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厨房”主题活动的深化与反思

2019-05-16 02:35刁玉萍江苏省淮安市天津路幼儿园
幼儿100 2019年12期
关键词:凉拌菜订单班级

文/刁玉萍 江苏省淮安市天津路幼儿园

在“人们怎样工作”的主题中,孩子们对厨师的职业特别感兴趣,经过讨论,大家想玩一个“快乐厨房”的游戏。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孩子们有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成人工作的机会,我们就从最简单的凉拌菜制作开始了。

制作凉拌菜

厨房里要做凉拌菜了,孩子们的问题来了:可以做哪些凉拌菜?凉拌菜怎么做?需要哪些调料?……针对问题,孩子们设计了调查表,带着问题回家查找资料,询问家长,准备材料。一切准备就绪,大厨们准备上场了,“黄瓜需要削皮”“不需要削皮,洗洗就可以了”“可以削皮,也可以不削皮”,大家在讨论中将黄瓜切成片。放调料时,问题又来了:酱油放多少?醋又放多少呢?“我妈妈在家都是用瓶子倒的。”贝贝说着就拿起酱油瓶往碗里倒。“太多了!”站在一旁的乐乐大声喊道,贝贝赶紧停了下来,这时已经倒了小半瓶的酱油。孩子们只知道需要放什么调料,但对于放多少却全然不知。于是教师针对观察到的情况,在游戏分享时,把问题抛给了孩子。第二天,有的孩子带来了勺子,有的带来了量杯,把在家了解的经验分享给了其他孩子们,教师及时引导让这些孩子把勺子、量杯的使用量制作成图示,让其他的人都知道怎么放调料。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大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实践,终于做出了可口的凉拌菜。

外卖

做出来的凉拌菜怎么办呢?“朱老师,我们可以送快递,给其他班级送去。”“我妈妈每次都是订外卖的,快递员就给我们送好吃的。”“送快递”“××外卖”,这涉及到现在很热门的职业。在前期《人们怎样工作》的调查表中孩子们了解这一职业,对这个新名词很感兴趣,大家经过讨论,“送快递”“××外卖”要先预订再配送。朱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制作了“快乐厨房的外卖单”,孩子们拿着外卖单,走出教室,去发订单了。

第一次订单是订餐老师记录的

第二次订单是配送员记录的

第一次收订单,朱老师发现订单上都是各班级老师用文字进行记录的,回来后很多孩子不认识,之后有的订餐不知道送给谁。于是,她带着孩子们一起观察“快乐厨房的外卖单”,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在讨论中得出:记录表格要自己记录,而不是“客人”记录;记录的人还要将订单告诉厨师进行制作;同时记录的孩子每天结束后还要对当天卖出多少份、收了多少钱进行统计。

扫码付款

有孩子问朱老师凉拌菜的价格,朱老师就把问题又抛给了孩子:“一份凉拌菜,你们定什么价格呢?”朱老师的问题一提,大家就开始讨论了,“15元吧。”“不行不行,太多了吧。”“那5元。”一个孩子赶紧站起来说道:“朱老师,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价格定得高,老师们也就不会要了,还是先少一点吧,2元钱。”“可以,可以。”在大家的赞同声中,价格敲定了。

游戏交流时,一个送外卖的幼儿分享说:“今天有个老师没有付钱,所以我把它画掉了。”朱老师问:“为什么没有付钱啊?不想要了?”外卖哥说:“不是的,因为她没有零钱给我,我就没给她。”说完引起大家一片笑声。朱老师及时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提问:“没有零钱给你,有没有其他方法呢?订的外卖不给人家,这样信誉多不好啊。”有的孩子说:“可以先记下来,等有了再送过来呗。”也有的孩子说:“可以扫微信支付啊,我妈妈买东西都是扫一扫的。”大家的热点来了,纷纷议论,教室不断出现“支付宝”“扫一扫”“微信”“二维码”的话题。于是用多种工具、材料设计自己的二维码活动出现了。

寻找班级

在一次散步时,小二班的老师问朱老师:“为什么你班上小朋友从来没到我们班级订外卖?”朱老师转头问孩子们,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小二班在哪里啊,我还不知道呢。”“幼儿园那么大,时间赶不上,我们就在一楼订的。”“我们就在大班订的,没有去别的班。”我们幼儿园一共24个班级,三栋楼,比较大,孩子们在出去发订单的时候大多没有跑全,有的因为不熟悉楼层以及班级,也就没有去。于是朱老师及时关注,带着孩子们参观了整个幼儿园各楼层,并让大家对楼层和班级分布进行了记录。因此,区域又有了新的内容,美工区的幼儿绘制幼儿园地图、益智区的送班牌,用立方体建构楼层、班级等,让孩子们对幼儿园的楼层和班级有了更深的了解,使订单和快递范围扩大了,也使送餐的速度加快了。

活动后,我进行了反思:

及时捕捉儿童的兴趣点

在主题活动“人们怎样工作”中,孩子们对厨师这个职业很感兴趣,教师能够及时捕捉他们的兴趣点生成游戏的内容,为他们的游戏活动提供支持,并以制作凉拌菜为游戏主题,既贴近孩子的生活,又符合孩子的能力水平。当游戏情节需要深入,孩子们对外卖这个职业产生了兴趣,教师又能够及时抓住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拓展游戏情节,生成了“××外卖”游戏,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交流互动中学习、发展,使游戏情节逐渐深入,游戏水平逐步提高。

及时发现学习的生长点

在点单游戏情节中,外卖单记录的改进、售货的统计等,教师能够及时关注游戏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发现其价值点,支持孩子们的游戏,使他们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当散步途中听到其他班级老师提到的问题后,教师通过与孩子们的对话发现了问题的所在:由于幼儿园太大,孩子们对幼儿园的整体环境不熟悉,送外卖只在自己年级、自己楼层的范围内送。教师立即开始关注孩子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引发了参观幼儿园,对楼层、班级进行记录,并生成区域中绘制地图、送班牌,用立方体建构楼层、班级等活动,使活动又有了新的生长点。

及时关注问题的价值点

刚开始,孩子们外出下订单都是去找各班级的老师订的,第一次的订单都是老师用文字进行记录的,因为幼儿不认识字,等外卖做好以后再去送时有的孩子不知道送给谁了,教师及时发现了游戏中的问题,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目标:5~6岁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于是我与孩子们进行了交流谈话,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订餐客人因没有零钱支付被幼儿画掉订单时,教师及时关注问题进行引导,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宽思路,使得新的游戏情节、游戏经验出现,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能够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好幼儿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游戏进展的支持者。游戏中,做一名细致的观察者,观察幼儿的兴趣点、游戏经验和游戏水平、幼儿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等。做一名有效的支持者,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帮助,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思考,促进主题的深入。幼儿通过自己商量、讨论出来的游戏才会玩得更加投入、更加开心,游戏情节才会更加丰富,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孩子的游戏经验和游戏的水平。

作为教师要坚信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要充分相信幼儿,给幼儿更多自主的空间,尊重幼儿的意愿和想法,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这样定能推动游戏情节不断发展,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凉拌菜订单班级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凉拌菜:让人欢喜让人忧
清凉好作“拌”
夏季凉拌菜禁忌
怎样做到日订单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