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维护管理策略研究

2019-05-24 14:21杨志虎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运行维护

杨志虎

摘 要:广播电视无线覆盖作为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文章针对大理州11县市17个发射台广播電视无线覆盖发展现状,以及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大理州无线发射台站运行维护管理能力进行分析思考。

关键词:发射台管理;无线覆盖;运行维护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大部分农村分布在山区、半山区,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农村群众居住分散,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3.4%、坝区面积仅占6.6%。所以,既不能像在人口密集区实施有线电视统一入户覆盖,也不能像平原地区实施地面无线发射进行大面积覆盖。因此,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在构建大理州广播电视文化服务体系中是不可缺少的。

1 大理州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现状

大理州现已基本完成地面数字无线覆盖建设任务,无线覆盖区域可免费收看中央电视台除三、五、六、八套节目外的12套电视节目。该州的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基础设施建设、转播节目等情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1 广播电视无线覆盖近年发展情况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上星节目的增多,各县市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有线电视的建设中,无线发射台站一度面临经费投入不足而停播或勉强播出。2008年开始实施的中央和省级农村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对全州12县市的发射台进行改造,安装了35套广播电视发射设备;2009年,各发射台实施了省级农村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全州12县市新增了24套广播电视发射设备;2014年,大理州开展调频广播网建设,在11个县城和68个乡镇新建州级调频广播发射点,新增调频发射设备76套;2015年,根据《云南省“十二五”广播电视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方案》,对大理州无线发射台的机房等基础设施进行了较大的改善;2016年中央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项目开始实施,全州发射台新增发射设备26套,用于转播中一等8套节目、中七等4套节目的地面数字覆盖。

1.2 发射台站情况

大理州共建有无线广播电视台17个、各乡镇调频发射点65个。其中,省级2个、州级2个、县市级13个。

1.3 发射节目及覆盖情况

目前,大理州广播电视无线覆盖节目分为地面数字节目和模拟节目,发射总功率共计约80 kW。

1.4 无线发射台管理现状

当前大理州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主要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隶属各县文体广电局。20世纪90年代有线电视的发展,一批技术骨干从无线覆盖投身到有线电视的建设中;近年来随着各县自办电视台的发展,受编制、投入、领导重视程度等的影响,各县专门从事无线覆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被抽调或兼职多岗等情况,部分台站广播电视无线覆盖设备由聘用人员进行值守和运维。

1.5 大理州典型高山台—苍山电视转播台情况

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始建于1976年,起初是作为滇西骨干转播台解决滇西八地州看电视难的问题,云南电视台上星后划归大理州广播电视局,专门从事广播电视无线覆盖业务,发射机房位于大理苍山海拔4 092米的峰顶,山顶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大雾期达10个月,堪称为“生命的禁区”。

2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运行、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体制、机制方面

(1)在2011年大理州政府机构改革中,除弥渡县广播电视台单独保留外,其他十一县市的广播电视局均与同级文化、新闻出版、体育和旅游等部门合并,再加上各县市重有线和自办电视台的发展,无线覆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被抽调或兼职多,削弱了县级无线发射台应有的职能,造成各县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管理体制不顺,无线发射台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得不到真正落实,甚至出现部分地方有人值守无人维护、在编不在岗等的问题。(2)由于发射台站隶属关系不同,在这种体制下,州广电与各县发射台人、财、物、事管理分离,不能做到全州一张网,全州无线发射台站无法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维护管理,难以形成建、管、用长效机制[1]。

2.2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1)有线电视的建设,造成大量广播电视技术骨干人才的流失。(2)各县的大机构体制,又造成部分无线发射传输岗位编制人员被安排做其他事情或一岗多职,无线发射专业技术人员不能专心本台站广播电视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3)大理州无线覆盖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台站转播节目大量增加,而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增加明显不足。

