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口腔健康调查及分析

2019-05-20 03:49徐丹泓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含氟牙膏口腔

蔡 昀,王 淳,徐丹泓

(潮州卫生学校,广东 潮州 521041)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对于保持个人口腔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则是形成良好口腔健康行为的基础[1]。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非常重视中学生的健康教育,1997年出版的《学校健康教育指南》提出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强调学校对人类健康和教育影响的重要性。中学生易患龋齿和牙周疾病[2-3],中学时期是口腔健康意识和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4],而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检查缺乏对中职学生这一年龄段的检查。中职学校的招生对象是中考成绩处于相对低分数段的学生。近年来随着普高的扩招及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偏见,中职生入学的门槛越来越低。医学是严肃而神圣的,护士是否拥有相应的口腔知识会影响其对患者的口腔健康宣教和口腔护理。

因此,本研究选取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的451名护理专业学生为被试样本,了解其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及口腔健康行为,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校中等职业全日制2018级护理专业学生共451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进行调查。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被调查的学生以无记名的方式完成问卷。学生年龄为 13~22 岁,平均年龄为(15.95±0.99)岁。本研究总共发放问卷451份,收回有效问卷4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9.8%。

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参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15岁组的调查问卷和本研究目的设计所使用的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和社会学信息、口腔健康知识、口腔健康行为等。

1.3 调查问卷的计分标准

参照口腔健康知识计分方法[5],设计和计算口腔健康知识得分。口腔健康知识题目共8道,每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或回答“不知道”不得分,总分为0~8分,分数越高代表所了解的口腔健康知识越多。

1.4 问卷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有经培训的问卷调查员指导学生采用自填式方法完成问卷,问卷调查员当场对问卷的各项内容进行全面检查,查漏补缺,确保问卷填写完整后回收。

1.5 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数据资料收集完成后,将所有数据录入SPSS 23.0软件并建立数据库,数据录入后,随机抽取5%的调查问卷进行校对、修正,并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检查修正其余数据。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比较组间率的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均数的差异,错误概率α定为双侧0.05。

2 结果

(1)口腔健康知识各题目回答正确比例见表1。表1显示,仅44.4%的学生知道“窝沟封闭可保护牙齿”,能正确回答“氟化物对保护牙齿没有用”的学生也只有大约一半。口腔健康知识各题目的总体回答正确比例为69.3%。

表1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各题目回答正确比例

在总分为8分的口腔健康知识中,调查对象平均得分为5.44分。口腔健康知识得分在不同人群中的情况见表2。父亲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班级类型的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得分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父亲文化程度较高的学生,其口腔健康知识得分更高(P<0.05);普通中职生得分高于“3+2”学生(P<0.05)。是否独生子女、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其口腔健康知识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5)。

表2 口腔健康知识得分在不同人群中的情况(±s,分)

表2 口腔健康知识得分在不同人群中的情况(±s,分)

注:*少数调查对象回答没有母亲或没有父亲或不知道,统计时以缺失值处理

变量是否独生子女P 0.426父亲文化程度*0.029母亲文化程度*0.567班级类型人数29 421 337 84 347 60 393 57分组是不是初中及以下普高及以上初中及以下普高及以上普通中职“3+2”得分5.48±1.57 5.55±1.68 5.45±1.82 5.60±1.61 5.54±1.68 5.57±1.53 5.62±1.72 5.02±1.190.001

(2)87.8%的学生每天刷牙两次及以上。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刷牙频率见表3。是否独生子女的学生刷牙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刷牙较非独生子女频繁。父亲或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班级类型的学生在刷牙频率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刷牙频率[n(%)]

所调查的450名学生中,使用含氟牙膏者仅为63人(14.0%),回答不使用含氟牙膏的学生为 39 人(8.7%),另 348名(77.3%)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所使用的牙膏是否含氟。学生的牙线使用率仅为2.7%,看过牙的学生仅占25.6%。末次口腔就诊原因中,就诊原因为“治疗”的比例最高,达52.9%,“咨询检查”为 34.3%,“不知道”为 4.2%,而“预防”仅为 8.6%。

3 讨论

3.1 口腔健康知识

(1)学校口腔健康教育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多种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口腔卫生知识,培养口腔健康行为,达到预防龋病、牙周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有研究表明,口腔健康教育前后,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均有明显的变化,有助于提高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增强口腔保健意识,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6-8]。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得分处于较低水平,这说明该人群对口腔健康知识掌握不佳,亟待加强。

(2)本次调查父亲文化程度较高者的口腔健康知识得分更高(P<0.05),这说明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可能拥有的口腔卫生知识越多,生活习惯也更健康,进而影响子女[9]。口腔医师应积极协同教育、公共卫生等部门,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将口腔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程和公共卫生规划,并重点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进行口腔健康宣教,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口腔健康知识,与自己的孩子更好地交流,从而使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拥有更好的口腔健康习惯。

(3)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相对于“3+2”学生,普通中职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得分更高(P<0.05),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①“3+2”学生存在仅关注自身成绩而不关注口腔健康的问题;②“3+2”学生临床知识较丰富而口腔健康知识匮乏。这说明学校需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如增设口腔健康知识的选修课、在学校举行刷牙比赛、“爱牙日”开办护牙讲座等。

3.2 口腔健康行为

(1)刷牙是去除牙菌斑、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自我保健方法,推荐至少每天刷牙两次[10]。本调查发现,87.8%的学生每天刷牙两次及以上。独生子女刷牙较非独生子女频繁(P<0.05)。该结果提示家长的关注程度高,有助于子女形成更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可见,加强对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口腔保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刷牙不能清除邻面菌斑,而牙线能有效地清除邻面菌斑。在本调查中,仅2.7%的学生使用牙线,低于北京市普高生牙线使用率(13.6%)[1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如加拿大(22.3%)、澳大利亚(26.5%)、美国(35.0%)[12]。

(3)研究表明,使用含氟牙膏正确刷牙可以有效预防龋病的发生[13-14],本次调查使用含氟牙膏的学生仅占14.0%,这一数字远低于西安地区报告的41.0%[15]。然而,本调查中不知道自己是否在使用含氟牙膏的学生比例很高,占77.3%,这些学生实际上不清楚自己是否在使用含氟牙膏。这部分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学生大多缺乏使用含氟牙膏的主动意识,而实际使用含氟牙膏的情况需要进一步调查。

(4)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有助于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早期的治疗。本调查结果表明,大约只有1/4的学生看过牙齿;末次口腔就诊原因中,就诊原因为“治疗”的比例最高,达52.9%,而“预防”仅为 8.6%。

综上所述,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口腔行为方面有待改善,而家长对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均有影响,因此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对中职护理学生及其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使他们提高对含氟牙膏和牙线的认识并选择使用,养成定期看牙的良好习惯。护理教学需要培养能在各种环境中为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与其文化相一致的健康保健服务的人才[16]。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好口腔卫生有助于全身健康。护理专业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及行为的改善有利于其更好地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宣教和口腔卫生护理,以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及全身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含氟牙膏口腔
别被“抗幽牙膏”忽悠了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含氟涂料预防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的效果观察
某化工行业生产废水处理含氟污泥危险属性鉴别研究
孩子多大才能使用含氟牙膏?一看便知
新牙膏
牙刷牙膏二合一
牙膏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