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绿了,龙王坝火了

2019-05-21 01:47郭家翔
民族大家庭 2019年2期
关键词:坝村西吉县龙王

文/郭家翔

大山草木葳蕤,房屋鳞次栉比,从高处眺望,梯田、窑洞、果树林一览无余,好一派田园风光!这是六盘山西麓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过去都说西海固苦瘠甲天下,而龙王坝又曾是西吉县最穷的村庄之一,干旱少雨收成难,2012年时农民人均年收入仅为2300元。可是短短几年,龙王坝村就跻身“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宁夏十大特色产业示范村”之列。这美丽的蜕变,是如何发生的呢?

退耕还林还出了青山,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

龙王坝因有龙王庙而得名,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小村庄,在8年前还不通公路,老百姓靠天吃饭,是个名副其实的穷窝子。村民在家吃不饱,许多人都外出打工去了。

2011年,从龙王坝走出的大学毕业生焦建鹏回乡,看到经过多年封山育林,山上的山桃、山杏在春风里竞相盛开,煞是好看,顿时动了回乡创业的心思:乡亲们还那么穷,也许开发乡村经济是条路!

于是,焦建鹏利用在城里开公司积累的资金,从龙王坝村流转了1200亩土地,一方面利用现有的树林,一方面大力植树造林,在林下放养生态鸡。树林涵养水源,鸡粪调理土壤,环保又科学的林下经济搞起来了。

熟悉焦建鹏的人说,他不抽烟不喝酒,就喜欢种树,什么桃树、杏树、松树都种,渐渐的,山上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雪,穷山窝子有了如诗如画的美景。

为了让林下经济造福乡亲们,焦建鹏牵头成立了心雨林下产业专业合作社,探索出“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农户与合作社签署协议,将土地入股流转,一方面能获得分红,同时又变身产业工人,参与到林下作物的种植、加工中,获得劳务收入。

合作社从最初的林下养殖,逐渐扩展到种植油用牡丹、大棚草莓。生态鸡的鸡蛋卖钱,鸡粪作为大棚草莓的肥料,大棚草莓又可以采摘,逐渐形成了生态观光农业的雏形。合作社发挥技术优势,通过统一施肥、统一植保、统一管理、统一收购,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

“我用10亩土地入股合作社搞温室大棚,仅2017年土地分红就领到5000元。”心雨林下产业专业合作社社员马小平说,通过合作社,不仅种地的收入增加了,还可以腾出劳动力外出打工、种大棚、搞养殖、开农家乐,这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山绿景美,乡村旅游搞起来

被大山环抱的龙王坝村,最引人注目的景观就是山上一层层的梯田,似无数绿色飘带环绕着大山,这4000亩梯田见证着龙王坝村的大发展。

走进一座农家小院,一段小坡将院子分成上下两部分,坡上是主人自己家,坡下是客房。客房窗明几净,正对主人开出的一片花地,蜜蜂飞舞,蝴蝶翩迁,美不胜收。院子里串起的纸风车,在微风中缓缓转动。这是村民王文杰家开的民宿,这样的民宿在龙王坝有几十家。

龙王坝村走上乡村特色旅游的发展道路,经过了一番艰苦的探索,这都始于焦建鹏创业之初的一次大胆尝试。2011年,焦建鹏投产林下经济的第一批鸡可以上市销售了,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龙王坝村名气小,辛辛苦苦养出来的鸡销路不畅。眼看努力就要付诸东流,焦建鹏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让游客实地体验抓鸡,抓住的鸡和捡到的鸡蛋都可以以打折价格带回家。没想到这个灵机一动的想法收效奇好,龙王坝的口碑和效益都大大提升。

龙王坝有红花绿树、黄土窑洞和古朴民风,这都是发展旅游的资源,但是龙王坝却缺条像样的路!为此,焦建鹏投入大量资金,还将自家15亩地置换给村民。10.2公里从村里到省道的柏油路修好后,龙王坝村就像这条路一样,步入发展快车道。

2014年,焦建鹏在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创建宁夏龙王坝生态文化旅游村股份有限公司,在村里开梯田,又建起50个大棚种植生态蔬菜,养起了黑山羊。他精心设计的餐厅开放营业,还首先对自家房屋进行了改造,成为龙王坝村第一个民宿接待户。焦建鹏的探索给村民们树立了榜样,越来越多的村民开起农家乐,建起民宿,龙王坝村的乡村旅游渐渐搞出了名堂。

“家里建了民宿,我再也不用到外面打工了,守着这房子每个月少说也挣2000多元。”王文杰说。

“文化+旅游”,土山变金山

如果仅仅只发展普通的农家乐和民宿,那么龙王坝村将来的发展和其他类似的村落没有什么区别,焦建鹏意识到这一点,早早开始考虑紧紧把握龙王坝自身特色,注重黄土窑洞、农民耕地的原生态场景等特色文化培育和民族文化传承,着力打造凝聚民心的乡村文明。

山腰上窑洞一字排开,走近来看,每孔窑洞的装饰都有富有农家特色,打开房门,室内装潢陈设朴素雅致,被褥干净整洁,这是龙王坝村大名鼎鼎的“窑洞宾馆”。“平时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旅游旺季还要预约,来晚了住不到的。”宾馆负责人说。

在餐厅里,每个包间里都安置了西北的大炕,主推有着宁夏特色的八宝茶、搅团、土豆羊肉等菜品,深得游客的喜爱。变脸、评书等民俗文化表演也独具特色。核潜艇、航空母舰模型、模拟宇宙飞船、海洋动物标本,这些在农村鲜见的科技展品都展示在龙王坝村乡村振兴科普馆,在自治区、市、县的支持下,龙王坝村已建成乡村振兴科普馆、乡村农耕科技展示馆和乡村科普长廊。在乡村农耕科技展示馆,富有时代气息的传统农具、纺机等生产工具吸引着游客。

焦建鹏还在西吉县就业服务局的支持下建设了西吉县农村实用人才和精准扶贫人才培训基地,基地占地面积达10亩,每期可培训200人—400人。

“只有文化支撑的旅游才能取得长远发展,才能做大做强。”焦建鹏说。目前,龙王坝村年吸引游客达16万人次,每户年收入4万元以上。2014年,龙王坝村被命名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成为宁夏生态旅游的代表村落之一。

猜你喜欢
坝村西吉县龙王
山西吉县:建设基层动物防疫队伍
龙王的孩子
《山顶上的足球场》
40年种茶,我们过上了想要的日子
用脚步丈量民情
脱掉我的高跟鞋!
龙王庙里的龙
格子龙
西吉县实施胡麻高产创建的实践与思考
动物QQ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