历程,已基本形成了以部门预算管理为核心的公共财政体系。事业单位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更好的配合国家财政体制改革,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一直以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就对事业单位有明确的要求,即要求财务监督与管理方式必须创新,执行力度必须加强。二是有利于配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事業单位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对财务监督管理的完善,是内部控制体系制度完善的必要途径。三是优化事业单位资金支出结构,完善其资金统筹的需要。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收入来源来自各方各面,既有财政的也有非财政的,还有国家专项资金等。因此,为了在源头上优化支出结构,科学安排资金支出,就必须加强事业单位资金预算管理。第四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的需要。资金的使用效益需要财务监督进行保障,财务监督作为预算管理的重要一环,树立财务监督管理的成果意识和效益意识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要求所在。最后则是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需要。全面预算在编制、控制、计划、执行、监督等环节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是规范事业单位资金事业,提高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有利于促进业务流程的通畅,防止廉政风险。

二、强化以核算为中心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措施

(一)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构,认识预算的重要性

构建并且完善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相关的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相关认识,调动和提高单位各部门以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参与到预算编制工作当中的积极程度,使其认识到自身与预算目标的执行息息相关。首先,相关的预算管理层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最高决策层,负责人通常是由单位的主要领导人员负责,组织内部的成员主要是单位内部各个主要部门的负责人构成,主要负责相关规章制度的审阅和批准、单位预、决算的审批、单位预算调整方案的审批等较为重要文件的审批工作。其次,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办事机构主要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担任着单位各项预算工作的组织、分配以及协调工作。主要负责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落实,单位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及协调,各类财务报表的统计,单位政府部门的采购工作等。最后是预算管理的具体执行部门,该部门的组成构成主要是单位内部的基层部门,这一部门主要负责测算本部门的基本年度预算支出,收支的预算需求,并且根据相关的规定要求,测算部门的需要计划除基本支出年度预算的每类支出。同时要确保预算计划得到有效落实,从而实现绩效目标。

(二)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管理制度,保障管理的有效进行

根据国务院出台的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等要求以及新预算法的规定,按照单位预算制度以及相关环节的要求,要不断的健全财务预算与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环节的规章制度,健全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从而防止廉政风险的出现。一个完整全面的规章制度,是事业单位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基础保障。预算管理办法需要设立独立并且明确的预算管理职能的决策机构,同时明确预算管理的体制和每个人员的职责。另一方面,要提高预算管理信息的公开透明信息,提高信息公开的职能,使公开透明的形式达到对财务的管理起到监督以及约束的目的。

(三)做好全年收支计划,增加支出预算的科学合理性

第一,要确定单位的预算编制口径,制定出科学规范的预算计划。收入预算以及支出预算共同构成了单位的全面收支预算,将每一笔收入以及支出都要进行预算的统一管理,实现科学安排。上一年的结转、收入以及当年的实际收支情况作为制定收入预算的根据,排除掉一些特殊的一次性收入因素,将政策性、管理性等情况以及收入变化的呈现趋向都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制定当年年度收入计划。其他的相关部门给出非财政收入计划,在获得领导小组的审核通过后在将其加入到单位收入预算当中。

第二,在制定事业单位年度收支计划时,需要注意时限的把控以及流程的规范性。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共同安排下,进行自下而上的编制。在这一整个过程当中,需要了解和认识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相关原则以及要求,同时对于一些重要、关键的信息,需要对此完成沟通协调工作,以此保证预算的正确性。

(四)落实预算责任制度

落实预算责任主要有三点:首先是落实预算执行责任。预算执行责任落实的基础是对预算的分解,即对批复后的预算按单位内部计划进行分解并落实具体到具体负责人。总的来说,单位作为预算总负责人;财务部门作为预算执行监督主体,协调资金的支出与使用的规范;而业务部门则是执行主体,保障目标的推进按预算进行。其次是对预算要刚性约束,建立健全单位的审批制度,要做到花钱有预算,没有预算不能花钱。对任何超预算支出、无预算支出及改变预算方案都要进行审批审核。最后是对预算调整进行严格控制,在预算下达后,除自然灾难等不可抗因素之外,一般不作出更改。即使需要调整也要按规定进行报批,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不能自主对项目进行调整、不能私自挪用剩余预算资金等。

(五)加强财务管理监督和风险防控

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其基本保障是加强财务执行监督,加强财务制度能有效防范廉政风险。随着互联网的进步,事业单位可以利用互联网对项目申报到预算执行及绩效运行等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的有效监控。从之前的事后检查转变为事前监督,能对预算执行偏差做出及时的调整,从而提高预算安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发挥内部检查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对单位事务进行公开,包括财务的预算决算公开、预算执行公开、单位年度计划公开、单位三公經费的公开、单位对设备采购和服务采购的公开等,自觉接受群众社会监督,从而提高财务管理体系的公信力,防范廉政风险。

(六)科学绩效评价及运用

财政部在推进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时做出了有关要求,总结起来就是“花钱比问效,无效比问责”十字方针。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及科学评价制度,改变从前花钱有根据,花钱有流向而不重视有绩效的局面,做到预算绩效管理“三化”,即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绩效评价要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包括对预算目标的评审、预算执行的绩效监控和执行结束后的绩效自评及单位评价工作。根据绩效管理机制,要严格执行绩效问责机制,对不达标任务管理者进行批评惩罚,提高单位内部成员的责任意识,同时,也要进行科学的奖励制度,提高单位的工作积极性。科学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运用有利于得出科学的评价结果,从而对支出结构调整和预算调整做一个较为科学的参考数据。

三、总结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财政支出及预算都做了重要部署和调整,这也是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科学财政预算、加强财政管理是建设重点。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提高预算管理的认识,完善预算管理的制度建设,健全预算执行及预算监督、预算绩效评价是构建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重要内容,也是事业单位工作持续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郭俊武.事业单位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一体化信息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 (07):56-57.

[2]李金跃.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内控制度[J].财经界(学术版),2016 (10):127 +164.

[3]马建军.浅议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设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 (04).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