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教学中“雨课堂”个性化应用的探索及分析

2019-05-20 03:48秦婴逸叶小飞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雨课堂医学课件

秦婴逸,叶小飞,贺 佳

(海军军医大学,上海 200433)

医学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及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数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与推断的一门学科,是医学院校学生的基础必修课,但由于本门课程理论性强、公式推导复杂、概念抽象,对于本科生而言,学习掌握好该课程内容有较大难度[1-3]。为提高教学质量,已有研究者开展了视频教学、翻转课堂等,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4-6]。“雨课堂”作为一款智慧教学工具,可以将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有机融合,实现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后复习、随时在线答疑等多项功能[7-9]。考虑本课程实用性强,其原理和方法同医学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因此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未接触过统计学相关知识的学生与有统计学知识需求的学生在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别[10-11]。本文拟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分析探索这两部分学生对“雨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评价和需求的异同,为在今后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应用“雨课堂”提供依据,并向精准教学和个性化教学方向努力。

基金项目:上海市第四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循证公共卫生与卫生经济学”(15GWZK0901)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本校2016级护理四年制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共57人。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问卷为研究者自行设计,涉及学生基本情况、对“雨课堂”教学方法的评价、对课程整体情况的评分、意见与建议等。问卷调查在全部课程结束后进行,并声明结果与最终成绩无关,共发放问卷57份,回收有效问卷5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2 学生分组

本次研究根据问卷中“你觉得目前你用到医学统计学知识的地方多吗?”将学生分为目前涉及组和目前不涉及组。目前涉及组为该项选择“很多”或“一般”的学生,目前不涉及组为该项选择“不用”的学生。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软件,数据整理分析采用SAS 9.4软件。对于计量资料的描述采取均数(标准差)和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类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进行描述,两组分类资料比较采用Cochran Mantel Haenszel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2.1 总体评价

表1 两组学生对“雨课堂”应用效果的评价及比较[n(%)]

57名学生中,目前涉及组有25人,目前不涉及组有32人,针对“雨课堂”在医学统计学课程中应用情况的总体评价,目前涉及组评分为(94.60±4.54)分,目前不涉及组评分为(91.44±5.25)分,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两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提示目前涉及组评分高于目前不涉及组(P<0.05)。关于“你觉得‘雨课堂’学习效果怎么样”,目前涉及组有13名(52.00%)学生认为很好,目前不涉及组有14名(43.75%)学生认为很好,但有两名(6.25%)学生认为不好。虽然评价很好的学生比例目前涉及组高于目前不涉及组,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初次使用‘雨课堂’,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你觉得效果怎么样”,两组评价比较,差异虽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评价很好的学生比例目前涉及组(64.00%)高于目前不涉及组(50.00%)。

2.2 课前预习功能评价及比较

关于“你觉得每次课前学习‘雨课堂’的预习课件是否对学习有帮助”,目前涉及组评价为很好的学生比例(64.00%)高于目前不涉及组(34.3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你觉得‘雨课堂’预习课件在课前多久发布比较合适”和“你觉得‘雨课堂’预习课件的内容是否需要和上课内容完全一致”,两组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部分学生认为预习课件在课前1~2天推送比较适宜,并且希望课件更侧重于帮助构建知识框架和进行总结,而不是和上课的内容完全一致。

2.3 课堂练习和教学反馈功能评价及比较

目前涉及组中有23名学生(92.00%)认为“雨课堂”的课堂练习功能对学习很有帮助,但是同目前涉及组(71.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对“雨课堂”的教学反馈功能评价均不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更倾向于和教师面对面进行问题讨论和教学反馈。

3 讨论

本文探索性分析了“雨课堂”在不同分组学生中的应用情况,根据总体评价结果,两组学生均对“雨课堂”在医学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给予了肯定,其中目前实际学习过程中已经涉及统计学知识或有此方面需求的学生(目前涉及组)总体评分更高一些,说明该组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这种教学方法。有两名学生认为学习效果不好(均在目前不涉及组),主要原因为“手机课件无法放大”和“无法记录课件学习痕迹,每次均需从第一张PPT开始”,这一方面提示软件本身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建议教师在制作“雨课堂”课件的时候注意字号和排版。

针对“雨课堂”在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的应用情况,两组学生的评价存在一定差异。关于预习功能,目前涉及组学生更加接受在课前进行预习,并且“雨课堂”提前推送课件的形式也更受他们肯定。关于推送的内容和时间,两组学生的要求较为一致,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推送的课件应侧重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和进行总结,尤其针对目前没有统计学知识需求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用实际案例启发其对统计学方面问题的思考,从而增强其预习效果。课件推送时间最好控制在课前1~2天。关于课后教学反馈功能,两组学生评价均不高,可能因为教师工作任务较重,很难做到及时在线解答学生问题,效果可能不理想,故此功能在今后教学中仅作为一个补充手段,对于关键问题还是建议学生同教师进行面对面直接沟通。

本次研究存在以下两点不足。第一,由于教学设计和教室设备等方面原因,本次关于“雨课堂”的“课堂弹幕”、课堂互动、MOOC视频推送等功能未在教学中实施,故导致学生对“雨课堂”应用效果的评价可能较低。本文探索性地将“雨课堂”应用于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推广应用中拟将上述功能融入教学中,最大限度发挥“雨课堂”的效果[12-14]。第二,在本次研究中,由于针对的是单个专业的学生,样本量仅57人,所以在某些方面的比较分析中,仅看出了潜在趋势,并未检验出统计学差异,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对更大样本的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获得更加可靠的依据和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雨课堂”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初步论证,并且探索分析了其在不同情况学生中的应用效果,从而为今后更好地完善教学设计、制订个性化教学方案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雨课堂医学课件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
医学、生命科学类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