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废旧服装再生设计的现状与价值研究

2019-05-16 07:27李梦娜
纺织报告 2019年2期
关键词:品牌价值纺织品服装

吴 敬,李梦娜,丁 天

(南通职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南通 226007)

1 研究背景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的一段时间内,老百姓都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是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苦难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的服装渐渐从“没得穿”、“不够穿”,变成了“日日新”、“穿不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废旧纺织品累计存量近亿吨,每年有约2 600万吨旧服装不做任何处理直接被当成垃圾扔掉,见图1。我国在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上还不到万分之三,废旧服装的再利用率还不到1%。诚然,废旧服装数量大、品类多,无论用什么方式处理,成本都不小。目前,直接处理方式无外乎将废旧纺织品直接作为垃圾进行处理,或混在生活垃圾里进行填埋,很多合成纤维、金属、塑料等辅料因难以降解,严重污染土地资源。常见的处理方式为不规范焚烧,还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层,对环境产生危害。在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方面,据业内人士估算,国内纤维加工总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在回收利用上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预估产值能达到千亿元级别。鉴于这样的现状与潜能发展背景,作为一名服装设计人员,从设计的角度去研究废旧服装的再生设计也是一条有效的环保途径。

图1 废弃服装积压如山

2 再生设计

2.1 服装再生设计概念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FASLA)与终身荣誉会士约翰·蒂尔曼·莱尔最早提出了再生设计理论(Regenerative Design)。再生设计理论有一个最基本的论断:“在自然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是一个由‘源→消费中心→汇’构成的,是头尾相接的闭合循环流,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自然没有废弃物”[1]。

李·玛蒂尔达在 2007 年出版的《Eco chic. The savvy shoppers guide toethical fashion.》一书中对服装的再生设计进行了定义,即将纺织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纺织废弃纤维、服装边角料以及废弃衣物等回收再利用,加工生产成新的服装制品[2]。

2.2 服装再生设计的现状

2.2.1 国内现状

目前,中国人对废旧服装产生的污染意识还很薄弱,更谈不上再循环利用设想。随着快时尚品牌ZARA 、H&M等在极短时间内抢占中国市场,迅速复制流行样式,使得消费者消费周期大大变短,“用即弃”的现象逐渐成为国内市场主流,从而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只有很少服装被回收利用,废弃服装主要的处理方式就是丢弃、掩埋和焚烧,所产生的能量损耗和环境污染将会比人们预想的要大得多。2011年 6 月,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五届国际纺织工艺展览会上,“支持废旧纺织品循环再利用”第一次被写入《中国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这一动态的背后,是国家大力宣扬和发展再生纺织品的力度和决心。2018年9月6~7日,在“时尚高峰(中国香港) 2018”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在峰会上作了“建设废旧纺织品服装循环利用体系”的主旨发言。他提到,废旧纺织品服装再利用是一个利国利民的事业,也是充满商机的产业,符合纺织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3]。

2.2.2 西方做法

西方发达国家早就认识到服装再生设计的重要性,对服装再生设计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操作可谓多种多样。在英国,由于政府的扶持,21世纪90 年代就有批发商把收集来的旧衣打包进行分拣,把质量好的衣服送到老式商店转售或出口至非洲国家。英国 Oakdene Hollins Ltd 等公司一直致力于纺织品再循环研究,与政府合作建立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回收与循环体系。在美国,很多人购买的服装都来自二手转售商店。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垃圾分类再循环利用的国家。1914年,德国就出现了家族二手服装回收公司。1992 年,德国环境局提出了“资源节约”作为垃圾管理的新思路,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程式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闭合循环模式。德国在推进废旧服装再生利用的过程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促进了废旧服装再生利用的进展[4]。在品牌方面,Adidas、C&A、H&M等也纷纷加入二手服装回收计划,把回收的二手衣服交给专业公司处理,处理品再转售出去,或转化为新资源用于其他用途,使得公司在旧衣资源、环保形象、促销等多方面获益匪浅。

综上,国外在服装再生设计方面,虽然许多方式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回收的方式也处于探索时期。但其无论是二次售卖还是面料再循环以及艺术品的创作,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 再生设计的价值研究

众所周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种废弃资源触目惊心,这些废弃资源所产生的污染不仅严重危害我们的生存环境,也会加剧资源的短缺,我们的子子孙孙又怎样才能创造一个永续发展的生存环境。这些问题都触动着我们的神经,鞭策着我们不断去思考。由此可见,再生设计理念不仅需考虑其设计本质中功能性或装饰性,更应该肩负人类文明发展的使命。再生循环设计过程作为可持续设计研究,涉及领域广泛,在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面,都有着可借鉴的理论与实践, 再生循环过程见图2。

