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探讨

2019-05-15 10:44黄成华
赢未来 2019年1期
关键词:农村教学素质教育初中语文

黄成华

摘要:由于受到了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教学资源以及教师能力差异的制约和影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在教学方法、内容设置、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上存在众多问题,从而导致了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不佳,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受到阻碍,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受到影响。针对上述出现的诸多问题,本文从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老师的素质、改变应试教育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以及进行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针对性对策和建议,推进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质教育;农村教学

自1993年我国开始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该措施为中小学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全面提升学生各项素质的综合发展。素质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和落实实施,在农村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语文作为学科之源,在整个学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可以传承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但是,农村目前初中语文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而农村语文教育的落后是农村整体教育落后的关键。因此,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以及研究改善这种现状的策略非常有必要。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的理念不匹配

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考试成绩依然是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标准,教师课堂讲课多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师生缺少互动和学生主动提问的环节。学生和老师只是一味地追求分数,这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这种教学方式方法使得教师教的辛苦,学生也学得费劲,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固定模式和思维,这样导致的是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二)应试思想顽固,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不到位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中国尤其农村愈演愈烈,老师习惯于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围绕课本大纲展开,对于课外知识以及学生课堂自我思考只是蜻蜓点水,不能很好地关注和重视,唯分数和标准答案是从,缺乏新颖的观点,套用考试试题的模式,考试内容考什么就教授学生什么知识,急功近利。在这种背景下即使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多年,但考试成绩依然是衡量老师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标准,这就导致了学生思维的固化,使素质教育得不到落实。

(三)对语文学科的内容把握欠缺

国家提出教育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教师水平也逐步提高,各类学校对于教师的素质以及学历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农村环境相对较差,教师招聘素质上有所欠缺,农村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思想陈旧,教师间缺乏教学交流与学习,一味的走老路机械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理不清教学目标,处理不好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语文作为所有学科之源,具有人文性,也是基础性学科,需要教师将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进行连接整合,但是很多教师把这两个方面独立开来看做是两个方面,忽视了语文基础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教师素质和能力还有待提高

大多数农村初中语文老师的专业性不强,整体素质较低,不能很好的满足和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队伍中的本科师范毕业生比例相对较低,教师们对于教育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缺乏开拓和创新精神,跟不上现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在教学中对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缺乏整体的思考,只是追求片面的成绩,在教学中对课本以外的内容仅仅是蜻蜓点水的提到甚至直接忽略。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措施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国家大力发展人才,提出培养创新性人才战略,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落实素质教育,做到素质教育与创新相结合,改变学习为了中考,考试单纯为了升学的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另外还需要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同样学生也可以对老师传授的内容提出质疑和疑问,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教师进行详细的回答。改善原来单纯的由老师提问按照标准答案作答的现象,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二)改革教学方式,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观念,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由于受到升高中参加中考压力的影响,导致学生学习一心只为中考,首先老师应该摒弃学习完全为了中考的这种错误观念,做好素质教育和引导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初中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颇为重要的环节,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学生本身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农村初中语文课堂需要老师将文化知识渗透到语文的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要注意学习材料的选择,选取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范例,尽可能多的与学生分享体现中华民族内涵和优秀文化的文章,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學生的学习中去,将学习内容与时代需求接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

(三)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一方面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受到学历、地理环境和交通的限制,不能像城市里的老师那样方便参与各类教学研讨,另一方面农村中学对于语文的教育不够重视,缺乏资金的支持和课程的保障。所以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利用手中资源,在工作之余利用网络和继续教育的方法不断为自己充电,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和知识层次。农村初中学校也要注意在招聘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录用标准,改变常规的唯分数论的考核标准,加强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鼓励语文教师之间多交流学习,组织教育外出培训不断充实提升教师水平;政府层面可以出台相应的补贴和鼓励政策,吸引广大人民教师到基层教育中去到农村教育中去。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生活处处皆语文,所以说第二课堂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很大益处。因此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课外活动可以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学识和眼界,激发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及课前活动,例如小园地作文展示、诗歌朗诵、阅读比赛、故事会、影视欣赏等。让学生知道语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学生勤写作勤观察,将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

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一个艰难且缓慢的过程。这需要农村语文教师们不断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进行深入且不断的研究。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路长且艰,但是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持之以恒,付诸实际行动,坚持不懈努力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实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将不是梦想。

参考文献:

[1]罗永刚.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有效对策[J].语文课内外,2019,(3):62.

[2]林和成.核心素养视角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课内外,2018,(36):266.

[3]叶永平.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研究[J].速读(中旬),2018,(3):60.

[4]万青.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探讨[J].新一代,2018,(2):123.

[5]祖正琴.浅议农村中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都市家教月刊,2015,(3):35.

[6]余婷.试分析现阶段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J].速读(下旬),2017,(12):107.

猜你喜欢
农村教学素质教育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对农村体育教学的认知和感悟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浅析怎样提高农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