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应用PICCO监测的临床护理

2019-05-18 07:44谭海燕
人人健康 2019年23期
关键词:置管家属住院

谭海燕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引言 稳定危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是治疗的重要步骤,精准的血流动力监测则为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医生提供了有力的依据。PICCO技术以动脉轮廓分析技术和肺温度稀释法作为基础,可以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容量指数等数据进行监测,从而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选择最优化的治疗药物和方案。好的PICCO技术和高效的护理措施都是得到精准的血流动力监测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医院应加强对PICOO技术和护理的规范化管理[2],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了具体分析危重症患者应用PICCO监测的临床护理,此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200例ICU危重症患者进行分析,具体研究数据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200例ICU危重症患者,用抽纸条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平均分配成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患者100例,其中47例男性,53例女性;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54.9±1.9)岁;34例脑梗死,11例脓毒性休克,29例心肌梗死,8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8例重症肺炎。常规组患者100例,43例男性,57例女性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54.1±2.7)岁;31例脑梗死,9例脓毒性休克,32例心肌梗死,1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7例重症肺炎。2组患者临床基本信息无明显差异且均签订了研究知情同意书,(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组: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具体操作如下。护理人员在置管前准备好置管所需要的器具,消毒用品等。协助医生完成消毒和置管。完成置管后,护理人员需注意监测病人的心率、血压等各项基本生命体征,如果出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进行处理。定期更换患者置管部位的敷料,检查置管部位皮肤温度、颜色、是否出现红肿、感染等情况。引导患者正确用药,确保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准确无误。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应用临床护理,具体操作如下。①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应积极向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情况以及既往病史等基本信息,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和体温、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护理人员需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并且带患者家属熟悉科室的基本情况,让患者家属清楚值班室、卫生间、食堂、水房等的具体位置。患者的主治医生和护士长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拟定合适的护理方案[3],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家属解读护理方案,告诉患者重要事项和注意事项。②进行PICCO置管前,护理人员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向患者家属介绍整个置管流程以及置管的原理,告诉家属置管后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医生。如果患者处于意识清醒的状态,需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防止患者出现害怕、紧张等不良情绪,排斥置管。护理人员应积极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担心的问题并作出解答,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③进行PICCO置管时,护理人员提前准备好置管所需的器具和消毒用品。对环境、器具等进行消毒,保证操作的绝对无菌性。积极配合医生高效地完成置管。如果患者处于意识清醒的状态,注意安抚患者,防止患者产生抵触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生,保证置管顺利进行。④完成置管后,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家属强调注意事项,尽量防止患者乱动,以免出现脱管的情况。护理人员在巡护时,注意观察患者置管部位的皮肤温度是否过低、皮肤是否出现泛红、部位是否肿胀等不良情况,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排查,并且分析原因便于防治。对于情绪不稳定,易怒易暴躁的患者,轻言细语地安抚患者的情绪,并且嘱咐患者家属多和患者沟通,舒缓患者的情绪。如果患者情绪过于不稳定,出现大吵大闹、乱动的现象,可对患者用镇静剂。用药之后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⑤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度:在进行监测前,护理人员需将监测仪所有数据清零,再进行数据校正。患者需要处于安静、平和的状态下,不能在患者情绪过激、或者咳嗽等情况下进行校正。在校正中心静脉压时[4],传感器位置位于右心房水平处,测量得到数据后及时更正监护仪上的数据;在校正动脉压时,传感器位置位于心脏水平处,测量得到数据后及时更正监护仪上的数据。⑥患者拔管后,护理人员需提醒话患者在动脉置管处至少按压30分钟,并且在动脉置管部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加沙袋压迫。之后观察置管部位是否有出血肿胀等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

1.3 评估标准。

1.3.1:对比2组患者住院时间,计算出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越短,患者的恢复情况越好。

1.3.2:对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为血栓、感染、脱管、堵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越低,临床效果越好。

1.3.3:对比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分为身体心理状态、身体生理状态、社会生活和自觉症状4项,各项评分越高,患者治疗效果越好。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生存质量评分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发生值/总数(n,%)两组比较差异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2组患者住院时间,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相较于常规组有明显缩短(P<0.05),如表1所示。

2.2 对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常规组(P<0.05),如表2所示。

?

2.3 对比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理状态、社会生活、自觉症状均优于常规组(P<0.05),如表3所示。

?

3 讨论

临床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全面细致的考虑患者的实际病情和个人机体状态的护理模式。能够更加准确,有效地解决患者的问题,为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不仅大幅度缩减了患者得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的同时,减少了患者的病痛和经济负担。而且,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一方面让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另一方面为医院提供了一种科学高效的护理模式,为医院今后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打下了基础,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置管家属住院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硬膜外麻醉置管前注药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观察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