2.3 经费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作为公益性事业,只有投入、没有收益,受大理州经济发展影响,一些地方存在着重有线、轻无线的情形。虽然,近年来随着中央、省级农村无线覆盖的推进,广播电视无线转播台的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变,发射台的机房、铁塔、道路、供配电、冷暖通风、监控、防雷接地等进行了改善。但是,目前全州广播电视基础设施依然薄弱,7个县级发射机房依然与网络、电视台共用机房[2]。

3 对加强大理州广播电视无线发射运行维护的对策、建议

3.1 构建运转高效的体制机制体系

针对大理州目前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发展现状,以及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统筹兼顾、和谐发展的思想,整合全州无线覆盖资源、统筹规划,加强大理州无线覆盖顶层设计,建立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管理机构,积极推进州对县市及发射台的垂直管理。

参照总局和省局对无线发射台的管理,大理州可以考虑以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及管理的大理州应急调频广播网为基础,以大理州12县市无线发射台为重点,成立大理州无线发射台站管理中心,加强对全州无线发射台站的制度建设、日常管理、设备维护、应急保障、人才培养等工作,并逐渐将全州无线广播电视(含中波、短波、调频、电视)传输发射网发展成自上而下的现代无线传输发射网,最终实现大理州无线覆盖一体化服务格局。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稳定可靠的技术体系

广播电視无线发射台基础设施和技术体系是最基础的硬件和载体,当前大理州一些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基础设施还较为薄弱,存在机房面积小、空间不够、值班人员生活用房狭小等问题,加强发射台基础设施建设是新时代无线覆盖发展的需要。同时,在管理体制上,进一步加强各发射台公共服务职能,积极推进州县无线发射台垂直管理;经费体制上,要对发展较为薄弱的台站发展给予一定的支持,促进全州无线发射均衡发展;运行机制上,要建立完善全州的运行维护机制,推进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考核机制上,摸索建立长效的量化考核机制,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事业心,激发工作热情。

3.3 加强人员编制保障,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针对性和专业性较强,目前,大理州无线发射台从业人员存在年龄、专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各台站技术力量也是参差不齐,加上随着各台站转播节目、设施设备的增加,这就需要适当增加各无线台站人员编制,加大全州无线发射台站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专项投入,制订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积极推动大理州无线发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3]。

3.4 其他对策、建议

(1)构建全州无线发射台信号监测平台。搭建基于全州广播电视无线覆盖信号监测平台,对全州广播电视无线覆盖节目进行全天候、有效的播出监测,提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能力。

(2)提高覆盖区域。加强无线发射台站管理,统筹全州无线台站资源,根据各县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对发射台的服务区域、范围、发射功率等进行统筹规划和整理,构建全州统一的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网,提升无线覆盖的覆盖区域,产生更高的播出质量和效果。

(3)加强应急保障。建立面向全州的无线发射台站应急保障体系,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实行全州统一的指挥调度,包括人力、技术设备及物资的调配,提高全州无线台站应急能力和处置效率,从而有效解决突发事件,降低突发事件危害。

(4)增加收视人群。目前,大理州各发射台中央节目地面数字覆盖已经基本完成,覆盖区域可以收看到数字和模拟共16套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节目和5套中央、省、州级调频节目,加强宣传,可以增加收视人群,满足群众免费看电视、听广播的需要,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5)建立健全相关激励、保障机制。发射台大多地处高山,自然条件恶劣,加上无线发射台站人员结构老化,身体条件不能适应户外、高海拔的值守、维护工作。为了使无线发射台从事野外作业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保证户外维护工作顺利开展,根据相关政策、法规为发射台配置劳动保护用品、野外作业装备、通信器材以及急救用品等,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得到及时的自救和互救。

[参考文献]

[1]许雁.甘肃省农村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信息科技辑,2011(S1):16-17.

[2]大理州新闻出版广电局.大理白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志1990—2016[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7.

[3]梁达初,陈和文.无线广播电视覆盖网发展的思考[J].广播与电视技,2002(6):167.

猜你喜欢
运行维护
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分析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的分析
试析配电电缆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检修
配网自动化实用化模式建设及系统运行