图2 再生循环过程

3.1 社会价值

服装是人工创造的产物,必须具有社会价值。同时,服装又具有艺术的属性,能给人带来美感与精神愉悦。在社会的变迁中,由于每个人在社会地位、经济基础、审美层次、精神需求上存在差异,体现了不同的人的社会价值观念,在穿着方面的需求也是如此。服装不仅仅起到了保护和装饰的作用,也是财富、地位的象征。古有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也有武则天赏绣袍一事,文绣禽,武绣兽。她把绣袍赐与亲信以便拉拢,在绣袍上再生设计,增加不同的文字或图案等来时刻提醒官员效忠,从而树立官员森严的等级制度,不但体现武则天的远大政治谋略, 更是当时社会价值的体现。再如今天的明星慈善活动,明星参与慈善的目的多种多样:有回馈社会、提高曝光度、危机公关等等。捐赠的物品绝大多数也都是艺人们使用过得二手物品,2009年,成龙一件功夫衫在Bazzar明星慈善夜拍得487万的天价。不管是出于何种动机,最终的结果能促使更多的人通过跟随、效仿明星积极参与到慈善活动中去,使得慈善精神在更多的人群中得以传播。

3.2 品牌价值

品牌价值是品牌管理要素中核心的部分。品牌价值是指品牌形成过程中所带来的价值,来源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品牌的经济(货币)价值和品牌的非货币价值。品牌价值在奢侈品服装行业尤为突出,在有些人眼中,品牌价值是他们社会地位的代言人[5]。Chanel、Prada、Louis Vuitton等奢侈品牌拥有极高的品牌价值,哪怕这些品牌的二手货,通过专业处理后也能以较高甚至更高的的价格出售。据贝恩公司(Bain& Co.)的数据显示,2018年二手奢侈品市场的全球销售额在60亿美元左右。在全球,很多奢侈品公司为了能扩大消费群体、减少仿冒品、稳定产品价格,更好地保护品牌价值也积极参与到二手奢侈品交易中来。在美国,二手奢侈品寄售网站 The RealReal 2018年半年的奢侈品寄售量就达到800万件。在我们国内,有些人即使是节衣缩食也难以满足他们对奢侈品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小资”们慢慢放下了架子,二手名牌渐渐成为他们的不二选择。

3.3 绿价值

“绿价值”是绿色经济价值的简称。设计引领时代潮流,高信息科技虽给人类社会带来飞速的发展,但也造成全球环境的恶化。服装行业也是如此,服装设计广泛运用各种材料、手法去创造时尚、摩登的同时,又在每个环节不断消耗着地球资源。所以,站在设计的角度,我们应该树立尊崇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观,在设计、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实行绿色先导原则,提高对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数量以及降低处理废弃物的成本与能耗,从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体现绿价值。2017年8月,Zara就曾以再生利用作为初始想法,与安特惠普的皇家艺术学院、巴黎的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纽约的帕森设计学院和伦敦的金斯顿大学等世界服装设计学府合作,让学生利用过季服装重新进行设计与表达,赋予每一件服装新的创意。Stella McCartne是Chloe的首席设计师。她拒绝皮草和皮毛等带着杀戮气息的时尚元素,尝试设计出可以持续使用的衣服。Stella曾在系列时装作品秀中,全部作品采用可回收或可持续生产原料制作。作为设计师应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范围内设计作品,倡导“节约型”生活方式,实现资源的可循环、低成本设计初衷,以体现一种可持续性的生态经济价值观[6]。

4 结语

再生设计作为可持续设计研究,涉及面广泛,也是服装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艺术设计、景观设计、产品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探索价值。目前,在服装设计领域,服装再生设计研究仅是一种设计理念,影响力仍旧不够。我国一直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那么,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服装设计师,应该用自己的设计智慧来消化过剩的面料、过时过季的服装产品,利于资源回收再利用,利于保护环境,使之获得再生。此举能明显能提高天然纺织物的重复利用率,节约资源,对于服装再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品牌价值纺织品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品牌价值
周大生 | 品牌价值达572.26亿元
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达137.39亿元品牌价值再创新高
青岛啤酒品牌价值1455.75亿元
第七类直销产品猜想:纺织品能否“独立” ?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