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胃肠道间质瘤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分析

2019-05-20 03:25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符合率胃肠道螺旋

杨 洁

(阳谷县人民医院CT室 山东 聊城 252300)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属于非上皮类肿瘤,其发病与胃肠道间叶组织,是消化道较为少见的肿瘤;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胃肠道间质瘤目前发病因素相对较为复杂,目前尚无统一定论;该类疾病的病症与胃溃疡病症之间差异不明显,因此鉴别难度较大;以往由于检验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胃肠道间质瘤常常被误诊平滑肌瘤等其他胃肠道肿瘤疾病[1]。随着临床检查技术的不断提高,CT影响检查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检查应用中,对其诊断有效率等多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分析老年胃肠道间质瘤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分析,选择2018年1月份—12月份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的确诊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数据及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信息

选择2018年1月份—12月份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的确诊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年龄61岁~85岁,中位(76.91±3.27)岁;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20:17。研究组患者年龄61岁~84岁,中位(75.49±3.81)岁;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21:16。将两组基本信息收集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临床筛选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患者无其他肿瘤疾病;患者均知情且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患者有精神类疾病,无法正常交流沟通;患者伴有其他严重胃肠肿瘤疾病;中途退出。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扫描,研究组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具体操作如下。

患者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检查前服用温水1000ml,然后对患者的小肠、十二指肠进行检查;然后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设备采用飞利浦64排机器,管电压设定120kV,电流参数350mA,层厚2mm,层间距2mm,螺距参数1.375:1;然后实施平扫,平扫结束后实施增强扫描,推注对比剂碘伏醇,通过患者的肘静脉采用高压注射器推注,对比剂的剂量控制在1.5~2.0mL/kg,注射的速率为2.5~3.0mL/s;观察重点30s、60s、120s不同注射对比剂时间后,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扫描的不同阶段的图像。

1.4 指标观察

两组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统计比较两组检查符合率,研究组多层螺旋CT扫描疾病不同分级检查各项指标比较(平扫,静脉期,动脉期)。

1.5 统计学实施

2 结果

2.1 两组检查诊断符合率比较

对照组检查诊断符合率75.68%,与研究组检查诊断符合率100%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诊断符合率比较

2.2 研究组患者不同分级各项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随着疾病危重程度的提高,多层螺旋CT平扫、静脉期、动脉期指标均不同程度增加,组内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研究组患者不同分级各项指标比较

3 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主要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为高发人群,其肿瘤位置主要在胃部,还有少部分患者的发病在小肠、直肠等部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恶心呕吐,伴有包块。相关研究发现,胃肠道间质瘤在胃肠间质叶组织为原发病灶,然后非定向化的形成一种独立性的肿瘤;其病灶的特点在食管到直肠的位置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存在,同时也存在少部分的肿瘤在消化道外出现。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目前大多数学者相关研究主要倾向于分子遗传特征、免疫表型等,与消化道疾病无直接的关系[2]。

目前临床常规的CT检查对于胃肠道间质瘤和胃癌进行区分,对于患者的后期治疗造成影响;特别是老年患者,早检查,早确诊,对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患者的预后等多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影像学检查手段的不断提高,通过多层螺旋CT检查罪域常规CT检查有较好的补充作用。多层螺旋CT对患者的肿瘤进行扫描会中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特点发现,病灶主要为类圆形病灶,部分病灶可能会发生分叶状;病灶周围一般呈现花边形状,在其病灶的结节状部位会有明显的强化;扫描静脉期较比动脉起强化程度明显偏高,同时动脉中的病灶有蜿蜒的点状或/和条状强化的血管,从而病灶的血供相对丰富,其病灶的血管也相对较粗[3]。病灶回声特点为等密度或低密度,这主要肿瘤主体在壁外,只有细蒂与胃肠道管壁相互连接时,就会形成肠系膜下肿块[4]。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肿瘤大多数仍主要呈现膨胀性生长,部分是在肠系膜以及大网膜肿块为主,所以临床检查中,病灶呈现与周围组织的界限相对清晰,呈现椭圆形肿块。有些患者会出现分叶状或者多发性,肿块会出现出血、坏死;对肿瘤的实质部分进行增强扫面,会发现不均匀的强化,肿瘤体偏心,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情况[5]。

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确的定位,运用多平面重建,其能将患者肿瘤病变状况清晰、直观地显示出来。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检查诊断符合率75.68%,与研究组检查诊断符合率100%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多层螺旋CT检查的准确性。同时可以能准确地判断出患者肿瘤的良性与恶性,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随着疾病危重程度的提高,多层螺旋CT平扫、静脉期、动脉期指标均不同程度增加,组内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分级扫描参数有明显差异,可以对患者病灶准确分级。

综上所述,老年胃肠道间质瘤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对疾病严重程度有明确指标指示,利于临床对疾病程度的判定。

猜你喜欢
符合率胃肠道螺旋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旋风“螺旋丸”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