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

2019-05-18 10:49泉州台商投资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庄细芬
家长 2019年35期
关键词:石雕艺术作品美术

□泉州台商投资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庄细芬

美术活动一方面可以带动幼儿发展艺术素养,另一方面也将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的成长。作为幼儿教师,不但要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发现美,亦应让幼儿得到欣赏美的方法。现结合石雕文化教育实践,对此问题进行分层次说明。

一、从环境出发的兴趣培养

学习者行为均带有比较明显的目的性,而越是年龄小的学习者,被兴趣驱使的可能性越大,对于幼儿园学习者而言更属如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在进行石雕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探讨中,教师首先应注意的问题便是环境创设的必要性。

据此,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幼儿接受美术内容的心理特征,明确幼儿正处在典型的好动时期,对于外部事物常常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着很强的触摸感受热情。教师应当了解这一幼儿发展规律,使学生有更多动手触摸石雕的机会,以便从中感受到乐趣。

其次,教师要以兴趣培养为目标点,营造比较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比如音乐可以使人舒缓压力,在进行石雕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进程中,恰当地增加音乐辅助功能便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做法。

再者,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同样可以起到环境塑造的作用,从而让石雕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过程变得更加顺畅。在平时生活之中,不但画画和剪纸贴画属于美术活动,而且美术活动与生活、游戏的界限并不如成人那样清晰。此时若是将石雕类美术活动当成游戏那样去引导教学,使幼儿有机会充分观察与想象,对其未来的成长将是大有裨益的。而现实情况是:石雕艺术的实际操作存在一定难度,将石雕类美术活动当成游戏无法随时实现。此时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达到仿真环境下的兴趣培养效果,通过将石雕作品制作成三维图片的形式,将使幼儿有机会直观地欣赏到形态逼真的作品,并使其在借鉴的前提下发挥想象,进行模拟材料的二次创作。在此过程中,幼儿将切身感受到石雕文化所带来的乐趣。

二、以经验提供为目标的基础奠定

在进行石雕文化感触时,经验往往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它会极大地影响到幼儿对于石雕艺术作品的关注度。若幼儿缺少对石雕内容与形式的认知经验,则整个感受过程将变得索然无味。为此,教师需要以经验提供为目标,做好幼儿的基础奠定工作。首先,教师需要向大家提供更加丰富的材料,这项工作可以自己做,也可以交由幼儿来做,让幼儿在生活环境中发现一些石雕作品的实物或者图像等。在材料的收集过程中,幼儿便可以从中积累一些经验,以便成为后续的欣赏活动基础。实际上,不同地区均可以基于当地实际情况,要求幼儿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走进身边石雕艺术的活动。如今,一同类型的雕塑作品已经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融合,其中石雕艺术是其中的独特种类,在路边、街道、广场、公园等处,均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这些石雕艺术作品以其夸张的造型,给幼儿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作品背后所蕴藏的丰富内涵,也有可能带领幼儿进入异常生动的艺术世界。

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在石雕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研究中,教师应当注意顺应幼儿直觉感受的必要性,也就是说,如果所提供的认知对象难度不是特别大,很多时候,教师并不需要过多考虑创设情境的问题,而只要充分顺应幼儿的心理直觉感受即可,幼儿自然可以很快进入石雕的艺术境界中,这是我们之所以强调经验对于目标达成的重要基础作用的原因。举例来讲,当幼儿把一件小的石雕作品展现在教师面前时,可以适当提示学生:这件作品像什么,而不是这件作品是什么,要给幼儿以足够的经验取得以及生发机会,在此前提下所做的一切欣赏能力养成与创新指导才更有意义。

三、欣赏能力的养成与创新指导

(一)欣赏方法的取得

由于学习者所处的年龄段特殊,他们欣赏石雕内容时,往往更加关注作品是什么、像什么的问题,而不会考虑作品的艺术特色。据此,现以一组石雕京剧人物和一组石雕动物为例,指出做好欣赏方法养成工作的策略。首先,要求幼儿充分感受此石雕作品与其他作品的差异之处,在此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足以引导幼儿思考的问题,比如:你可以说说这些石雕作品的特点吗?这件作品的线条都在哪些地方?类似的问题,会将幼儿的心理带入对形态特征与线条构图的欣赏中来,使幼儿体会到不同石雕作品的区别,认识到平面石雕中的浮雕、影雕和线雕等形式的区别,以及立体石雕中的人像、动物像等内容区别。其次,要求幼儿充分感受石雕的色彩之美,对于一些比较知名的石雕艺术作品来说,色彩是相对次要的因素,但幼儿教师则要注意到:颜色是表达情感的重要语言形式,幼儿最初认知美术也开始于色彩。因此要突出色彩在石雕文化认知中的功能,即以所举石雕京剧人物和石雕动物来说,不同色彩在石雕上的应用,会使幼儿加深对作品造型的印象,其作用不可低估。

(二)作品情感的理解

欣赏艺术作品时,感受是第一层次,表达则是第二层次,教师需要对幼儿的表达做出充分的鼓励与积极的回应,逐步引导幼儿学会和石雕作品进行对话,使之能够深入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所蕴含的情感等。此环节可以分两个步骤,步骤一是引导幼儿同作品对话,让幼儿有机会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实现对石雕艺术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并在解读中表达自我。步骤二是让幼儿的表达处在既广阔且合理的想象空间之内,也就是结合具体的石雕艺术作品,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且保证想象始终以欣赏对象为核心,以对石雕文化的理解为目标。当这两个步骤顺利完成之后,幼儿将更加清晰地在表达中理解作品情感,而做到对石雕作品从外在到内在的真正突破。

(三)审美个性的创新

我们谈及石雕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问题时,不能忽略个性与创新的问题,特别是不能忽略教学评价对于幼儿审美个性的创新作用。为此幼儿美术教师需要积极调整对于幼儿美术认知过程的评价方法,充分了解幼儿对于石雕课程的认知和接受状态,并给学生提供有益于其自我认知发展的意见。我们反观传统的幼儿美术活动评价形式,可以发现普遍存在千篇一律的问题,而借助活动过程及作品成果的评价方式变革,包括鼓励式评语的增加、自评与互评手段融合等,能够有益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迪。即如本例之中石雕文化的理解任务来说,当学生完成某个认知任务后,教师便要适时进行激励性评价,以及思维的拓展启迪。当坚持一段时间这样的做法以后,幼儿的思维将有可能得到更大拓展,例如能够借鉴成功的石雕艺术作品,以创造性的方式把天空中的飞鸟、河里的游鱼用彩泥模仿石雕的方式展现出来,新创意将会层出不穷。这不但对于幼儿知识的增长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幼儿将会因教师的评价而迅速找到自己思维的前进与创新方向。

四、结语

如上面所讲,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客体为重要参考,分别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让学生处在良好环境之中,掌握必要的认知方法,提供有价值的欣赏表达途径等,是幼儿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教师需要以幼儿身心发展为己任,让原本复杂的教学趋于简单化,充分利用幼儿较强的直观生活感知优势,提升美术教学成效。

猜你喜欢
石雕艺术作品美术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曲阳石雕作品选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
石雕艺术品的生产亟待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