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的路

2019-05-21 01:47葛兴坤
民族大家庭 2019年2期
关键词:木排长阳清江

文/葛兴坤

作者简介:葛兴坤,男,1966年出生,湖北宜昌长阳人。高级教师,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长阳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担任《长阳教育》专业内刊执行编辑,承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研究、中小学德育研究等工作。

那是1972年7月1日,一个大晴天,特大喜讯沸腾了整个西坪:公路修通了,将有汽车从县城开到渔峡口,西坪会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电影里和想象中的汽车就要来到我们这里,兴奋的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把汽车描述得玄之又玄,大大地调动了我前去看车的欲望。

次日一大清早,我随家人来到渔峡口,人头攒动,锣鼓喧天。我踏着新修的平整宽敞的公路,心情十分愉悦。身着盛装的人们站在公路两旁,赞叹着、期待着。中午时分,随着人们的一阵阵欢呼声,我向沙坳望去,一辆辆汽车从山口驶出来,马达隆隆,汽笛齐鸣,好不气派。

山旮旯通了汽车,结束了步行出山、人力驮货的历史。这条公路也点燃了我走出大山的欲望。

1978年,12岁的我考上了县重点初中,从此不再常住西坪,这条公路便成为我连接家乡的“脐带”。

从长阳县城到渔峡口公社的班车,单日上双日下,后来两辆对开,再后来四辆对开……

尽管有了多趟班车,仍然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为了赶上车,得起个大早床,天不亮就得摸黑到渔峡口候车。为了确保不错过班车,有人索性通宵不眠。司机被候车人吵得睡不着,干脆一大早发车,甚至半夜发车。究竟何时发车,得看司机的性情。于是渐渐地形成了凌晨两点发头班车的惯例,偶尔也有凌晨一点甚至更早就出车的。

半夜候车很艰辛,既要照看自己的行李,又要时刻掌握司机的动向,还得趁间隙处理个人吃喝拉撒等琐碎事情。黑夜里班车周围远远近近蹲着候车人,貌似在打盹,其实注意力全在旅社二楼司机睡觉那房间。每当司机房间灯一亮,候车人就会立即围向班车,等司机下来发车。

一阵拥挤后,班车开动了,没有挤上车的人会不甘心地跟着车跑上一段儿,直到实在跟不上、气得直跺脚,才极不情愿地掉头往回走。需要赶车出山的人要么是上学的学生,要么是进城上班或出差的干部,要么是做生意的老板。

从渔峡口到城关的班车本应从西坪路过,开学那几天班车却不在西坪停靠,我们这些学生就得步行15里到渔峡口起点站才可能坐上车。有一年正月后开学,我在渔峡口呆了两个通宵都没挤上车,第三天干脆回家调理虚弱的身体,母亲心疼极了。

渔峡口出山还有一条水路———清江河,但那时清江河水路没有客船供人们出山。枯水季,清江河只能在宽敞处摆船渡客;涨水季,洪水漫江,渡船停渡,却是放木排的好时机。

1983年8月的一天,西坪头牌排工在我家闲坐聊天,引起了我对清江木排的兴趣,一阵刨根究底,打开了排工的话匣。他大谈家族放排荣耀史,如何将山上砍下来的原木滚到江里,用竹绳和大铁钉将三层大原木捆成木排,然后将木排连成一串;如何在木排上搭一个小帐篷,带上生活必需品,在排上吃喝拉撤,日夜漂流在汹涌的江心排道。放排是个艰险活,水流湍急、礁石暗布,一不当心就会连排带人撞在礁石上,排毁人落。说到祖上多人及父兄葬身排道时,他悲恸哽咽而不能言语。待到情绪安定,他说月底将发排去宜都,可以带我出山上学,不必去挤班车,我嘴里爽快应邀并深谢,内心却惧怕排道凶险而避之不及。

1994年,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工程竣工,随着下闸蓄水,任性了千百年的清江河变成澄清水库,黄金水道形成了,客船容量大、班次多,快捷平稳。半夜候车出行的时代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2001年腊月廿九,阵阵团年鞭炮声回荡山谷。我爱人上午还在单位值班,约摸中午3时,她就从县城回来了,父母感到很意外。原来爱人中午下班就出发,坐的快艇,路上只需两个多小时。父母听后十分欢喜,父亲说这是八辈子都想不到的事。

改革开放的中国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家乡经济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条件的巨大改变一样让人始料不及——

2009年,沪蓉高速公路纵贯长阳;

2010年,宜万铁路纵贯长阳;

还有纵贯长阳的318国道完成全面扩宽硬化升级。

2018年大雪节气,我和堂兄在表哥家吃饭,席间说到三伯伯。三伯伯于1940年背井离乡,解放后安家四川眉山,仅于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回过两次西坪,每一次回来都要在路上辗转数日,水、陆、空多次换乘。三伯伯已经97岁,想念老家而不能回,常念叨老家亲人是不是把他忘了。去眉山看望三伯伯及亲人也是我们多年的心愿。三兄弟商定后联系开车技术好的侄子,说明意图。侄子说,今晚就出发,后天回来,周一按时上班。

就这么简单!相距900多公里,全程走高速公路,用一个双休的时间就能完成了亲人相拥的夙愿。

而今的西坪,水泥村道遍布,二轮、三轮、四轮机动车来来住住。出行脚不粘泥,方便快捷。我一般在行李较多时自己开车,没有大宗行李时乘船,就能顺便游一趟清江画廊5A级风景区。

长阳人出行方便了。公路、铁路、水路打开一扇扇大门,深藏崇山峻岭中的长阳走出闺阁,惊艳世界,八方宾客来长阳享受原生态慢生活。年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业的发展有效拉动了长阳的经济增长。

出山的路,是山里人实现梦想之路,是山区脱贫致富之路,是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之路。

猜你喜欢
木排长阳清江
张文胜《清江帆影》
放排女
省“616”工程对口支援长阳专题办公会召开
搭排
清江月
长阳富硒生态茶园开发探析
鱼跃清江 广场舞
2016长阳音乐节工作协调会召开
放排
长阳土家原生态民俗旅游资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