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在脊柱侧弯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定

2019-05-20 03:25李金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椎体畸形脊柱

李金龙

(天全县中医医院 四川 雅安 625500)

近年来,脊柱侧弯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增高趋势。脊柱侧弯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长时间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耗,严重的还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脊柱侧弯在不同年龄阶层、性别均可能出现,此种情况不属于严重疾病,并非影像学描述的肿瘤、肿块类,主要为脊柱侧弯轻微改变,属自然的生理过程,要预防较为困难。临床上对该描述无明显意义,仅对部分手术操作产生影响。脊柱侧弯要及时了解患者病情,才能更好的制定治疗方案,关于脊柱侧弯的诊断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本次研究中,抽取120例脊柱侧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时间段为2017年01月到2018年12月,将其分为两组小组后,通过组间对比分析来探究CT对脊柱侧弯临床诊断效果,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抽取120例脊柱侧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时间段为2017年01月到2018年12月。入选标准:①年龄大于18岁;②严格按照脊柱侧弯诊断标准诊断后入组;③有脊柱侧弯病史的患者。诊断标准:脊柱侧弯诊断标准:根据脊柱侧弯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结缔组织病、肾脏疾病;②近期有严重感染、手术等应激情况;③同时补充性激素、生长激素者;④同时合并垂体后叶受损的患者;⑤对激素药物过敏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2.26±1.12)岁;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32.11±1.21)岁。所选取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后,结果显示P>0.05,因此可知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可行。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X线检查常规临床诊断,了解患者病史和基本情况,通过X线检查对患者站立前后位、左右侧屈位、侧位、三点折项位进行检查,根据X线检查情况对病情进行基本的诊断。观察组结合使用CT来进行诊断。选用日本日立公司32排螺旋CT机(TOSHIBA),对患者的疼痛部位进行扫描观察,并分析最终的影像结果。患者以仰卧位接受CT扫描,患者一次闭气完成全脊柱扫描,扫描区间从自眼外呲到股骨中段处,扫描体检设定为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时间设定为0.6s,螺距为1.375,准直器宽设定为16*1.25mm,重建层厚设定在1.25mm,重建间隔设定为1.25mm,在数据图像存储均经工作站进行处理,利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VR重现,选择曲面重建、多平面、表面阴影遮盖、容积渲染等进行成像。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尽量帮助患者进行放松,并且应确保患者在诊断前切勿服用任何药物,以免对诊断结果产生影响。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通过影像学检查结果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脊柱畸形类型和数量,记录两组患者的定性准确率(能够准确诊断患者的病变类型)和定位准确率(能够准确定位患者的病变部位),两组患者的影像学图片均由同一组影像学医生和脊柱外科医生阅读并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定性准确率和定位准确率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诊断结果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割不全畸形及肋骨合并畸形侧弯Cobb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对照组中单一畸形、半椎体畸形、椎柱开裂、裂椎侧弯的Cobb角比较均超过观察组(P<0.05),数据见表2。

3 讨论

脊柱是我们人体最大的支撑,是人体的核心构筑,假如脊柱发生了轻微的变化,身体的其他部位也相应的受到影响。轻微的脊柱侧弯和中度的脊柱侧弯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如果一个人的脊柱侧弯到了重度,凹侧的椎体及椎间盘压缩,韧带和肌肉挛缩,凸侧的椎体伸长,韧带和肌肉相应萎缩,凸侧的椎体、横突、肋骨后部旋转,造成凸侧胸后壁隆起,出现高低肩,腰部也会不自然的向后突出,并且也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脊柱侧弯在临床较为常见,由于该疾病病情发展较为缓慢,因此起病时间难以确定。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方法较多,当务之急是通过临床实践寻找出治疗效果最佳的治疗方法。脊柱侧弯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对患者的生活也造成极大影响,心理上也会焦虑不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

表2 两组患者Cobb角结果

Cobb角是头侧椎端上缘的垂线与尾椎侧椎端下缘的垂线相交所形成的夹角,是诊断脊柱侧弯的重要临床指标,可根据Cobb角的大小结合患者情况综合评价患者脊柱侧弯情况,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脊柱侧弯在生理结构上表现为多种形式,常规X线片检查不能显示出脊柱侧弯的三维立体结构,而CT断层扫描对脊柱局部能够起到较好的观察效果,有效提高脊柱侧弯情况的分辨率和密度分辨情况,从局部及整体脊柱结构中判断病情的微小及复杂结构,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由于CT检查能够从脊柱细微结构中的任意平面观察脊柱侧弯情况,选择合适的脊柱后路形式对分节不良畸形起到融合作用。研究发现结合CT检查可以获取病人器官、血管、骨骼、软组织等身体细节图像从而更好地做出诊断,通过减少扫描过程中的数据量进而加快CT的扫描速度,用AI填充扫描过程中遗漏的图像。本次研究中,抽取120例脊柱侧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小组后,通过组间对比分析来探究CT对脊柱侧弯临床诊断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割不全畸形及肋骨合并畸形侧弯Cobb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对照组中单一畸形、半椎体畸形、椎柱开裂、裂椎侧弯的Cobb角比较均超过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定性准确率和定位准确率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的差异明显(P<0.05)。根据最终观察的结果,说明采用CT来进行诊断的患者,定性准确率和定位准确率均较高,诊断效果理想。能够对患者的病变部位准确成像,及时观察到有无包块、肿瘤等的情况,预防误诊漏诊。并且CT来诊断脊柱侧弯显像具有一定特征,运用CT诊断的频率高、分辨率高、图像清晰、检查方便,可以快速获得诊断结果且准确率高,有助于对患者病情判断。CT技术先进,该系统与原低场强磁共振相比,扫描速度快,显示病变的敏感性高,图像清晰。在本次研究中采用X线检查的脊柱侧弯患者不能有效展示未分节骨桥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X线不能有效评估脊柱畸形的数目,对于侧弯或后凸重叠不严重的患者可选用该检查方法。还可进行MR血管成像、水成像等技术。为医院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更加便捷、准确的技术支持,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可靠的服务。

综上所述,对脊柱侧弯患者使用CT诊断,能够有效提升诊断的定性准确率和定位准确率,及时对患者病情有准确的了解,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与预后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椎体畸形脊柱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